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3-29 15:32:08
對團隊來說,交易服務破萬億是一個比較難的目標。
每經記者 吳若凡 每經編輯 陳夢妤
交易服務力爭破10000億。
這是上市半年的易居企業集團喊出的2019年小目標。
業績會前一天晚上,易居2018年的成績已經被不少業內人士分析了數次——銷售總金額5315.5億元,同比增長22.8%;總銷售面積超過2.8億平方米;一手房代理業務全年收入47.6億元,同比增21.1%。結論多為“漲勢穩定”。
2019年,交易服務力爭突破10000億、房友實現三個“10000+”,CAIC資管平臺覆蓋5000幢物業資產,則是易居的“三個小目標”。
對此,易居董事局主席周忻坦言,這對團隊來說是一個比較難的目標。其表示,項目的儲備量,以及和開發商的直銷業務、一二手房源量將是解題的重點。
在易居的業務結構中,超過47億元的一手房傭金收入,占其全年收入的80%。
有業內人士指出,一手房過高的占比也會帶來一定風險。當市場上行之時,代理業務可以水漲船高,但當市場出現不確定因素時,則需要審時度勢。
一方面,一手房產代理銷售的模式未來會逐步被一二手聯動的中介模式所取代,換言之未來更多新房售賣會依靠經紀人而非代理,這將淘汰大量代理公司,并且即使是大型代理公司,未來的規模也有可能會呈現萎縮態勢。
另一方面,目前新房的主力成交在向三四線及以下城市蔓延,而越下沉對于代理的依賴度也越低,大型品牌的專業性在很多小城市的施展空間有限,也會限制其規模擴大。
易居如何保證業績增速?CEO丁祖昱在回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問時表示,大企業對外報目標都是比較保守的,并且大企業的市場集中度還會繼續加大,所以,增速雖然放緩,但總量還會進一步上升。
對于2019年的“三個小目標”,周忻坦言,這對團隊來說是一個比較難的目標。“這要依賴于項目的儲備量,跟開發商之間的合資公司(也就是和開發商的直銷業務),以及一二手房源。”
而據高層透露,易居已經和包括碧桂園在內的近10家開發商簽訂了總包協議,且與26家單位簽訂了長達6年的合作協議,每年都有保底合作金額。
此外,丁祖昱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今年初已和萬科華東區域自銷團隊,成立了全新的自銷公司。這是2019年嘗試的不同原先合作方式的模式,希望有所突破。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