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區域經濟

          每經網首頁 > 區域經濟 > 正文

          青島港全自動化碼頭擴容 “空無一人”的碼頭將在我國“遍地開花”?

          每日經濟新聞 2019-11-28 20:29:00

          青島港提供的數據顯示,與傳統人工碼頭相比,青島港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一期工程的作業效率提升30%,人工減少80%,自動化程度超過鹿特丹港等世界級港口。同時,建設成本、建設周期分別僅為國外同類碼頭的2/3和1/3。

          每經記者 彭斐    每經編輯 梁梟    

          盡管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有國外港口開始嘗試全自動化碼頭運營,但20多年后,中國港口正成為這個領域的佼佼者。

          青島港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二期)運營啟動儀式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彭斐 攝

          今日(11月28日)上午,在山東港口青島港全自動化碼頭(二期)運營啟動儀式上,交通運輸部水運局副局長鄭清秀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在全自動化碼頭建設及運營方面,我國的港口從追趕到并行,現已成為世界的領跑者。

          打破全自動化碼頭建設誤區

          鄭清秀作出上述表態時,中遠海運的集裝箱船“天蝎座號”就在旁邊:現場“空無一人”,生產作業卻“行云流水”。

          相比于對面的人工操作碼頭,全自動化碼頭能顯著地提升效率。青島港提供的數據顯示,與傳統人工碼頭相比,青島港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一期工程的作業效率提升30%,人工減少80%,自動化程度超過鹿特丹港等世界級港口。同時,建設成本、建設周期分別僅為國外同類碼頭的2/3和1/3。

          青島港全自動化碼頭總經理張連鋼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歐美在自動化碼頭建設領域,走入了“高投入、長周期、低效能”的誤區。國外全自動化碼頭建設周期往往需要8年甚至更長時間。

          不過,國外的“經驗”在中國被打破了。2013年10月,青島港決定建設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從建設周期來看,自動化一期碼頭連同規劃設計共用時三年半,其中碼頭建設用時兩年半。

          作為對一期碼頭的全面升級,二期碼頭再次刷新自身建設周期記錄——青島港二期自動化碼頭的建設始于2018年6月8日,“從開工到運營不到一年半時間”。在張連鋼看來,這也基于青島港在該領域方案的成熟可靠。

          相比于縮短建設周期,裝卸效率的提高能增加營收,顯然更能加快全自動化碼頭被港口接受。來自青島港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1月26日,一期工程累計完成船舶裝卸1846艘次,完成集裝箱吞吐量285.4萬標準箱,船舶準班率100%。

          青島港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彭斐 攝

          早在上世紀90年代,歐美的港口就已在自動化碼頭方面進行嘗試。“1994年,我們去荷蘭鹿特丹港學習考察的時候,他們已經開始嘗試自動化碼頭運營。港口橋吊司機不僅有咖啡喝,上面平臺還有廁所,當時真是羨慕他們。”今年3月12日,全國人大代表、山東青島前灣集裝箱碼頭工程技術部固機高級經理許振超在接受采訪時稱。

          不過20多年后,在自動化領域,中國的港口后來居上。上海組合港管理委員會辦公室10月25日發布的《長三角智能航運發展報告(2019)》指出,目前,我國自動化碼頭建設水平處于世界前列,自動化碼頭已具相當規模,關鍵技術、設施的研發已取得重大突破。全自動化碼頭的標準體系正在形成,并逐步被國外港口所接受。

          全自動化碼頭“遍地開花”?

          “作為全國港口行業的一面旗幟,青島港(自動化)二期碼頭這次將5G技術和氫能源融合在一起,既是智慧港口、綠色港口發展的趨勢,也為全國港口作了一個很好的示范。”鄭清秀如是評價。

          兩年前(2017年)的5月11日,載箱量13386TEU(標準箱)的集裝箱船“中遠法國”,在青島港前灣港區106泊位靠泊作業。這也標志著亞洲首個真正意義上的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正式投產。

          不過,青島港自動化碼頭一期雖被認為是亞洲首個真正意義上的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但在國內自動化碼頭的建設進程中,最早撕開口子的卻“另有其人”。

          據《福建日報》2014年12月報道,全國首個第四代自動化碼頭——廈門遠海自動化碼頭(一期)進入試生產階段,預計2015年4月正式運營。

          一位港口設備商高層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廈門遠海雖也是自動化碼頭,但在岸橋操作上還保留了人工操作的功能。而青島港全自動化碼頭已沒有這種功能,也因此被認為是首個真正意義上的全自動化碼頭。

          在青島港自動化一期投運之后,振華重工董事長朱連宇曾表示,國內的港口、港務局,包括寧波、天津、唐山等地,目前都在觀察。青島港投入運營后,大家還會觀察一段時間。

          不過,付諸行動的也不在少數。2017年12月10日,由上港集團、上海振華重工聯合打造的上海洋山深水港四期自動化碼頭開港,碼頭共建設7個集裝箱泊位、2個7萬噸級泊位、5個5萬噸級泊位,集裝箱碼頭岸線總長2350米,設計年通過能力初期為400萬標準箱,遠期為630萬標準箱。上海港計劃“十三五”期間年吞吐量突破4200萬標準箱。

          “引領自動化碼頭將來要看中國。國外的碼頭公司普遍有顧慮,但國內的港務局已經有不少表現出想法和興趣。”兩年前,朱連宇就曾作出判斷,如果洋山港設計的全球最大自動化碼頭做成,國內的自動化碼頭馬上就會“遍地開花”。

          今年3月份,在山東省加快綜合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新聞發布會上,山東省交通運輸廳廳長江成表示,2019年山東將著力構建現代集約港航群,重點推進青島港前灣港區自動化碼頭二期工程等項目建設。

          相關信息顯示,青島港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將分三期建設,在設計吞吐能力170萬箱/年的二期項目在11月28日試運營后,設計吞吐能力為200萬箱/年的三期工程,目前已處于土建階段。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除了青島港、洋山港、廈門港外,包括唐山港、天津港、寧波港、廣州港等均在全自動化碼頭建設上有所動作,有的已經建成投入運營。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彭斐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青島港 全自動化 碼頭 港口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性高湖久久久久久久久 | 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日韩精品亚洲专区在线播放 | 午夜天堂电影在线 | 亚洲中文字幕mⅴ | 久久精品国产字幕高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