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4-16 23:08:40
矗立在塞納河畔的巴黎圣母院,見證了巴黎的變遷。然而一場熊熊大火,使得整個教堂頂部的木質結構被全部摧毀,標志性的尖塔倒塌。巴黎圣母院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以及豐富的旅游資源,每年都有絡繹不絕的游客從全球各地趕來朝圣、游覽。如今這場大火,又會對國外游客赴法國旅游產生怎樣的影響?
每經記者 王帆 劉晨光 每經編輯 魏官紅
當地時間4月15日傍晚,法國巴黎圣母院發生嚴重火災。整個教堂頂部的木質結構被全部摧毀,標志性的尖塔倒塌,火勢撲滅后留下的斷壁殘垣令人唏噓,事件引發全球關注。
矗立在塞納河畔的巴黎圣母院,大約建造于1163年到1250年間(也有說法為1160年到1260年間),至今已逾800年,見證了巴黎的變遷。因法國著名作家維克多·雨果在同名小說《巴黎圣母院》中的詩意描繪,這座哥特式風格的基督教教堂揚名世界。
巴黎圣母院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以及豐富的旅游資源,每年都有絡繹不絕的游客從全球各地趕來朝圣、游覽。如今,這場吞噬巴黎圣母院的熊熊大火,又會對國外游客赴法國旅游產生怎樣的影響?
巴黎圣母院是法國旅游勝地。據了解,巴黎圣母院每年接待來自全球超過1300萬名游客,該數字甚至高于巴黎埃菲爾鐵塔。據攜程景點門票數據,巴黎圣母院位列中國游客赴法國旅游最喜愛景點的前三名。
法國旅游發展署曾多次對外推介巴黎圣母院,稱其是“首都巴黎最迷人的建筑之一”,以及“法國訪問量最大的紀念碑之一”。
1804年,拿破侖在巴黎圣母院加冕。而巴黎圣母院門口廣場中的“原點”紀念物,是法國丈量全國各地里程時所使用的起測點,這些,都更加明確了巴黎圣母院在法國文化中心點的地位。
一位曾經旅法的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巴黎圣母院在整個法國旅游業有著很高的地位,去法國一定要去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模型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魏官紅 攝
另一位在法國工作五年的人士也向記者表示,巴黎圣母院集中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門口經常要排隊”。他認為巴黎圣母院的文化地標意義更大一些。
一位服務于法國當地旅行社的旅行攝影家告訴記者,巴黎圣母院的旅游路線一般都是坐船游覽塞納河,下船后為自由行,進入巴黎圣母院游覽。據他介紹,游客游覽大概耗時40到50分鐘左右,如果不登頂就25分鐘,夏天是巴黎最好的旅游季節,但巴黎圣母院在任何時節的拍攝效果都非常好。
據多個旅行平臺介紹,游覽巴黎圣母院主要分為參觀教堂內部、登頂鐘樓和參觀地下室三部分。不少自由行游客會選擇購票入內參觀或登頂參觀,而跟團游的游客則主要在建筑外圍游覽。
欣賞教堂內精致的雕刻、絢麗奪目的玫瑰畫窗和巨大的管風琴;爬上400多級臺階去參觀鑄造于17世紀的大鐘、遠眺塞納河兩岸及巴黎全景;尋找小說《巴黎圣母院》中的“鐘樓怪人”;參觀地下室遺跡和三件圣物……這都是巴黎圣母院吸引游客的亮點。
如今,大火無情,巴黎圣母院光華不再。曾經神往巴黎圣母院的人們,未來幾年內將不能一睹真容,實為遺憾。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咨詢國內多家旅行社發現,因巴黎圣母院火災,目前國內赴法旅游涉及巴黎圣母院的線路普遍進行了調整。
在攜程官網,巴黎圣母院的景點介紹界面上掛出了特別提示:因大火原因,巴黎圣母院受損嚴重,自當地時間2019年4月15日起,暫停對外開放。此后的具體開放情況需詳詢官網。
此外,中青旅方面向記者表示:“包含巴黎圣母院景點的旅行線路會進行調整,換成其他景點。調整景點后,產品價格一般不會發生變化。”中青旅還表示,在有些線路中,巴黎圣母院是自費項目,包括接送和門票,人均50歐元左右。
中國國旅相關人士則告訴記者,在旗下的法國旅游產品中,大部分跟團行程都不含巴黎圣母院這個景點,“主要取決于游客對這個景點有沒有了解和興趣”,更多的是自費項目。相關費用包括停車費、司機加班費、門票費等,一共是20歐元。
“但若行程內包含該景點,我們后續會調整成參觀其他教堂的方式,但價格不會發生變化。”該人士表示。
眾信旅游表示:“景點不能參觀,會有調整,但目前沒有收到降價通知。”廣之旅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我們旅行團去巴黎圣母院都是外觀,沒有進入教堂內部,目前沒有收到是否調整赴法線路的通知。”
受損前的巴黎圣母院內部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魏官紅 攝
旅游業是法國的重要產業之一。據新華社2019年1月援引法國外交部公告,法國旅游業占其國內生產總值的7%,提供了約200萬個固定就業崗位。
據中新網2019年2月援引《歐洲時報》報道,巴黎2018年全年接待的游客人數創下了歷史記錄。
2018年,巴黎市和巴黎大區的旅館總共接待了3500萬游客,比2017年增加3.6%。這主要歸功于外國游客人數增加了140萬至1760萬,增長8.7%。2018年,巴黎旅游收入達到215億歐元,比2017年增加9.74億歐元。
在外國游客中,中國游客人數以120萬排名第三,僅次于美國和英國。中國游客作為巴黎旅游業的重要增長因素,也促使巴黎旅游業在對中國游客的服務上有所傾斜。
今年4月初,巴黎旅游及會議局來華推介,重點提及了幾項專門針對中國游客的便利措施,包括可以在巴黎多家商場、酒店、餐廳、景點及當地游產品消費中使用支付寶或微信完成付款;在30座巴黎地鐵站特別安排了中文服務人員;多家酒店正逐漸引入中文電視頻道和報紙等。
那么,作為法國標志景點的巴黎圣母院受損,是否會對游客旅游熱情產生影響?
經濟學家宋清輝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稱,在歐洲的各個城市中,中國人特別喜歡去法國旅游,巴黎圣母院遭受火災對國內赴法旅游的消極影響很大。
他認為:“要想消除這種影響是不可能的,因為巴黎圣母院預計重修至少需要10年時間,在此期間不會對外開放。對旅游從業者而言,可以說服游客去法國的其他著名景點去參觀,或者到法國的博物館了解巴黎圣母院的輝煌歷史。”
上述旅行攝影師則向記者表示,這座擁有幾百年歷史的古老建筑發生火災,多少會對旅游產生一些影響。“巴黎圣母院是很大、很顯眼的建筑,路過的人不會忽略掉它,而且地處繁華的地段。”不過他也認為,所謂的影響也是“因人而異”,畢竟法國還有很多其他的景點可以參觀,巴黎圣母院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