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銀行業大變局:“開放銀行”時代到來 直銷銀行對外開放API接口

          每日經濟新聞 2019-01-24 18:49:39

          在不休的討論聲中,此輪銀行業的變局已悄然走到了實質性突破階段,“開放銀行”開始了“基因表達”,在直銷銀行中孵化成為一個銀行業新物種。

          每經記者|張壽林    每經編輯|廖丹    

          Upload_1548166933540.thumb_head

          圖片來源:攝圖網

          在不休的討論聲中,此輪銀行業的變局已悄然走到了實質性突破階段,“開放銀行”開始了“基因表達”,在直銷銀行中孵化成為一個銀行業新物種。

          近日,民生銀行推出了升級后的直銷銀行3.0版,這種新業務模式融入的就是“開放銀行”理念。

          直銷銀行向“開放銀行”轉型后,意味著用戶在哪,銀行服務就在哪,銀行即服務,而不再被定義為一個場所。

          “開放銀行”花落直銷銀行

          在“開放銀行”模式下,銀行可以像蘋果公司一樣,服務不是直接面向客戶而是一批獨立應用程序如APP的開發者,他們會基于場景、應用、錢包、商城來進行不同的應用開發,形成ISV開發者生態。

          “開放銀行”已植根于具體業務而不再只是理念。根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民生銀行此次在直銷銀行中引入了“ISV合伙人”理念。所謂“ISV合伙人”即獨立軟件開發商合伙人,這是一種開放式對接模式,體現的正是“開放銀行”理念。

          日前,由民生銀行與中國金融認證中心(CFCA)聯合發布的《2018中國直銷銀行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表示,未來的銀行是一種服務,而不是一種場所,銀行的產品需要無縫嵌入到各個場景和生態中。開放、連接、共享成為了新的關鍵詞,商業銀行構建的一個新物種——“開放銀行”成為趨勢。

          究竟“開放銀行”在直銷銀行中如何體現?初步了解,在“開放銀行”的新理念下,民生直銷銀行孵化出的升級版模式為“云+開放式+鏈接器”,定為直銷銀行3.0。

          白皮書表示,從業務模式看,直銷銀行3.0打造的是B2B2C的“行中行”模式,業務覆蓋零售、公司和金融市場等領域,是一個綜合的金融服務平臺。從產品功能看,直銷銀行3.0更加注重發揮金融科技力量,把支付、線上財富、供應鏈、消費貸等單個業務全部集中在一個平臺上,通過整合內外部產品服務資源,服務更廣泛的客戶。具體而言,直銷銀行3.0提供的服務包括:一是面向個人客戶的純線上、低成本的零售直銷銀行;二是面向企業客戶提供線上支付結算、財富管理、資金支持等綜合性金融服務;三是向ISV服務商提供專屬的金融云服務平臺,包括豐富的API接口和開放型產品。

          這種“開放銀行”模式下的直銷銀行,可以向想發展直銷銀行但技術力量薄弱的城商行、農商行輸出科技開發能力,滿足后者客戶需求,并通過與這些金融機構合作,打造共享、開放、合作的金融生態圈。

          直銷銀行是銀行實現超常規發展的突破口

          為何“開放銀行”會早早植根于直銷銀行,這得從直銷銀行自身特性說起。在民生銀行董事長洪崎看來,直銷銀行是未來銀行實現超常規發展的突破口,也是未來銀行服務走向“無感化”的助推器。

          從銀行發展歷史來看,白皮書稱,我國互聯網銀行的發展可以分為三種模式,分別是電子銀行模式、直銷銀行模式以及“開放銀行”模式。

          電子銀行模式下,國有大行和各類商業銀行相繼推出網上銀行,開通了網上支付、自助轉賬和網上繳費等業務,初步實現銀行互聯網化。

          到了直銷銀行模式階段,直銷銀行不以實體網點和物理柜臺為基礎,主要通過ATM、互聯網、電話等遠程通訊渠道為客戶提供銀行產品和服務。這是傳統銀行的一項創新性嘗試,主動擁抱以“ABC”即人工智能(AI)、大數據(Big Data)、云計算(Cloud)技術為代表的金融科技浪潮。

          該白皮書指出,直銷銀行是傳統商業銀行向互聯網銀行轉型的必經之路,在互聯網金融發展大潮中應運而生。

          目前已上線的直銷銀行,其主要金融業務集中于理財、在線貸款、生活服務、保險等應用場景,直銷銀行的線上運營使其具有不受時空限制的優勢,也是受眾多中小銀行以及農商行青睞的主要原因。

          進入如今的數字經濟和API經濟時代,網絡化、平臺化和生態模式成為主要特征,傳統上以流程型服務為模式的商業銀行已難以適應當今時代特征,需重新調整組織架構、革新工作模式,重新思考商業銀行的核心能力,進而重構業務模式和價值鏈。

          白皮書說,在此情形下,“開放銀行”成為趨勢。而直銷銀行3.0強調以客戶為中心立體化經營,圍繞生態化、數據化、流量化持續演進,打造開放型的綜合性線上金融服務平臺。由此來看,“開放銀行”的理念融入直銷銀行也屬水到渠成。

          直銷銀行向“開放銀行”轉型后,意味著用戶在哪,銀行服務就在哪,銀行已不再是一種場所而是一種服務。

          “開放銀行”已在歐美強勁發展

          “開放銀行”在國內是“小荷才露尖尖角”,在國外發展得又怎樣?實際上最早可追溯至2004年,而從目前來看,全球各地呈現快速發展態勢,其中歐洲、美國尤為強勁。

          2004年,國際支付公司paypal推出了paypal API,“開放銀行”的實踐由此開啟。

          2013年,西班牙對外銀行(簡稱BBVA)開始向開發者開放數據和接口。2017年5月,BBVA的API接口對西班牙客戶正式開放,涉及零售用戶服務、企業信息服務等。

          花旗銀行2016年11月開放出包括用戶賬戶、授權、轉賬、信用卡、花旗點數等API。開發者能方便快捷搭積木般通過花旗銀行的API模塊“拼湊”出想要的金融應用程序。

          白皮書表示,通過金融開放,傳統銀行和金融科技公司逐步開展更深層次的協作和競爭,助推其目標從追求自身效益最大化轉變為追求用戶利益最大化。

          據麥肯錫預計,到2025年,全球范圍內的新生態圈將出現在總收入池約60萬億美元的12大傳統產業之中,當前許多國際領先銀行已挑選其擅長領域開始了生態圈的發展。

          從政府和監管層面來看,英國政府的競爭和市場委員會從2016年便開始主導open banking計劃,此后,澳大利亞、新加坡、日本、韓國等也相繼加入“開放銀行”監管陣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開放銀行 直銷銀行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亚洲中文字幕夜夜爱 | 亚洲人成αⅴ网站在线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视频 |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高清片 |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人成 | 亚洲人成在线网站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