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7-22 00:26:11
□ 每經評論員 孫嘉夏 賈運可
今天,是科創板大喜的日子,首批25家符合條件的科創板公司將敲鑼上市,掀開中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新的一頁。
我們數了一下,從習近平主席2018年11月5日宣布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到2019年7月22日開市這一天的到來,僅僅耗時259天!
259天,37周的時間,如果把科創板比作一個嬰兒的話,也就是剛剛足月而已。
但剛剛起步的科創板卻肩負著重大的歷史使命:進一步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增強資本市場對提高我國關鍵核心技術創新能力的服務水平,促進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支持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推動高質量發展。
如此重任仿佛山岳,科創板尚且稚嫩的肩膀,需要市場各方的關愛。
因為,健康發展的資本市場關乎每一個投資者的切身利益。
因為,我們不想再見到欺詐發行、財務造假、內幕交易、操縱股價等種種惡行。
因為,我們想看到一個融資功能完備、基礎制度扎實、市場監管有效、投資者合法權益能得到有效保護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
因為,只有在這樣一個體系里面,普通的大多數人,他們的財富才能夠實現平穩增長,才能真真正正分享到國家經濟騰飛的喜悅。
如此種種,怎能沒有市場各方的鼎力配合?
試想,如果沒有承銷保薦機構的以身作則,“闖關”科創板公司所披露信息的真實性都無法保證,投資者又怎么放心把錢投進來?如果沒有會計師的專業把關,普通投資者如何能夠與上市公司比拼財技,從繁雜的財務資料中梳理出對自己真實有用的信息?如果沒有公共媒體和律師等的從旁監督,誰能保證利益相關方不會沆瀣一氣,中飽私囊?
要知道,設立科創板,不是簡簡單單的設立一個A股板塊。科創板,它是中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的有機組成,是中國資本市場的改革試驗田——穩步落實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注冊制,統籌推進發行、上市、信披、交易、退市等基礎制度改革,發揮資本市場對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和實體經濟競爭力的支持功能,更好地服務高質量發展,在各個環節進行制度創新,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但改革,從來就沒有一路坦途。
以周邊市場為鑒,我們看到,2019年上半年納斯達克新股上市前20日的日漲幅最大達到316.5%,日跌幅最大為52%;香港主板新股上市前20日,日漲幅最大為218.6%,日跌幅最大48%。而科創企業往往具有業績不確定性大、估值難度高等特點,新股上市初期二級市場價格波動較大恐怕在所難免。
在這種背景下,為了承接市場過大的熱情,科創板放開放寬了股票的漲跌幅限制。與主板不同,科創板股票上市前五日不設漲跌幅限制,之后每日漲跌幅由主板的10%放寬至20%。
這種制度設計,無疑是為了讓市場各方充分博弈,以便達成市場化的股票定價,提高市場定價效率。但習慣于“割韭菜”的A股投資者能否抵擋住誘惑,遏止住自身貪婪的欲望,著實令人擔憂。
要知道,讓市場充分博弈,也不可避免會引來投機者。因此,我們在呼吁投資者摒棄舊傳統,以新眼光看待新事物的同時,也需要機構投資者充分展現自己的專業素養,逐步承擔起市場“壓艙石”的重擔,引導理性投資與價值投資。或許,這正是科創板50萬元投資門檻設置的初衷。
改革的道路上,開弓沒有回頭箭。
盡管關山萬重,我自從容邁步。作為一項新生事物,科創板在制度建設層面屢經討論、反復斟酌,未來雖然會遇到各種問題,但只要我們客觀看待短期現象,凝聚共識,形成敬畏市場、敬畏法治、敬畏專業、敬畏風險的市場環境。建立一個市場各方歸位盡責、各司其職的資本市場,并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未來已來,只要我們用好“以信息披露為中心”這個關鍵一招,落實好發行人對信息披露的誠信義務和法律責任,充分發揮中介機構核查把關作用;只要監管部門堅持統籌協調,守住底線,發揮好相關政府部門和有關方面的協同配合作用;只要真正建立起來嚴格、常態化的退市制度……
我們相信,未來,科創板必將架起金融資本與科創要素之間的橋梁,打通科技、資本、實體經濟的循環,補齊資本市場服務科技創新型企業的短板,引領經濟發展向創新驅動轉型。
但在熱情期待美好前景的同時,我們呼吁,市場各方,包括達不到科創板直接入市門檻的投資者,讓我們一道,像呵護嬰兒一樣呵護科創板。讓我們共同呵護它的成長,也與它一起成長。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