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11-30 19:29:26
改革實施首月,全國個人所得稅減稅316億元,有6000多萬稅改前的納稅人不再繳納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10月領取工資薪金所得在2萬元以下的納稅人,減稅幅度都超過50%,占稅改前納稅人總數的96.1%,減稅金額達224億元,占當月總減稅規模的70.9%。
每經記者 張鐘尹 每經編輯 陳星
圖片來源:攝圖網
11月30日,記者從國家稅務總局了解到,個人所得稅改革啟動以來的首個申報期運行平穩,10月份發放的工資薪金所得和個體工商戶取得的生產、經營所得已完成申報。
數據顯示,改革實施首月,全國個人所得稅減稅316億元,有6000多萬稅改前的納稅人不再繳納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在普遍減稅的各行業中,制造業納稅人減稅規模最大,民營企業減稅幅度較為明顯。
一位財稅專家向記者表示,這體現出個稅改革既促進社會公平,又增添經濟增長內生動力的改革初衷和重大意義。
稅務總局所得稅司司長羅天舒介紹說,10月領取工資薪金所得在2萬元以下的納稅人,減稅幅度都超過50%,占稅改前納稅人總數的96.1%,減稅金額達224億元,占當月總減稅規模的70.9%。
“減稅紅包”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增加消費預期,改善生活品質。“按照這個標準,僅第四季度就能省下個人所得稅稅款555元,雙十一的時候也不心疼。”在北京,嘗到個稅改革甜頭的劉然笑著說。
數據顯示,改革實施首月,工資薪金所得減稅304.1億元,減稅幅度41.3%,工薪階層普遍受益。
值得關注的是,改革實施首月,民營企業員工少繳個人所得稅164.5億元,占當月減稅總額的54.1%,減稅幅度44%。“從首個申報期的減稅成效來看,民營企業減稅總額和減稅幅度都比較大,這將進一步激發民營企業內生動力,提高競爭軟實力。”稅務總局稅收科學研究所所長李萬甫介紹。
個稅改革對于提高民營企業員工工作積極性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進一步增加了企業發展的信心。“個稅改革后,我們公司大部分的員工不再繳納個稅,員工工資上漲,人心更穩,國家用政策紅利為我們留住了人。”山東曲阜一家民營企業負責人劉磊說。
華僑大學經濟發展與改革研究院教授楊默如表示,個稅新政落地后等于給員工間接漲薪,進一步帶動了廣大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從客觀上說這也是國家在幫助企業創造更大的勞動價值。
此外,記者了解到,個稅改革首個申報期,制造業員工個稅減稅規模達到58.5億元,占本月減稅總額的19.3%,這也是此次個稅改革的一個顯著亮點。其中,裝備制造業是制造業個稅中減稅規模最大的行業,實現減稅34.3億元,占全部制造業減稅額的58.7%。中國社科院研究員張斌說:“制造業多數是勞動密集型企業,用工成本高,也是高收入人群集中的地方,降低稅負,有利于推動制造業更好發展。”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