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12-20 08:12:01
每經編輯 王曉波
美聯儲如期履行今年加息承諾。
北京時間12月20日凌晨,美聯儲公布12月利率決議,宣布加息25個基點,將聯邦基準利率提升至2.25%-2.5%區間,這也是美聯儲年內第四次加息。這也是2015年12月美聯儲開啟本輪加息周期以來的第九次加息,同期已累計加息225個基點。
圖片來源:wind
值得注意的是,美聯儲這次加息,是1994年以來首次在股市下跌的情況下選擇收緊貨幣政策。自1980年以來的,76次加息中僅有兩次發生在美股下跌之際,上一次這樣做還要追溯到1994年。
美聯儲如期加息25個基點后,美元指數短線拉升逾20點報96.84,現貨黃金跳水近8美元,抹平日內漲幅。鮑威爾講話期間,美元指數繼續走高,并一度轉漲,站上97關口,最終小幅收跌于97關口附近,現貨黃金擴大跌幅,收跌0.5%。
美股在美聯儲聲明后直線回落,標普500指數迅速回吐逾1%漲幅,但在鮑威爾發布會前逐步反彈,基本收復此前失地。鮑威爾確認將會繼續推進資產負債表的正常化進程以及繼續收緊金融環境后,美股出現驚魂一跳,道指跌幅一度擴大至500點,盤中振幅近900點,標普跌超2%,納指跌近3%,均創逾一年新低,尾盤跌幅有所收窄,納指收跌2.17%,標普500跌1.54%,道指收跌352點。
10年期美債收益率先漲后跌,一度跌至2.75%,創4月以來新低;2年期美債收益率跌至2.625%,創8月27日以來新低。
亞洲股市追隨跌勢,日韓澳股市集體低開,日債繼續上漲。
日本日經225指數低開近1%,隨后跌幅擴大到2.3%,刷新9個月新低。日本東證指數低開0.8%,截至20日收盤,日本日經225指數收跌2.8%,報20392.58點,刷新15個月低位。日本東證指數收跌2.5%,報1517.16點,較1月高點下跌21%,進入技術性熊市。
日債繼續上漲。周四早盤,日本20年期國債收益率跌至0.525%下方,為7月以來新低。
A股三大股指早盤小幅低開,盡管券商、創投板塊小幅異動,但受到銀行股拖累,滬深兩市股指沖高回落,上證50指數收跌1.5%,創業板指數微漲。
截止收盤,滬指收報2536.27點,跌0.52%,成交額1035億。深成指收報7426.44點,漲0.10%,成交額1277億。創業板收報1278.16點,漲0.74%,成交額385億。
板塊方面,券商板塊、上海自貿港、創投、上海國企改革等板塊領漲,銀行、民航等板塊跌幅居前。
此次美聯儲加息,恰逢美股下挫,而這也是1994年以來的首次。
據新浪財經,自1980年以來,美聯儲加息幾乎總是在股市上漲之際。而上一輪美聯儲收緊貨幣政策恰逢股市表現糟糕的情況,還是在1994年。
實際上,不包含本次加息,自1980年以來的76次美聯儲加息中,僅有兩次是這種情況。
面對跌跌不休的美股,本周以來,特朗普以及貿易顧問納瓦羅連續抨擊美聯儲收緊貨幣政策。
就在美東時間本周一,特朗普發推特稱,在美元非常強勁、幾乎沒有通脹,外部世界一片混亂,巴黎暴亂的情況下,美聯儲卻正在考慮加息,這是“難以置信的”。
自今年9月末美聯儲決定年內第三次加息后,這是特朗普第11次公開表達對美聯儲加息政策的不滿。11月中旬,他還呼吁過美聯儲降息。
而僅僅不到24小時,特朗普再次發推呼吁美聯儲本周不要加息,不要讓市場流動性變得更差。
“我希望美聯儲的人在再犯錯誤之前,能先讀讀今天《華爾街日報》的社論。不要讓市場流動性變得比現在更差。不要再進行縮表了(Stop with the 50B’s)!感受市場,不要只看無意義的數字。祝他們好運”!
