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5-22 19:51:12
每經記者 李彪 每經編輯 陳星
5月22日,生態環境部與江西省人民政府在南昌共同舉辦“5·22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宣傳活動,今年的主題為“我們的生物多樣性,我們的糧食,我們的健康”。
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杰出席活動時指出,生物多樣性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1992年國際社會達成并確立《生物多樣性公約》(以下簡稱《公約》)以來,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世界生物多樣性保護取得積極進展。但全球生物多樣性惡化趨勢尚未得到根本遏制,人口增多、森林減少、物種消失等問題仍然困擾人類社會發展。中國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但同時也是生物多樣性受威脅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中國切實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認真履行已加入的生態環境相關國際公約,為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作出積極貢獻,獲得2020年《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主辦權。
李干杰強調,生物多樣性喪失是全球面臨的共同挑戰。中國將深度參與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合作,與國際社會共同努力,持續為保護全球生物多樣性、建設美麗地球家園、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中國智慧和力量。
具體工作包括:認真做好COP15籌備工作,積極參與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的制定過程;深入實施“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十年中國行動”,啟動新的《中國生物多樣性戰略與行動計劃》編制工作;完善生物多樣性保護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加強生物多樣性調查、觀測和評估,編制《中國生物多樣性白皮書》和《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強化生物多樣性保護監管;積極動員鼓勵企業和社會組織共同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等。
活動上,“公民生物多樣性保護聯盟”成立并發布倡議,號召具有遠見卓識的企業家和熱心的社會公眾積極投身生物多樣性保護事業。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