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9-25 16:46:21
食品飲料行業上市企業今年以來市值增加迅猛,但更高市值就應該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食品飲料行業的社會責任需要從之前的食品安全,升級為消費者健康,以及在食品工業化模式下的自然生態可持續。對于企業如何實現企業社會責任,每日經濟新聞美好商業記者采訪了一些業內專家。
每經記者 夏冰 每經實習編輯 成錦鴻
孔子說:“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其實,商業也可以很美。那么,在全球大競爭時代,企業的初心是什么?企業如何為品牌和自身找到一個清晰的方向,從而從繁瑣的經營做法和商業謀略中,透析出他們永恒不變的核心價值觀和經久不變的使命? 這就是企業社會責任,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當下,國內企業在履行社會責任方面最大挑戰是觀念和意識。一些企業唯利是圖,一些企業只為短期利益,但要做好百年企業,企業高層管理者必須把社會可持續發展作為企業的目標之一,建立起從現在起可以流傳百年的公司價值觀。企業高層管理者還必須把社會責任作為精益管理的一部分,通過社會責任減少成本,增加利潤。只有有社會責任和價值觀的企業才可能成為真正的百年企業,成就商業之美。所以企業管理者對于CSR、MQI、ESG的認知重視,是一個現代企業必要的必修課。
食品飲料行業上市企業今年以來市值增加迅猛,但更高市值就應該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食品飲料行業的社會責任需要從之前的食品安全,升級為消費者健康,以及在食品工業化模式下的自然生態可持續。
(圖片來源:攝圖網)
對于企業如何實現企業社會責任,每日經濟新聞美好商業記者采訪了一些業內專家。
企業要關注自身對社會所帶來的影響、勇于承擔對社會的責任。企業脫離社會就無法生存或發展,因此只有永續發展的社會才會有永續發展的企業。
食品飲料企業的社會責任是在生產制造過程中減少對環境的傷害、在產品端減少對生態和健康的傷害。挑戰就是短期企業利益與長期社會利益之間的平衡。
就如何加強企業在披露CSR相關關鍵指標的透明度這個問題上,我的建議就是采用ESG的客觀量化標準來進行社會責任履行度的衡量。ESG作為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有效路徑,企業應該重視把ESG作為核心重點。另外,還需要對數據進行第三方鑒證,提高公信力。
企業一定有內部責任跟外部責任,外部責任更多的是社會責任,把企業的發展和社會進步發展、行業創新,及國家的高質量發展一起聯合共同提升上來。如果從政策端結合資本端、產業端、渠道端、消費端來看,社會責任已經貫穿于整個企業發展的全過程。上述的這30個企業都是每個細分行業里面的龍頭企業,他們對于整個中國的快消品的產業結構水平的提升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同時他們身上還承載著社會擔當的責任。所以,這部門企業作為龍頭企業,則更應該要有責任和擔當,要把社會責任這塊具體體現起來。針對整體食品產業結構的現狀來看,我覺得每一個龍頭企業都必須肩負起行業發展的使命,去承擔共同提升中國食品產業結構的責任。
社會責任是大部分企業發展的一種助力,體現為風險管理、合規經營、環保和公益品牌等;而對于“大而不能倒”的企業,就是一種強制的責任,體現為可持續發展。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