如果翻看過往加息情況,也許能夠理解特朗普連續“喊話”的原因。
2015年12月,在標普500指數創出四年最大跌幅兩個月后,時任美聯儲主席的珍妮特·耶倫啟動了本輪周期中的首次加息。此后,當美股落入10%的技術性回調后,耶倫選擇延后了一年時間后,才再次啟動加息。
今年3月美聯儲宣布加息后,央行對包括逆回購、中期借貸便利(MLF)在內的貨幣市場利率都出現了上調。但針對后續加息行動均保持按兵不動態勢。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12月19日晚間發布消息稱,為加大對小微企業、民營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創設定向中期借貸便利(Targeted Medium-term Lending Facility,TMLF),根據金融機構對小微企業、民營企業貸款增長情況,向其提供長期穩定資金來源。支持實體經濟力度大、符合宏觀審慎要求的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大型城市商業銀行,可向中國人民銀行提出申請。定向中期借貸便利資金可使用三年,操作利率比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優惠15個基點,目前為3.15%。
同時,根據中小金融機構使用再貸款和再貼現支持小微企業、民營企業的情況,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再增加再貸款和再貼現額度1000億元。
中國人民銀行將繼續實施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保持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更加精準有效地實施定向調控,為高質量發展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央行官網發布有關負責人就創設定向中期借貸便利答記者問,具體如下:
1、創設定向中期借貸便利(TMLF)的主要考慮是什么?
答:為繼續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改善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融資環境的精神,中國人民銀行創設定向中期借貸便利(TMLF),進一步加大金融對實體經濟,尤其是小微企業、民營企業等重點領域的支持力度。大型銀行對支持小微企業、民營企業發揮了重要作用,定向中期借貸便利能夠為其提供較為穩定的長期資金來源,增強對小微企業、民營企業的信貸供給能力,降低融資成本,還有利于改善商業銀行和金融市場的流動性結構,保持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
2、定向中期借貸便利(TMLF)如何操作?
答: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大型城市商業銀行,如符合宏觀審慎要求、資本較為充足、資產質量健康、獲得央行資金后具備進一步增加小微企業民營企業貸款的潛力,可向中國人民銀行提出申請。中國人民銀行根據其支持實體經濟的力度,特別是對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貸款情況,并結合其需求,確定提供定向中期借貸便利的金額。該操作期限為一年,到期可根據金融機構需求續做兩次,這樣實際使用期限可達到三年。定期中期借貸便利利率比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優惠15個基點,目前為3.15%。
3、此次新增再貸款和再貼現額度1000億元的主要考慮是什么?
答:在創設定向中期借貸便利增強大型銀行對小微企業、民營企業信貸供給能力的同時,中國人民銀行新增再貸款和再貼現額度1000億元以支持中小金融機構繼續擴大對小微企業、民營企業貸款。中國人民銀行在2018年6月和10月兩次增加再貸款和再貼現額度共3000億元,中小金融機構使用效果良好,對改善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融資環境發揮了積極作用。根據前期再貸款和再貼現額度使用情況,中國人民銀行繼續加大再貸款和再貼現工具的支持力度,發揮其定向調控、精準滴灌功能,支持資本充足率達標、符合宏觀審慎要求、監管合規的中小金融機構擴大對小微、民營企業的信貸投放。
