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12-16 18:57:18
《每日經濟新聞》旗下創投頻道外光錐創投(ID:waiguangzhui)每周為您分享《一周母基金動態》。上周值得關注的動態有:首期50億元深創投S基金落地、成都新增11只產業子基金等。
每經記者 李蕾 每經編輯 肖芮冬
上周(12月9日~12月15日),母基金行業出現了幾個大事件。
首先是深創投在珠海發布了第一期S基金,首期50億元、目標規模100億元;其次,成都新增11只產業子基金,目標募資80億元;另外,南京市溧水區宣布設立10億元產業發展引導母基金等。
此外,還有一些產業基金的動態以及政策方面的動向,都值得關注。下面我們就來詳細看看。
2019年12月10日,深創投在珠海發布了其募集的第一期S基金。據介紹,深創投S基金目標規模達100億元,預計首期規模約50億元,深創投和格力集團為基石投資人。工商信息顯示,該基金已于10月16日在珠海橫琴完成注冊,預計明年初將開始投資。
該基金以私募股權基金的LP份額或投資組合為主要投資對象,為私募股權市場的流動性、投資配置多元化以及風險管理提供支持。
12月12日消息,成都交子金融控股集團旗下的成都交子產業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分別與11家基金管理機構簽訂合作協議,共同在成都“5+5+1”重點發展產業領域合作發起設立11只產業子基金,總目標募資規模約80億元。
“5+5+1”產業基金,采用“母子基金”架構,主要用來重點支持包括電子信息、裝備制造、醫療健康、新型材料、綠色食品等先進制造業,會展經濟、金融服務業、現代物流業、文旅產業、生活服務業等現代服務業和新經濟(“人工智能+”“大數據+”“5G+”“清潔能源+”“供應鏈+”)等產業領域及方向。
據悉,簽約的11家基金管理機構分別是上海國際創投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磐石投資有限公司、深圳市高新投人才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高特佳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方正和生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成都創新風險投資有限公司等。
12月13日,南京市溧水區宣布設立10億元產業發展引導母基金,毅達資本受托管理這只母基金。基金的設立旨在通過發揮區級財政資金的杠桿放大作用,引導社會各類資本投資溧水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拓展招商引資渠道,吸引區域外優質項目向溧水區集聚,完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增強主導產業貢獻度,提升新興產業活躍度。
據悉,該母基金規模10億元,采用有限合伙制,運作管理原則為“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科學決策、防范風險”。
12月14日,當代置業官方微信披露,該公司12月13日與光大興隴信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光大信托)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簽約儀式在北京當代中國圈舉行。根據合作協議內容,光大信托將向當代置業提供總額100億元授信額度,共同搭建綠色產業基金平臺。
有媒體報道表示,當代置業方面人士稱,此次與光大信托戰略簽約100億,標志著雙方在綠色科技領域的全方位戰略合作,其中組建綠色產業基金平臺首期不會低于10億人民幣。
近日有市場消息稱,中國黃金協會已經著手研究和籌備中國黃金行業產業投資基金,以此來促進行業資源的有效整合,進一步推動行業共同利益的實現。
“金礦資源開發具有資金投入規模大、專業技術要求高、投資風險巨大等特點,同時又面臨激烈的國內外行業競爭。”中國黃金協會會長代表、中國黃金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冰在公開活動中指出,中國黃金行業產業投資基金的研究和籌備意在解決這一重大行業難題。
近日,上市公司興發集團公告,與中化資本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化資本)、湖北國翼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湖北國翼)簽訂《關于共同設立中化興發高新產業基金的發起人協議》,擬共同投資設立中化興發高新產業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以下簡稱產業基金)。基金重點圍繞公司產業鏈上下游開展投資,主要投向新材料、電子化學品、新能源等領域。
產業基金總規模為10億元,其中興發集團出資認繳3億元,中化資本出資認繳2億元,中化高新出資認繳1000萬元,湖北省股權投資引導基金擬出資認繳不超過1.95億元,宜昌市三峽產業引導股權投資基金擬出資認繳不超過1.95億元,不足10億元的差額部分由產業基金管理人負責在基金成立后1年內募集完畢。產業基金分期出資,首期出資為認繳總規模50%,在基金注冊時到資;第二期出資其余50%,在基金成立后12個月內到資。
12月13日消息,國家發改委、教育部、民政部、商務部、文化和旅游部、衛生健康委、體育總局等七部門聯合發布《關于促進“互聯網+社會服務”發展的意見》。
在第六點“保障措施”中,文件指出鼓勵創業投資基金、天使投資等加大對“互聯網+社會服務”的投資力度,同時支持符合條件的“互聯網+社會服務”企業發行包括創新創業公司債券在內的公司債券和“雙創”債務融資工具。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