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區域經濟

          每經網首頁 > 區域經濟 > 正文

          粵港澳大灣區生物醫藥怎么搞更好?鐘南山支招了!

          每日經濟新聞 2019-06-10 16:04:05

          “在國家的特別支持下,粵港澳大灣區生物醫藥產業如何實現研究成果轉化,如何推動研究成果盡快轉化為商品,(在)這個鏈條上我們是薄弱的。”鐘南山指出,假如這個鏈條能夠做好,就能夠吸引更多的研發者、開發者到粵港澳大灣區。與此同時,促進粵港澳大灣區生物醫藥產業發展,不是單純地提高對企業的待遇,還要有更多的優惠政策,讓醫藥企業的研究成果出來后可以盡快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每經記者|金喆 方京玉    每經編輯|張海妮    

          鐘南山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金喆 攝

          6月10日上午,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學專家鐘南山在“第十二屆中國生物產業大會”上,向媒體談及粵港澳大灣區生物醫藥產業發展。鐘南山認為,在粵港澳大灣區的生物醫藥公司想要發展,必須要有更加優惠的政策支持,而不是單純提高人才待遇。

          鐘南山表示,廣東的生物醫藥產業面臨三方面問題。“第一,我感覺步伐太慢,沒有很強的危機感和緊迫感,非常需要一個大協同。第二,生物醫藥產品的生態鏈已經初步形成,但之前生物醫藥的體制內人員轉化非常困難,一直到最近幾年才有一系列文件下來,(醫療機構人員)可以大膽做轉化。第三,希望粵港澳大灣區能給我們稍微優惠、特殊的政策。”鐘南山稱。

          產學研開始走實在的路子

          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出爐后,融合問題又一次被擺上桌面,生物醫藥作為灣區科技產業的重點方向之一,往哪走、怎么走是行業內外一直在討論的話題。

          鐘南山在論壇期間接受《每日經濟新聞》在內的媒體采訪時直言,過去大學、研究所比較重視基礎研究,缺乏轉化,更沒有產業化、產生社會效應。政府有關部門、企業科研部門和科研學校部門都要把自己的研究結果變成產品、商品,在市面上能夠銷售,才能產生經濟效應和社會效應。這兩年廣州的生物醫藥逐漸開始在產學研轉化方面走比較實在的路子。

          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指出,1990~2008年中國研發經費年增長率約為20%,2008年后基礎研究的資助經費也大幅增長。“有了錢做研究,自然會取得更多的成果,中國科學文獻數量與GDP幾乎呈同步增長的趨勢,在頂尖期刊中無論是總數、被引用文章都是高居前三。”

          鐘南山表示,他的團隊在產學研方面有藥品、疫苗和器械上的合作轉化:一是與藥企開展抗流感的最新型原研藥研發,二是與中國科學院健康研究所研發疫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去年10月成立的粵港澳大灣區疫苗產業基地是產學研轉化項目之一,由呼研所醫藥公司牽頭,聯合多個同行及金融企業合作,計劃投資超過10億元。

          實際上,體制內醫務人員“走”出來與企業合作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鐘南山提到,去年6月他在一個生物醫藥轉化的會上第一個正式提出要參加轉化,雖然體制內的醫務人員應該可以參加成果轉化,但推進起來非常困難。一直到最近,廣州有一系列的文件下來醫務人員就可以大膽地做。

          呼吁下放地方政府更多自主權

          關于中國的生物醫藥產業,施一公透露,2008年以前很少有藥企有基于生物和化學的現代化研發部門,也缺乏好的資源平臺。2008年至2018年期間,中國生物醫藥企業中有21家藥品銷售額超過100億元,批準了35個一類新藥,是之前的7倍,其中有7個新藥是在2018年獲批上市。但中國在技術發展和生物醫藥方面發展的道路還很長。

          在施一公看來,所有尖端的科研技術突破依賴的是人才,核心技術創新和原始科學的發現都出自頂尖學者,而他們往往聚集在一流大學及附屬科研院所。在人才隊伍方面,人才斷層的影響已經消除,中國的科技人才儲量世界第一。

          作為堅守在一線的科研人員,鐘南山則呼吁下放地方政府更多自主權。

          “在國家的特別支持下,粵港澳大灣區生物醫藥產業如何實現研究成果轉化,如何推動研究成果盡快轉化為商品,(在)這個鏈條上我們是薄弱的。”他指出,假如這個鏈條能夠做好,就能夠吸引更多的研發者、開發者到粵港澳大灣區。與此同時,促進粵港澳大灣區生物醫藥產業發展,不是單純地提高對企業的待遇,還要有更多的優惠政策,讓醫藥企業的研究成果出來后可以盡快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鐘南山還表示,與長三角、京津冀不同,粵港澳大灣區是境內外交流最好的地方。大灣區現在的產業規劃不夠完整,不夠成熟,目前都是國家有統一政策后再到地方落地,要下放更多權力到地方,讓地方有更多的自主權,否則制度配套上也落后了。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粵港澳大灣區 生物醫藥產業 鐘南山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不卡 | 五月丁香六月婷在线综合 |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电影 | 中文字幕一级理论片 | 在线观看免费人成视频网 | 又紧又爽又深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