中金固收點評央行TMLF認為:
1、TMLF的成本低于MLF,有利于引導銀行申請,但不能等同于降息。
2、政策工具鼓勵以及MPA考核指標約束,預計銀行在小微和民企貸款投放方面速度會有一定加快。
3、預計未來央行仍會通過降準等工具來置換MLF。
4、如果美聯儲政策基調有所轉變,未來央行放松的空間會進一步上升。
華泰宏觀李超團隊評央行創設定向中期借貸便利和增加再貸款和再貼現額度:TMLF相當于定向降息,有利于降低符合條件銀行的融資成本;從期限角度,TMLF更像此前針對政策性銀行開展的PSL;央行給予增加再貸款和再貼現額度優惠政策,體現了央行本次調整雨露均沾的特點;央行定向調降政策利率對于目前民營企業融資難以及潛在的信用風險問題有積極的正面意義,但是較難根本性解決問題。
券商中國援引中信證券研究所副所長明明觀點表示,近期股票市場波動較大,反映出市場的預期有所變化。同時,之前央行長期流動性投放保持靜默狀態,以及資金面在月中和年底因素綜合作用下有所收緊、資金利率有所上行,市場對貨幣政策轉向存在擔憂。為此,央行連續三日開展大額流動性凈投放緩釋資金面收緊壓力,并通過公開市場業務公告和新聞通知的方式向市場傳達維持流動性合理充裕、貨幣政策取向不變的信號,穩定市場信心。
周三央行官網還發布信息稱,12月19日通過央行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投放流動性600億元,本周以來已累計投放4000億元,保持了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上升,市場利率走勢平穩,當日DR007加權平均利率為2.67%,比前一日下降2個基點。
中國證券報早前發文表示,考慮到美聯邦基金利率恐將追上甚至反超我國貨幣市場利率指標。在這個關鍵時刻來臨前,央行管好流動性“總閘門”態度十分明確。
而長期看,美聯儲加息已近尾聲,我國貨幣寬松空間將重新打開,利率下行進程并未結束。
中信證券分析,自美聯儲2015年底開啟加息周期后,我國貨幣政策亦步亦趨。從最初的不跟隨加息到跟隨加息,再到回歸以國內為主,始終面臨平衡內外部均衡的問題。海外緊縮周期未結束,寬松的貨幣政策拉低利率水平將導致資本外流和人民幣貶值壓力,貨幣政策仍需考慮利率與匯率的平衡。
申萬宏源則指出,近期美國經濟數據分化、油價帶動通脹預期持續回落,美聯儲對明年加息路徑的表態大概率將有所弱化。隨著美聯儲加息進程過半,高利率緩解對美國消費和投資的壓力已逐步在顯現,如果美聯儲此時繼續維持較快的加息步伐,帶動市場利率和抵押貸款利率中樞上行,將導致高利率對經濟增長的負面影響加速表現,對明年美國經濟增長形成較大壓力。
在美聯儲加息之后,香港金管局也在今天凌晨宣布上調貼現窗基本利率25個基點,至2.75%。
金管局將超額準備金利率從2.2厘上調至2.4厘,貼現利率從2.75厘上調至3厘。這是香港金管局今年以來第4次加息,也是2015年12月步入加息周期以來的第9次。金管局宣布加息之后,港元兌美元變動不大,報7.8265。
市場對此次金管局加息早有預期,因流動性趨緊和香港本地拆息攀升,均是投資者相信香港金管局及銀行業將再次加息的誘因。
上周,3個月期港元拆借利率Hibor一度持續飆升,不斷刷新2008年以來新高。截至12月14日,3個月期港元Hibor已連升12日,報2.3873%,創2008年11月6日以來新高。
據中國證券報,香港的前一個加息周期是在2004年至2006年,此后由于美聯儲施行寬松的貨幣政策,導致大量的資金流入香港市場,香港銀行間市場流動性充裕,香港維持低息環境長達逾10年。而隨著本輪美元加息的持續推進,香港基本利率與HIBOR已出現同步上行的情況。
種種跡象都顯示,本輪美元加息將逐步放緩。
據經濟參考報,美聯儲今年9月公布的利率預期點陣圖顯示,美聯儲將在2019年加息三次。
然而,隨著全球經濟、美國經濟前景有所弱化,目前市場普遍預期美聯儲2019年會減少加息次數。
有分析指出,市場似乎正在動用獨特的力量,逼迫美聯儲盡早“投降”。摩根士丹利的經濟學家預計,明年聯儲只會加息兩次。
華爾街日報此前報道,美聯儲官員可能在考慮在12月份可能的加息之后采取觀望態度。此舉可能會放慢加息步伐。
國際市場新聞社近期援引匿名美聯儲資深人士的話報道稱,美聯儲開始考慮至少暫停對貨幣政策的逐步緊縮,并可能最早在明年春季停止加息周期。
瑞銀財富管理首席投資官Mark Haefele表示:“美聯儲需要采取更鴿派的立場,以避免令金融市場失望。看起來有加息的可能。但美聯儲表現出彈性跡象已經讓市場下調了對2019年緊縮步伐的預期。”
實際上,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早在11月底已經暗示,明年加息步伐可能比美聯儲官員9月份時預測的三次要慢。
