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1-25 11:16:33
1月22日,深交所組織召開債券監管發展業務座談會,會議指出,深化市場改革創新,加大力度推進公募REITs規則出臺及業務試點,力爭取得進一步突破。
每經編輯 杜宇
1月22日,深交所組織召開債券監管發展業務座談會,研討梳理2019年債市工作思路,進一步貫徹落實證監會決策部署,更好服務實體經濟和國家戰略。來自財政部及有關財政廳(局)、證監會及派出機構、公司債發行人以及銀行、證券、保險、資管等機構代表出席。
會議指出,交易所債券市場已由快速發展階段轉向“提質增速”的高質量發展階段,深交所將充分吸納與會各方的意見建議,凝聚共識,發揮合力,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扎實有效做好有利于市場健康穩定發展的各項基礎性建設,包括持續提升高等級債券品種發行服務、夯實資產證券化法律基礎、推進創新產品供給、優化完善信息披露規則制度、強化產品存續期監管與風險處置、加強市場培育引導工作等方面工作。同時,積極回應市場關切,努力滿足市場需求,深化市場改革創新,加大力度推進公募REITs規則出臺及業務試點,力爭取得進一步突破。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1月1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在新年致辭中表示,進一步發揮債券市場直接融資功能,深化債券產品創新,推動公募REITs試點,加快發展住房租賃REITS。
有媒體報道,對于上交所新一年關于REITS工作的部署,中國REITs聯盟秘書長王剛表示,2019年,公募REITs試點有可能會落地。“近日,雄安新區規劃中也提到,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從各個維度來說,關于REITs的推動都是趨于利好的。”
在王剛看來,“權益類REITs以及公募類REITs對于落實租購并舉,有很大幫助。推動公募REITs落地,無論是從政府層面,還是豐富中國資本市場投資品種,加大股權融資力度,給投資者提供更多投資品種等方面來說,都具有正向意義。”
隨著租購并舉政策的繼續推進,公募REITs的落地可能最先會在住房租賃領域取得突破,王剛認為,住房租賃或基礎設施都是一個很好的突破口。
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是,REITs是舶來品,如今在國外發達國家已經發展非常成熟,但是在我國還處于初級階段,雖然2005年被提出來,但是,由于優質基礎資產稀缺、法律制度不完善、稅收障礙等原因,十多年來一直進展緩慢。
直到2016年,REITs試點工作被納入“十三五”規劃綱要,此后,住房租賃市場的培育和發展政策得到國務院的支持和認同,并將REITs首次視作鼓勵轉型“輕資產運營”模式的重要渠道,我國REITs發展進入快車道。
但是,由于國內缺乏相應公募基金和稅收方面的配套政策,國內目前的實踐只能被稱之為“類REITs”。在業內人士看來,我國要想加快公募REITS的落地,需要完善法律法規,頒布專門的法律法規;制定完善的稅收優惠政策等等。在王剛看來,公募REITs試點,在政策層面,監管機構需先出臺相關法規,財政部門需配合出臺稅收支持政策。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上交所的相關表述,也說明正在積極執行住建部和證監會的相關政策,屬于REITS進入實質性試點的特點,有助于后續此類金融創新配套政策的落地,對于租賃市場的發展有積極作用。
2018年6月19日,“中國REITs論壇”在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正式啟動。多位業界人士稱這是“中國REITs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天”。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劉俏教授出席論壇。
劉俏教授出表示,REITs市場建設有助于推動經濟轉型和金融體制改革。從宏觀層面上講,REITs有幾方面意義:
REITs有助于化解銀行不良資產,落實“去庫存、去杠桿”的宏觀政策要求。
REITs的價值在于盤活存量資產、優化資源配置、提高不動產資產流動性,有助于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并可以使得更廣泛的投資者享受到優質物業的價值提升和運營收益,體現公平性與普惠性。
REITs有利于降低房地產市場杠桿,降低房地產行業的風險,推動不動產行業產業升級和盈利模式的轉變。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