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12-30 22:16:05
12月30日,國信證券在官網發布了一份有關近期網傳不實報道的聲明。聲明中,國信證券針對前投行員工馬華鋒在網絡上發布與公司相關的事項進行了澄清。
每經記者 劉明濤 每經編輯 何劍嶺
12月30日,國信證券在官網發布了一份有關近期網傳不實報道的聲明。聲明中,國信證券針對前投行員工馬華鋒在網絡上發布與公司相關的事項進行了澄清。
早前,馬華鋒于12月28日通過自媒體發聲稱,國信證券阻擾自己履行對中新賽克的持續督導義務,違法解除與自已的勞動關系。而按照國信證券聲明所稱,馬華鋒在履職中存在行為不當,公司解除雙方勞動合同依法有據。雙方各執一詞,事情后續是否會有更多進展,令人關注。
12月30日,國信證券在其官網發布聲明稱,馬華鋒在持續督導現場檢查工作期間,對中新賽克提出諸多不合理的指責。國信證券分別于2018年8月及9月組織相關部門和人員對中新賽克進行專項復核,核查結論認為上市公司不存在異常情形。
圖片來源:國信證券官網
同時,國信證券稱,公司從未阻止和限制馬華鋒履行持續督導保代的職責;馬華鋒在2018年1~4月、6~7月期間正常到中新賽克開展了持續督導現場檢查工作;2018年8月,中新賽克提出再次進行現場檢查的請求,馬華鋒一直未予以回應。
國信證券表示,針對馬華鋒的不當行為,公司已多次對其進行勸導、促其糾正,但其拒不改正。鑒于馬華鋒行為已嚴重違反了公司關于保代管理等相關制度,公司決定于2018年12月19日依法解除雙方勞動合同。
火山君(微信公眾號:huoshan5188)注意到,國信證券透露,公司已向監管機構匯報相關情況,將密切關注該事件進展。對馬華鋒散布有損公司聲譽的不實言論,公司保留對其采取法律措施的權利。
國信證券突然發布聲明源于馬華鋒此前通過“朋友圈”對公司進行了聲討。
12月28日,知名財經博主“投行泰山”在新浪微博發文稱,國信證券投行部的保代馬華鋒在其“朋友圈”發文,尋找經驗豐富的勞動仲裁、訴訟律師,具體涉及違法更換保代、違法單方面解除合同。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
按照“投行泰山”微博透露的內容,馬華鋒認為,國信證券為了阻擾其對中新賽克進行現場檢查和履行持續督導義務,違法解除了與自己的勞動關系。馬華鋒在2018年12月14日制定了對中新賽克的現場檢查計劃,并將計劃發送至國信證券相關領導和中新賽克相關人員。12月20日下午,馬華鋒在上班期間,國信證券派人給其送來一份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稱于12月19日與其解除勞動合同。馬華鋒稱,國信證券停發了自己獎金接近半年,同時他認為,國信證券與自己解除勞動合同是“在資本市場低谷的時候,還想著靠收割員工獎金”。
中新賽克此前發布的公顯示,馬華鋒曾擔任國信證券投資銀行事業部業務部執行副總經理,經濟學碩士,保代、注冊會計師、注冊稅務師,2006年開始從事投資銀行工作,曾任中信建投證券投資銀行部副總裁,先后參與了景興紙業、顧地科技首發項目,負責了騰邦國際、 任子行、飛天誠信和臺城制藥首發項目、任子行2015年重大資產重組項目,擔任了飛天誠信、臺城制藥首發等項目的保代,指導了騰邦國際、任子行、飛天誠信、臺城制藥等企業的改制輔導工作。
火山君(微信公眾號:huoshan5188)查閱中國證券業協會公開信息發現,馬華鋒于2012年10月取得國信證券保代執業資格,目前證書處于“正常”狀態。
值得一提的是,馬華鋒聲討前東家,也使得深交所中小板上市公司中新賽克也被卷入這場勞資糾紛。
資料顯示,馬華鋒為中新賽克2017年11月首發上市的保代之一,另一人為李波。
2018年3月,在中新賽克發布的《國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關于公司2017年度保薦工作報告》中,簽字的依然是上述兩人。不過,今年12月20日,中新賽克公告稱,收到國信證券出具的函件,馬華鋒因工作變動原因不再擔任公司首發并上市持續督導保代,國信證券委派張存濤接替履職。
圖片來源:中新賽克公告
《深交所上市公司保薦工作指引》規定,保薦機構和保代應當每年對上市公司至少進行一次定期現場檢查,持續督導時間不滿三個月的除外。
根據“投行泰山”微博透露的資料,馬華鋒表示,在國信證券的阻擾下,保代下半年都未能前去中新賽克進行現場檢查,中新賽克直接脫離了督導。
在12月28日晚間,中新賽克董事會秘書李斌同樣在“朋友圈”發布了一些言論,疑似回應相關言論。
李斌表示:“公司業務經營沒有任何異常情況,并且一直將合法合規作為企業的生命線。公司保證所有信息披露的真實、準確、完整。我建議有關人士維權應當一切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我也相信國信證券會及時向相關監督單位匯報相關事實情況,并處理好相關糾紛。”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