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周報 2019-10-29 08:46:15
圖片來源:攝圖網
最近,車市整體下行、新車利潤持續走低,車企在汽車金融市場動作頻頻。
據時代周報記者統計發現,今年以來,已有7家汽車金融公司合計完成、獲批增資134.4億元,超過去年全年規模。
有數據統計,汽車金融已快速成長為一個萬億級市場。作為一個規模巨大的金融領域,汽車金融已成為各方重視搶占的市場。其中,有多少掘金機會,又有多少風險蘊育?
加速擴張 年內7家獲批增資
車市下行,汽車金融行業增資潮迸發出巨大活力,各大車企動作頻頻。
近日,上汽通用汽車金融已獲準將注冊資本由35億增至65億元,原有股東及股權比例保持不變。增資完成后,其注冊資本規模將僅次于寶馬汽車金融(中國)的98億元、大眾汽車金融(中國)的82億元、東風日產汽車金融的70.29億元、梅賽德斯―奔馳汽車金融的69.82億元。
這已是今年來第7家進行增資的汽車金融公司。時代周報記者查閱銀保監會官網獲悉,今年以來,東風日產、吉致等在內的7家汽車金融公司合計獲批增資134.4億元,超過去年全年8家共120.28億元的增資規模。
車企的頻頻增資原因為何?
10月26日,汽車金融行業研究員、汽車金融大全APP創始人匡志成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根據銀保監會注冊資金和放款余額的比例要求,增資后,車企就有望擴大放款余額。此外,在信貸業務加速擴張下,企業資本消耗速度加快,需補充資本以保障服務有序開展,提升競爭力。
在汽車金融公司補充資本、擴張業務的背后,是我國汽車金融市場廣闊的發展前景。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汽車金融市場規模已達11623億元,持續保持超過20%的增長速度,預計2020年將達到近2萬億元。
另據羅蘭貝格《2018汽車金融報告》顯示,我國汽車金融滲透率從五年前的13%提升到了目前接近40%,且在2020年預計將超過50%。據媒體報道,在美國汽車金融滲透率高達80%。
汽車金融業務對車企凈利的貢獻比重有所增加。吉利今年中報一大亮點,便是吉致汽車金融凈利潤從去年的9100萬元大增156%達2.33億元,占據吉利上半年凈利潤的6%。
10月26日,羅蘭貝格合伙人兼大中華區副總裁、汽車行業中心負責人鄭赟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從整個產業鏈上看,前端的新車銷售行情不好,不少主機廠便逐漸在后市場、汽車金融、汽車物流、出行等方面挖掘新的盈利點,其中選擇在汽車金融上進行發力相對而言比較安全。“一方面,廠家對渠道有控制;另一方面,其對合作伙伴有較強的話語權。”
市場競爭加劇 融資租賃受熱捧
在汽車金融市場的巨大市場潛力吸引下,想入局者眾多,但想獲得汽車金融牌照并非易事。
據了解,過往牌照持有者皆為汽車公司、主機廠等與汽車產業相關聯的實體企業所設立的汽車金融公司。
不過,這一局面在今年被打破。7月,平安銀行(16.660, -0.22,-1.30%)汽車消費金融中心獲批開業,成為我國第26家持牌汽車金融公司,實現商業銀行在汽車金融牌照“零的突破”。上一次獲批發放的汽車金融牌照還是在2015年。
對平安銀行而言,將其汽車金融業務板塊獨立化、牌照化運營,將有利于內部資源的調配,進一步促進汽車信貸服務的規范升級。不過,也有意見認為未來如若有更多商業銀行獲得汽車金融牌照,將對主機廠的汽車金融公司形成更大競爭。
“整個汽車金融市場的發展,應該說是呈現出非常大的變化。這種變化,在于供應者的增多,競爭的激烈。”10月25日,比亞迪(47.300, 0.26,0.55%)方面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此外,融資租賃業務正在新能源市場醞釀著巨大商機。
據羅蘭貝格預測,2022年我國汽車融資租賃產品滲透率將達到7%左右,未來或將有更多車企推進新能源汽車融資租賃。
目前,無論是傳統車企還是造車新勢力都在爭先落子。
去年底,特斯拉已在上海注冊“特斯拉融資租賃(中國)有限公司”,欲向全國提供新能源及相關領域產品的融資租賃服務與支持。
今年10月12日,廣汽集團(12.090, -0.36, -2.89%)宣布通過有關議案,同意廣州廣汽租賃有限公司開展新能源汽車融資租賃項目,項目總投資13.83億元。還有包括蔚來、威馬、小鵬、車和家等一眾造車新勢力,也在紛紛行動。
準入門檻開始收緊
汽車金融行業在高速發展,但在信用風險、貸款用途、征收等方面存在不少亂象。今年初的西安奔馳女車主維權事件,更是牽出汽車銷售市場亂收金融服務費的現象。
與此同時,相關部門也在加大監管力度。
10月23日,銀保監會發布《關于印發融資擔保公司監督管理補充規定的通知》(下稱《通知》),其中提到未經監督管理部門批準,汽車經銷商、汽車銷售服務商等機構不得經營汽車消費貸款擔保業務,已開展的存量業務應當妥善結清。
“準入收緊,影響很大,全行業都震動了。”匡志成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今年以來助貸模式是汽車金融行業內的重要“玩法”,如果該通知的監管力度直抵助貸業務,那么將引起整個行業的“大地震”。
在匡志成看來,結合近期國家頒布實施的《關于辦理非法放貸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關于辦理非法放貸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等文件,可看出國家有意加強對金融行業的監管,讓能力與業務相匹配、有兜底能力和資質的公司來做。
如今,我國汽車金融行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已進入多元化發展階段。在嚴格的金融監管和市場的優勝劣汰下,亦意味著這一行業的野蠻生長期逐步結束,將讓更多合格的玩家加入進來。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