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一位基民2018年的內心獨白

          每日經濟新聞 2018-12-25 22:22:03

          2018年還剩下3個交易日,一位資深的基金投資者分享了他這一年的心路歷程。

          每經記者 牛牛(化名)    每經編輯 肖芮冬    

          今天是西方圣誕節,A股市場這一整年似乎更像在扮演圣誕樹的角色。

          作為一位自認為還算資深的“基民”,今年的日子只能說喜憂參半。喜的是,到了年終一看,我也算是完成了年初制定的目標(其實內心滿屏苦笑);憂的是,A股的“綠”還會持續多久?

          恒指高點收獲

          2017年的行情,大家都知道,其實賺錢效應還是比較不錯的,所以到了今年年初時,我也躊躇滿志,一開年給自己定的目標就是——跑贏滬深300指數15個點。

          當時,我手里主要持有2只基金,一只醫藥基金,一只恒生指數基金。眾所周知,2017年12月~2018年2月,恒生指數走出了一波凌厲的攻勢,并創出了33000點的歷史高點。

          我清楚地記得,在創出新高之后的第4個交易日,也就是2月2日,我把恒生指數基金贖回了。其實當時的想法比較簡單,在創出歷史高位之后,如果能夠延續強勢格局,那么不太可能會連續跌穿5日和10日均線。所以在1月31日,當一根陽線迅速拉回的時候,我并沒有贖回。

          又過了兩天,行情開始掉頭往下,連續跌穿均線。從個人的經驗出發,我覺得可以先獲利了結了。

          當然,當時也不僅是考慮這一個因素,還有另外幾個因素疊加,促使我做了這種判斷。

          本來我預計的是調整一段時間后,再繼續買回來。不過后來的調整,大家有目共睹了。所以對于恒生指數,今年算是收獲的一年,因為我賣在了高點附近,且一直都忍住沒有去抄底。

          創業板“打臉”死扛

          作為一個耐不住寂寞的人,在賣掉恒生指數基金之后,我就一直在尋思:還能買點什么?

          這個時候,創業板指數進入了我的視野。事實上,年初的時候,不少人可能都還相對比較樂觀,許多機構甚至也都覺得有可能出現風格切換,創業板會在今年有比較好的表現。

          對于偏激進的我來說,其實對于創業板的彈性我是有充分體會的,所以當2月初創業板出現一輪快速下跌時,我認為一個很好的機會來了!在1600~1700點時,我開始買入創業板指數,一直到5月份,依然還有浮盈。

          當時我也在猶豫,要不要兌現?而堅信創業板行情的我,此后開始了一段漫長的“打臉”路。

          在那之后,創業板指數一路回調,直到1184點。對于一個基民來說,說得好聽一點,這叫調整策略,開始不斷加倉買入;說得難聽一點,我這純屬死扛,并且是加倉死扛。

          今年以來,截至12月25日,創業板指數的跌幅大致在27%,而我在一番死扛之下,也還依然有接近15%的浮虧。

          醫藥基金驚險落袋

          當然,最為精彩的自然少不了醫藥基金。

          醫藥板塊今年的過山車行情,坐得我是五臟六腑乾坤大挪移?;乜唇衲晟习肽甑尼t藥行業,如果說它是全市場都找不到的好行業,彼時應該不會有人反駁,且當時的主題基金凈值也屢創新高。

          但7月的疫苗事件,直接終結了這波行情。我隱隱約約覺得,這可能會是繼三聚氰胺、塑化劑等事件之后,又一件讓人難以原諒的事情,其帶來的影響一定是行業性的。因此,我選擇了贖回一半的醫藥基金,算是落袋為安。

          而我剩下的另一半就沒那么幸運了。隨著醫藥指數不斷回調,剩余這一半的收益不僅回吐,而且開始變成了負收益。慶幸自己從來都不喜歡全部投入,加上前期已經兌現的一半收益,后續我又不斷買入,雖然整體仍有收益,但這一趟過山車坐下來,驚險刺激大于身心愉悅。

          我的2018年反思

          現在回看2018這一整年,有很多需要總結的地方,比如放棄了債券基金、黃金等投資工具進行對沖。不過如果再讓我回到2018年初,給我個機會重新選擇,我依然只會選擇偏股基金。

          沒錯,我這叫死性不改,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對于我來說,不能只看到表現好的債基,而忽視那些凈值大幅回撤的債基。我深知,一旦債券“踩雷”,其幾乎是不可能翻身的,去看看今年那些跌幅達到30%甚至40%以上的債券型基金,我并不認為他們有回歸面值的潛力,所以我一直覺得債券基金并不適合我這樣的“小基民”。

          其次,今年初,不少QDII產品的表現也非常紅火,我身邊也有不少人不斷買入其中。但對我來說,雖然美股上有很多耳熟能詳的公司,但我一向認為看不懂的熱鬧不要去湊,而且有一個很簡單的邏輯:如果我看好美股的QDII產品,那么我當時也就不會贖回恒生指數基金,以這兩個市場的關聯度來看,賣出其中一個而買入另外一個,其實都是心口不一的表現。

          另外,今年A股市場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比如5G板塊。記得去年底有幸見到一位基金經理,她提及,2018年最看好的就是5G;而到了今年底,再有幸見到她時,她也自嘲道,這完全屬于無法意料的事情,自己也很受傷。

          如果要給我2018年的基金投資來個關鍵詞的話,那一定是:過于樂觀——自己表現得太過于樂觀,也就錯過了一些及時往后退的機會。而從我今年的收益情況來看,目標收益確實也是完成了,畢竟我跑贏了滬深300指數16個點。

          但站在歲末年初之際,如果要讓我再設定一個2019年的目標,似乎只能總結為“活著”。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恒生指數 創業板指數 醫藥基金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1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香蕉在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 日韩欧美涩涩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AV最新高清每天更新 | 最新国产区在线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