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 2018-12-12 10:18:55
今年以來,多個類型新發基金的管理費率、托管費率創出了新低。尤其是債券型基金費率調整比較頻繁,部分基金甚至將費率調降到了可以與貨幣基金比肩的程度。而在申購費方面,打折早已成為招攬客戶的常規手段。
受基金行業競爭趨于激烈以及行情不佳影響,今年以來基金費率價格戰愈演愈烈,新發基金的管理費和托管費水平頻頻創出新低,存量基金亦紛紛調低費率應對競爭,范圍不僅覆蓋到了被動指數投資領域,也涉及部分偏主動管理類的基金。
今年以來,多個類型基金的管理費率和托管費率都隨著新發基金的誕生而創出了新低。
費率戰硝煙彌漫的市場之一當屬被動指數投資領域。此前,市場上絕大多數權益類ETF及其聯接產品均采取管理費每年0.5%、托管費每年0.1%的收費方式。今年以來,ETF產品規模迅速增長,而基金公司之間的競爭也更顯白熱化。10月底至11月初成立的華夏中證央企結構調整ETF、博時中證央企結構調整ETF、銀華中證央企結構調整ETF基金的管理費均為0.15%,托管費均為0.05%,創出了權益類ETF費率的新低紀錄。
固定收益類指數產品的費率競爭同樣激烈。近期成立的南方1-3年國開行債券指數基金、南方中債3-5年農發行債券指數基金、博時中債1-3年政策性金融債指數基金的管理費率均定為0.15%,托管費率均定為0.05%。也就是說,這些政策性金融債指數基金的管理費和托管費合計僅為0.2%,甚至低于一些貨幣基金。
不僅僅是被動投資領域,價格戰的戰火也蔓延到了偏主動管理領域。以市場關注的養老目標基金為例,管理費新低亦被不斷刷新。10月份以來成立的中歐預見養老2035三年持有(FOF)、鵬華養老2035混合(FOF)等基金的管理費率為0.6%、托管費率為0.15%,低于前一批養老目標基金。可是很快這一數據又即將更迭,即將開始發行的興全安泰平衡養老三年持有(FOF)就將管理費率定為了0.5%、托管費率0.15%。
存量基金降費的浪潮同樣此起彼伏,召開持有人大會調整管理費率、托管費率并修改基金合同的公告層出不窮。尤其是債券型基金費率調整比較頻繁,部分基金甚至將費率調降到了可以與貨幣基金比肩的程度。而在申購費方面,打折早已成為招攬客戶的常規手段。
多位基金公司人士分析表示,近幾年公募基金行業競爭趨于激烈,基金銷售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價格戰日趨激烈。在資本市場波動期間,通過降低管理費率提升產品吸引力,也是一種可以嘗試的市場競爭手段。而從海外市場的發展軌跡來看,費率降低也是大勢所趨。
從美國共同基金看,近年來各大類共同基金管理費率均呈現持續下降態勢。依據美國投資管理協會的數據,2000年時,股票型基金的平均費率為0.99%,截至2017年,平均費率降至0.59%,降幅達40%。同期,混合型基金和債券型基金的費率也不同程度降低,混合型基金平均費率由0.89%降至0.70%,降幅21%;債券型基金平均費率由0.76%降至0.48%,降幅37%。
今年8月,國際資管巨頭富達推出2只針對個人投資者的新指數追蹤基金,其亮點在于管理費率突破性地降至零,且不設最低投資門檻,引發市場強烈關注。
業內人士分析,未來隨著海外資管機構陸續進入中國市場,可能進一步推動管理費的下行。不論是主動管理資產還是被動管理資產,未來資產管理行業的產品費用會持續走低。不過,低費率的新產品固然是一個降低投資成本的選擇,但投資者同時也應關注除了費率之外的其他要素。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