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11-14 19:12:43
上周還在討論3000點爭奪戰,一周后我們就在討論2900點爭奪戰了。哎,市場就是這么變幻莫測。不過,目前有一個板塊的預期差很大。去年此時這個板塊已經開始炒作,今年會卷土重來嗎?
來源:道達號(微信號:daoda1997)
今天,市場有17.15%的股票有賺錢效應。上周還在討論3000點爭奪戰,一周后我們就在討論2900點爭奪戰了。哎,市場就是這么變幻莫測。不過,目前有一個板塊的預期差很大。
局長解讀:
1、賺錢效應指數17.15%,市場有17.15%的股票有賺錢效應。
2、多頭分化指數23.78%,在有賺錢效應的個股中,有23.78%的個股在失去賺錢效應。
3、空頭反轉指數達到了6.95%,空頭股票群里面,有6.95%的個股已經止跌反彈。
記得上周的這個時候,局長還在討論3000點爭奪戰,一周后我們就在討論2900點爭奪戰了。哎,市場就是這么變幻莫測。
但是,有些公司憑借自己扎實的業務基礎和風口紅利,不斷新高。比如貴州茅臺、立訊精密、圣邦股份等,他們的股價異常堅挺,為什么?
在明年進出口貢獻尚不明朗的情況下,消費勢必挑起增長的擔子;面對國家信息安全的必要保障,國產科技必將得到更多的政策扶持。
順著這些明線下去,輕大盤、重行業、精個股,可能是未來投資的大概率方向。
從時間和事件的匹配序列來看,A股就要進入年報行情窗口了。就跟查干湖冬捕一樣,誰先交出年報并提出高送轉方案,那無疑是“頭魚”般的吸引眼球,大概率會引發游資的一頓炒作。根據去年高送轉的時間窗口,大概就在11月中下旬。
去年高送轉的龍頭正元智慧,在高送轉預案公布后,連拉4個“一字板”。
正業科技和漢邦高科,在高送轉預案公布后,連拉兩個“一字板”;而聯創股份在公布高送轉預案后,走出了套人的行情。
我們可以看到,隨著高送轉“頭魚”新鮮感的消散,后期的高送轉個股基本都是“坑”。如果要參與此類行情,那么必須要提前埋伏和快進快出,千萬不要想著炒填權行情。
去年11月23日,滬深交易所發布的《高送轉信息披露指引》,基本上把想利用高送轉“割韭菜”的“垃圾”公司拒之門外。這份堪稱“史上最嚴高送轉新規”到底寫了什么?局長給大家解讀下:
1、最近兩年同期凈利潤應當持續增長,且每股送轉比例不得高于上市公司最近兩年同期凈利潤的復合增長率。
局長解讀:假如某公司2018年增長50%,2019年增長70%,那么最近兩年凈利潤的總增長率就是(1+50%)*(1+70%)=255%,開方后等于159.6%,也就是說復合增長率為59.6%。根據《高送轉信息披露指引》,每股送轉比例不得超過59.6%,也就是不能為每10股轉6股,最多為每10股轉5.9股。
有了這條硬指標,基本就杜絕了以前動不動就“10轉10”的操作,也大大降低了高送轉的“吸睛力”。
2、上市公司送轉股方案提出的最近一個報告期凈利潤或預計凈利潤為負值、凈利潤同比下降50%以上或者送轉后每股收益低于0.2元的,不得披露高送轉方案。
局長解讀:一些“垃圾”股和“夕陽”股,想借高送轉噱頭而使股價翻身。而這條規定,直接把這些公司的想法堵死了,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不明真相的股民。
3、上市公司提議股東、控股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董事、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在前3個月存在減持情形或者后3個月存在減持計劃的,公司不得披露高送轉方案。
局長解讀:這條規定,也把大股東利用高送轉減持的操作空間,給封死了。結合大股東減持預披露規定,做到了“信息優勢方”的信息最大透明化,最大限度保護“信息弱勢方”,也就是廣大股民。
那么,在財報真實的情況下,提議高送轉的公司,我們能不能認為它就是“基本面”過硬的成長型公司呢?誰也說不清!所以,這里存在預期差!
至于具體的個股名單嘛,我們將在“道達號”微信公眾號給大家分享,歡迎大家關注道達號。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為投資依據,據此入市,風險自擔)
使用微信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道達號”微信公眾號,快速閱讀股市量化數據。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