鮑威爾在講話中稱:“逐步加息帶來的經濟影響并不確定,可能需要一年或更長時間才能有充分認識。”此番言論引發外界揣測美聯儲的加息周期或提早暫停。
美銀美林分析師表示:“市場目前主要關注未來預期層面,例如政策聲明和美聯儲主席講話的基調。至于未來前景,我們認為加息次數將會下調,預計2019年將僅加息兩次,2020年則還將加息一次,最終利率將停留在3.00%-3.25%。我們同時相信,此次的政策聲明中將會移除‘進一步漸進式加息’的論調,并強調對經濟數據的考量。”
甚至此前一向對美國經濟持樂觀態度的高盛近日也下調了美聯儲明年的加息預期次數。高盛此前預計2019年美聯儲將加息四次,比美聯儲點陣圖顯示的三次還多。但在最新的研報中,該投行預計美聯儲明年3月加息的概率已降至50%以下。
高盛表示,之所以做出這樣的預測,是由于近期的經濟數據已經從“異常強勁”轉變為“僅僅是強勁”,不過該投行認為,仍有充分的理由支持3月份加息:“即使在金融環境收緊的情況下,第一季度的經濟增長也仍應保持在趨勢之上。而在12月加息之后,基金利率也仍處于美聯儲的中性利率預測范圍的最底端。”
中泰證券認為,今年以來新興市場的匯率和金融市場的波動,很大程度上來自于與美國經濟周期的錯位,美國經濟向好,美聯儲持續加息,給新興市場匯率構成較大壓力。但隨著美國經濟放緩、美聯儲加息節奏變慢,全球經濟從分化到收斂,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的壓力有望邊際緩解。
伴隨著美元加息進程的放緩,加息末期大類資產表現也成為市場關注焦點。
浙商證券此前研報分析,加息周期經濟走勢一般呈現一種先升后降的“駝峰”形狀。加息周期的開始階段,往往是經濟復蘇或者上升時期,市場通脹預期不斷加強,此時央行收緊貨幣政策的動作還不會影響經濟擴張的步伐。
當升息操作達到一個臨界點時,經濟達到最繁榮的階段,進一步的加息操作開始對經濟增長產生負面影響,由于通脹率還在高位徘徊,此時央行并不會停止加息操作。待到通脹率逐漸回落到目標值之后,央行才會停止加息。
而據天風證券宋雪濤12月上旬研報分析,隨著近期美國金融市場的大幅波動和部分經濟數據開始轉弱,以下6個原因預示著此輪始于2015年12月的美聯儲加息周期正在接近尾聲:
1、油價已從今年10月3日的高點回撤了30%,隨著去年四季度油價中樞抬升,油價對明年通脹中樞的壓力正在消散;
2、美債3年/5年期收益率在12月3日倒掛,緊接著2年/10年期收益率相差不到一次加息(25BP),預計2年/5年期美債收益率將在2018年底—2019年初發生倒掛,預示美國經濟即將進入后周期;
3、連續加息后,美國房地產銷售和房貸增速從年中開始快速下降,盡管家庭房貸違約率并未出現明顯上升,但消費端的信用卡貸款違約率節節攀升,美國銀行開始大幅削減次級信用卡貸款額度;
4、美國高收益債(垃圾債)的信用利差開始走闊,大量Baa級企業債面臨降級;
5、耐用品訂單連續兩個月環比大幅下降,11月非農不及預期;
6、美股10月以來高位回落,金融市場波動加大。
而從歷史上看,美債利率發生倒掛后的一年,表現較好的大類資產有:美債、新興市場貨幣、非美股票,美元的走勢取決于美國以外經濟體的表現,黃金未有超常表現,大宗工業品(銅)的表現較為頹勢。具體來看:
1、權益。美債倒掛并非是短期引發全球性股災的必要條件,權益資產的表現更多取決于經濟衰退的擴散性和時點:如果短期內全球經濟共振下行,譬如2000—2001年,幾乎所有權益資產收益為負。相反,在新興市場經濟顯著好于美國的1988年和2006年,不僅新興市場權益資產大幅跑贏美國,更通過經濟的影響、風險偏好的提升支撐美國股市的表現。
2、美債。美債倒掛發生后的一年里,美聯儲往往以降息應對(1988年、1998年、2000年),全球流動性重新寬松,所以倒掛后出現債牛的可能性高。但弱美國以外的市場基本面走強,美聯儲也可能選擇不降息。
3、匯率。美元指數的強弱短期由政府赤字率和經常項目差額決定,長期由發達國家經濟的相對走勢決定。
4、商品。其中,銅取決于全球工業需求和美元強弱,整體表現與債券走勢呈現負相關,因此在美債發生倒掛之后的債券牛市里,銅的表現不佳。除非通脹高企壓制實際利率(2006—2007年,此階段美元指數跌),黃金均未有超常表現。原油由于供給收縮(1988、1998、2000年)的原因,在美債利率倒掛的情況下走出獨立行情。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Wind資訊、華爾街見聞、每經App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