經濟觀察網 2019-12-23 09:24:18
圖片來源:攝圖網
A股分拆上市規則剛剛落地,特來電就宣布擬通過增資擴股的方式引進戰略投資者。12月16日,特銳德(300001.SZ)發布公告,稱子公司特來電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特來電”)擬通過增資擴股方式引進戰略投資者,本次增資總金額合計不超過13.5億元,投后估值約為78億元,占上市公司市值的42%。
公開信息顯示,特銳德成立于2004年,是中德合資的股份制企業,總部位于青島,主營項目為箱式電力設備。到2009年的時候,中國高鐵60%的箱式變電站設備都由他們提供。當時恰逢中國高鐵高速發展,特銳德在當年以23.8元/股的發行價成為了創業板的第一家上市公司。
此后的2014年7月,特銳德宣布進軍電動汽車充電業務,成立子公司特來電。特銳德業績快報顯示,2018年度,特來電繼續保持市場占有率第一、充電量第一的龍頭地位。截至2018年底,其充電業務累計充電量約16.9億度,2016-2018年度充電量復合增長率超過200%。
本次參與特來電增資的機構共有五家,其中包括鼎暉股權投資管理(天津)有限公司、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股份有限公司、青島金陽股權投資合伙企業、青島鴻鵠股權投資合伙企業和特銳德。特銳德表示,這些戰略投資者投資入股特來電,將致力于共同推進新能源汽車以及充電基礎設施產業的發展,共同提高特來電市場影響力。
由于金陽基金,鴻鵠基金均為關聯人旗下平臺,外部投資者鼎輝和國字號背景的國調基金,成為了眾所矚目的重點。而鼎暉股權投資管理(天津)有限公司早在2009年便投資奇瑞汽車。
而在特來電發布公告的前三天(12月13日),證監會也發布了《上市公司分拆所屬子公司境內上市試點若干規定》(下稱《若干規定》),與征求意見稿相比,正式發布的《若干規定》做出的最大調整為:將盈利門檻從三年凈利潤累計不超過10億調降至6億元。
由此,特來電選擇在此時引入戰投,或許有為分拆上市做準備。而鼎暉作為一個承包過上百個巨型上市項目的PE機構,更是引發諸多猜想。若此次特來電方面的增資擴股如順利完成,將大幅改善特銳德的資金實力,加之政策加強對充電行業支持力度的情況下,或將為企業在凈利潤方面帶來積極影響。
但充電企業要實現盈利并不容易,目前充電樁市場由于具備充電樁行業整體運營效率不高、前期投資規模巨大、盈利模式不清晰、回報周期長等問題。有業內人士曾稱,運營類充電樁的靜態投資回報期平均為5.74-9.57年。目前,該市場的參與者主要包括國資企業(國網、中國普天)、民營資本(特來電、星星充電)、主機廠(上汽安悅、比亞迪),但目前充電樁企業無一實現盈利。
市場份額最高的特來電目前也沒有實現盈利。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國內共有30萬臺公共充電基礎設施處于運營狀態,其中特來電運營數最高達12.1萬臺、國網運營5.7萬臺、星星充電運營5.5萬臺、上汽安悅運營1.5萬臺、中國普天運營1.4萬臺,CR5為87.2%。
特銳德財報顯示,公司2018年實現營業總收入58.06億元,同比增長13.73%;凈利潤2億元,同比下降27.8%。雖然凈利下滑,但作為核心資產的特來電終于結束了連年虧損的狀態,實現了盈虧平衡。2019年前7個月,特來電營業收入為58561.26萬元,凈利潤為-5676.61萬元。
此外,特來電還一直保持著較高的資產負債率狀態,2018年底其負債總額為30.13億元,資產負債率高達88.04%;到2019年7月底,其負債總額為31.44億元,資產負債率為87.03%,資產負債率略有下滑。
因此,即使此次增資擴股將對特來電的發展迎來利好,但其究竟何時能實現盈利目前仍不明朗。特來電的高層曾表示,在2019年特來電能實現盈利,而有證券行業分析人士認為,特來電何時能實現贏虧平衡,就意味著其距離是否能順利實現拆分上市不遠了。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