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4-16 19:56:23
去年10月26日上交所與日本交易所集團(jpx)簽署更緊密合作諒解備忘錄,共同推動中日ETF互通,與此同時,相關配套產品也積極準備,目前已有4只日本ETF獲得監管接收。
每經記者|王晗 每經編輯|葉峰
近期, 華安、華夏、易方達、南方四家基金公司各上報了一只日本ETF,4只日本ETF已于4月12日被監管接收。目前我國已在歐洲、印度等不同區域開展跨境投資,那么公募當前的投資情況如何?這些出海產品成立以來表現又如何?
日本ETF是何來頭?
外資巨頭對國內公募資管業務的投資熱情持續高漲,國內監管層也在積極搭建公募基金“出海”橋梁,去年10月26日上交所與日本交易所集團(jpx)簽署更緊密合作諒解備忘錄,共同推動中日ETF互通,與此同時,相關配套產品也積極準備,目前已有4只日本ETF獲得監管接收。
具體包括:華夏野村日經225交易型開放式證券指數基金(QDII)、易方達日興資管日經225交易型開放式證券指數基金、華安日經225交易型開放式證券指數基金、南方頂峰東證股價交易型開放式證券指數基金,其中一只跟蹤東證股價指數(TOPIX)、3只跟蹤日經225指數。
這兩大指數處于日本主流寬基指數之列,光大證券金融工程研究團隊表示,在日本全部寬基指數ETF中,前三大寬基指數TOPIX、日經225、JPX-日經400對應的ETF雖僅有20只,但截至2017年底其規模占據日本權益類ETF總規模的98%,其中TOPIX指數占據了近一半規模,日經225指數也占據40%以上。
國內資本境外撈金在近兩年似有加速,在這個進程中,基金公司為什么會瞄向日本呢?好買財富CEO楊文斌解釋稱,日本股市在境外股市中處于相對較好的位置,目前日本政治環境處于歷史上較穩定的時期,日本央行政策預計年內延續寬松,股票的估值處于歷史低位。日本企業盈利狀況受全球經濟放緩影響預期有所下調,其在穩定性上優于歐洲,在估值恢復空間上優于美股、歐股。
“日本屬于亞洲發達國家,而且日元有避險屬性,國內對日本的認知度相對高一些,相關資產配置推出有利于國內投資者分散風險,實現多元化配置。”好買基金研究中心研究員黃曦漪補充道。
境外投資近況如何?
一般情況下,公募基金會通過QDII投資海外市場,現有的255只(AC份額分開計算)QDII基金,大部分投向更集中在美股和港股,其他區域并不是主流,然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近兩年QDII基金開始向細分領域延伸,更為精細化、專業化。
歐洲、印度這類非主流投資板塊在去年有了創新型突破,去年投資于印度市場的工銀瑞信印度市場、泰達宏利印度股票獲批成立,另外上投摩根歐洲動力也獲準發行成立。
不禁讓人疑問的是,在不同區域公募當前投資情況怎樣?Wind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年底,QDII基金主要投資于33個國家和地區,投資市值集中在港股和美股,投資市值合計424.53億元,占比超90%。
就日本市場而言,目前國內公募基金中僅有13家基金公司對日本市場有所涉及,已投QDII基金投資市值1.06億元,占比0.23%。一家基金公司指數部總經理稱,“投資者對境外資產不夠熟悉,無論是個人投資者還是機構投資者對跨境投資認可度都不高。”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整理了投向非主流區域QDII基金業績表現,看一看這些小眾產品目前業績究竟如何?
日本:13只日本投向QDII基金中僅有1只成立以來收益告負,工銀瑞信全球配置、工銀瑞信全球精選、交銀環球精選業績翻倍。
投資日本QDII基金業績一覽(數據來源:Wind)
歐洲:從單個國家來看,在眾多歐洲市場中, QDII投資德國、英國和法國的數量和市值最高,以下數據以德國為例進行梳理,從整理數據來看,投資德國QDII基金與日本投向產品高度重合,且成立以來業績翻番的QDII基金在日本、德國市場都有布局,其中上述三只牛基工銀瑞信全球配置、工銀瑞信全球精選、交銀環球精選持有德國相關股票市值267.66萬元、413.8萬元、149.38萬元,投資市值總額排名靠前。
投資德國QDII基金業績一覽(數據來源:Wind)
印度:僅有一只成立于2007年的上投摩根亞太優勢投資印度市場,成立以來業績虧損21.8%,短期業績可圈可點,近三年業績漲幅超35%,今年以來收益率也高于平均,達12.84%。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