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3-13 18:06:28
幾經擱淺,拉卡拉的招股書近日更新了!2016~2018年,拉卡拉的凈利潤分別達到3.26億元、4.64億元、6.06億元。不過,拉卡拉2018年的營收增幅遠大于2017年,而凈利潤增幅卻不如2017年。
每經記者 肖樂 每經編輯 姚祥云
圖片來源:攝圖網
第三方支付公司拉卡拉上市有了新的進展。3月12日,證監會網站發布了拉卡拉更新后的招股書。招股書顯示,2018年,拉卡拉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達56.79億元和6.06億元。
拉卡拉的上市之路歷時已久,2016年2月其曾試圖借殼西藏旅游曲線上市,但因不符合相關監管規定而擱淺,2017年3月披露招股書,計劃登陸創業板,2017年9月卻又中止審查。若此次成功上市,拉卡拉將發行不超過4001萬股,募集資金將用于第三方支付產業升級項目。
招股書顯示,最近的三個完整年度,拉卡拉的業績在穩步增長。2016~2018年,拉卡拉的營收分別為25.6億元、27.85億元、56.79億元,凈利潤分別達到3.26億元、4.64億元、6.06億元。
2011年5月,拉卡拉獲得央行頒發的《支付業務許可證》,獲得全國性收單、網絡支付、電視支付、預付費卡受理等業務許可。2012年起,拉卡拉全面進入企業收單服務市場,2014年,收單業務商戶規模迅速增長,從19萬戶增加至117萬戶,到2018年底,拉卡拉收單業務商戶數達到1963萬戶,2018年收單交易金額3.65萬億元,總收入達到56.79億元。目前,拉卡拉第一大股東為聯想控股,無實際控制人,截至招股書出具日,聯想控股持有拉卡拉31.38%的股份。
收單業務,是指收單機構與特約商戶簽訂銀行卡受理協議,在特約商戶按約定受理銀行卡并與持卡人達成交易后,為特約商戶提供交易資金結算服務,收單機構通過向商戶收取手續費盈利。
招股書詳細說明了拉卡拉的收單業務流程。首先,通過自營模式和商戶拓展服務機構的渠道拓展模式,拉卡拉進行商戶拓展,進而對商戶進行篩選評估,選定符合條件的商戶并與其簽訂收單業務協議,完成簽約的商戶以POS機具為入口,通過拉卡拉提供的交易系統開展銀行卡收單業務,簽約商戶根據日常交易業務數據和簽約費率,向拉卡拉支付手續費。收單服務費由收單機構與商戶自主協商確定具體費率。根據招股書披露的數字,2016~2018年,拉卡拉平均收單凈費率分別為0.12%、0.12%、0.14%。
除了收單業務,拉卡拉也開展個人支付業務,不過比重較小。2016~2018年,公司個人支付收入分別為1.32億元、9487.95萬元、1.08億元,占公司營收比重分別為5.16%、3.41%和1.9%。拉卡拉坦承,在個人支付業務領域,用戶習慣由線下刷卡支付逐漸變更為移動支付,受此影響,公司基于便利店自助終端提供的便民支付業務交易量和收入均有一定程度的下滑。針對這種情況,公司進行了戰略轉型,重點服務中小微商戶,大力發展收單業務。
記者注意到,拉卡拉2018年的營收增幅遠大于2017年,而凈利潤增幅卻不如2017年,2017年和2018年的營收增幅分別為9%和104%,凈利潤增幅分別為42%和31%。在這背后,是拉卡拉毛利率的連續兩年下滑,招股書顯示,2016~2018年,拉卡拉主營業務的毛利率分別為72.23%、55.4%和44.85%。2015年下半年起,拉卡拉曾通過自有資金進行信貸業務,為小微企業主及個人用戶提供消費信貸等服務,2016年拉卡拉便剝離了這部分業務,導致2017年的毛利率下滑,而2018年受渠道服務機構分潤水平提升的影響,毛利率進一步下降。
拉卡拉表示,剝離的小額貸款等業務屬于資金密集型業務,在行業監管、業務管理、風險管理、資本運作等方面與第三方支付業務存在一定差異,導致公司管理范圍增大,運營效率降低,剝離有利于進一步專注第三方支付主業。
拉卡拉的上市之路歷時已久,2016年2月,拉卡拉曾試圖借殼西藏旅游曲線上市,但隨后這一計劃遭遇擱淺。2016年10月,拉卡拉董事長孫陶然對媒體表示:“上市是企業的成人禮,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就會有上市需求,此前拉卡拉設計了一條對接資本市場的道路,當時符合所有的監管規則,但之后新的監管條例出爐,原本的方案不符合相關規則因而終止了。”
2017年3月,拉卡拉招股書預披露,計劃登陸創業板。2017年9月,拉卡拉又因申請文件不齊備導致審核程序無法繼續,審查中止。
根據最新公開披露資料,A股上市公司并購重組標的公司及申報IPO并已完成預先披露的公司中涉足第三方支付的主要有廣東合利、聯動優勢、上海漫道(寶付網絡)、海科融通、上海即富等,此外,匯付天下已經在港交所上市。
拉卡拉在招股書中指出,第三方支付行業正處在快速發展期,行業監管政策逐步完善、新技術不斷出現、市場中提供同類產品或服務的企業增多,諸多因素正在推動第三方支付行業的競爭環境發生明顯變化。
《中國支付清算行業運行報告(2018)》顯示,從首次發放非銀行支付機構支付牌照算起,中國人民銀行共計發放非銀行支付機構支付牌照271張,注銷28張。該報告還指出,截至2017年底,218家法人支付機構共有分公司1541家,互聯網支付、銀行卡收單和預付卡受理業務覆蓋全國所有地級市,從業人員數量和營業收入初具規模。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