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11-27 20:53:49
從渝農商行到一批科創板股票,再到近期的浙商銀行,近期,“破發”的新股有點多……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明日即將申購的郵儲銀行一旦上市難免“破發”的言論,一時間甚囂塵上,很多投資者對郵儲銀行的申購持謹慎態度。
每經記者 劉海軍 每經編輯 何劍嶺
圖片來源:攝圖網
今日,浙商銀行正式破發。
從渝農商行到一批科創板股票,再到近期的浙商銀行,近期,“破發”的新股有點多……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明日即將申購的郵儲銀行一旦上市難免“破發”的言論,一時間甚囂塵上,很多投資者對郵儲銀行的申購持謹慎態度。
“我認為郵儲銀行還是比較值得申購的。從公布的數據來看,其近三年主要財務指標明顯好于已經上市的國有銀行。但是銀行行業整體估值水平以及郵儲銀行本身盤子較大,限制了它的上漲空間。投資者在參與郵儲銀行申購的時候仍然應該調整預期,注意風險。”深圳一私募人士對此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今日,浙商銀行上市的第二天,它正式“破發”。
昨天,浙商銀行上市首日開盤上漲1分錢,盤中跌破4.94元的發行價。因此,浙商銀行也成為自2016年信用申購制度實施以來,首只上市首日盤中“破發”的新股。
記者注意到,此前,市場對浙商銀行的“破發”已有預期。11月19日晚間,浙商銀行的發行結果出爐,棄購的數量和金額引發市場關注。其中,網上投資者放棄認購941.4234萬股,棄購金額達4650.63萬元;網下投資者放棄認購400.3239萬股,棄購金額達1977.6萬元。網上網下棄購資金累計6628.23萬元,占總發行金額的0.526175%,創下了2016年信用申購制度實施以來的最高紀錄。同時,網上、網下投資者放棄認購股數全部由聯席主承銷商中信證券和中金公司包銷。
“浙商銀行在A股上市之前,已經在港交所上市,從上市標的來看,兩地為同一公司。即便浙商銀行今日“破發”,其A股股價仍然高于港股股價20%以上。從銀行整體板塊估值來看,銀行板塊平均市盈率為7.03,市凈率0.85,目前浙商銀行股價仍然不算便宜。因此,浙商銀行“破發”屬于情理之中。”深圳百侖基金總經理胡超對記者表示。
而在此之前,同樣的銀行股新股渝農商行也在上市幾天后“破發”。11月11日,渝農商行上市首日開盤僅半小時就打開漲停,次日跌停,之后第10個交易日就跌破發行價。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近期A股市場新股“破發”頻現,在科創板中尤為明顯。
11月6日,兩家科創板公司出現了“破發”,分別是昊海生科和久日新材。除了這兩只科創板股票,之后還有多只科創板股票“破發”,如杰普特、天準科技、容百科技、新光光電等。
對于新股“破發”,資深投行人士王驥躍表示,無風險打新本身并不合理,新股“破發”是必然事件。“新股出現‘破發’才是正常的事,新股不敗、無風險收益長期存在才是不正常的事。打破新股不敗,讓市場機制發揮作用,才是資源配置的有效措施。有公司被市場挑中而追捧,有公司無人問津甚至被市場拒之門外,這本是市場常態。存量市場上,茅臺、萬科等公司一直是市場焦點,也有大量公司日成交額僅百余萬元,還有公司跌破了面值被市場淘汰而退市。存量市場可以這樣,新股市場為何就不可以?”
“今年來已經有多只股票出現‘破發’,我認為是市場日趨成熟的表現,即投資者不再‘逢新必炒’,而是更多地開始關注上市公司的自身價值。”胡超說道。
渝農商行、浙商銀行剛上市就“破發”,加上科創板的一批“破發”新股,給一直以來習慣于A股打新“穩賺不賠”的投資者們一記重擊。
那么,對于明天即將申購的郵儲銀行,投資者該怎么辦?
資料顯示,郵儲銀行本次發行價格為5.50元/股,本次發行網上申購簡稱“郵儲申購”,申購代碼為“780658”,最終配售結果將在12月2日的公告中公布。
記者注意到,郵儲銀行H股2016年9月28日在港交所上市,每股發行價為4.76港元/股,今日收盤價為5.18港元/股。
同時,相對于渝農商行、浙商銀行等,郵儲銀行的發行有一點重要的不同之處:引入了“綠鞋機制”。
所謂“綠鞋機制”,是指在股票發行過程中,發行人及其主承銷商可以在發行方案中采用超額配售選擇權。其本質上是一種屬于主承銷商的期權,具體是指股票上市之日起30天內,主承銷商有權要求上市公司以原來發行的價格,比預定多發行一定比例的股份,最多不得超過原計劃15%的股份。“綠鞋機制”主要的作用是抑制新股價格波動,防止“破發”。
具體來看,郵儲銀行引入了“綠鞋機制”之后,在新股發行后30天之內,如果股價出現低于發行價的情況,將有43億元的“綠鞋”資金入場。而近10年來A股僅有3單IPO設置了“綠鞋機制”,分別是2006年的工商銀行、2010年的農業銀行和光大銀行。這3只銀行股在“綠鞋”行使期內股價均表現良好,平均股價漲幅超過10%。
此外,本次郵儲銀行的發行中,在網上發行未獲足額申購的情況下,網上申購不足部分向網下回撥,由參與網下申購的投資者認購,聯席主承銷商按照已公告的網下配售原則進行配售;網上申購不足部分向網下回撥后,仍未能足額申購的情況下,發行人和聯席主承銷商將協商采取中止發行措施。在網下發行未獲得足額申購的情況下,不足部分不向網上回撥,將中止發行。
記者注意到,郵儲銀行招股說明書顯示,郵儲銀行此次由4家機構擔任聯席主承銷商,分別是:中金公司、中郵證券、瑞銀證券和中信證券。如果出現棄購現象,網下和網上投資者放棄認購部分的股份由聯席主承銷商包銷。
對于郵儲銀行的未來估值,華泰證券指出,郵儲銀行作為零售型大行,估值與五大行以及規模相近的零售銀行龍頭招商銀行可比,可比上市銀行2020年Wind 一致預測PB 0.79倍。郵儲銀行作為A股中稀缺性較強的零售大行,應享受估值溢價(較同期可比標的港股2020年Wind一致預測PB的估值溢價為8%),2020 年1.0-1.1倍PB對應的合理價格區間為6.27~6.89元。
“我認為郵儲銀行還是比較值得申購的。從公布的數據來看,其近三年主要財務指標明顯好于已經上市的國有銀行。但是銀行行業整體估值水平以及郵儲銀行本身盤子較大,限制了它的上漲空間。投資者在參與郵儲銀行申購的時候仍然應該調整預期,注意風險。”胡超最后補充道。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