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11-19 09:47:06
每經編輯 杜宇
11月19日早間,滬深兩市漲跌互現,滬指開盤漲0.10%,深成指跌0.15%,創業板指跌0.30%。盤面上,科創概念股持續強勢。兩市個股逾1100股上漲,中弘退再度跌停,安徽合力漲停,該股獲香港上海匯豐銀行舉牌。
另外,截至11月16日,上交所融資余額報4718.64億元,較前一交易日減少4.35億元;深交所融資余額報2960.7億元,較前一交易日減少6.83億元;兩市合計7679.34億元,較前一交易日減少11.18億元。
近日值得注意的是,題材板塊持續升溫,東方財富Choice資訊統計數據顯示,過去20個交易日,殼資源、債轉股、ST概念等概念指數漲幅超過20%,恒立實業、*ST德奧、*ST工新等眾多概念股受到游資追捧。前期大跌后市值不足10億元的公司,除了停牌的金亞科技和*ST百特,市值已全部回到10億元以上。
市場人士認為,市場情緒好轉還得益于創投概念的帶動。近期張江高科、魯信創投等創投概念股飆漲,激活了整個新興成長板塊的人氣,創業板指數回到1400點以上。
滬上某密切關注政策動向的個人投資者表示,做股票投資就要跟著政策走,近期一系列利好市場的政策密集推出,在這種情況下要堅決戰略看多后市。在他看來,近期可先布局超跌股,然后關注受益于具體政策的相關板塊,最后可以關注國企改革板塊。
某私募基金經理認為,前期很多優質成長股已經非常便宜了,在市場情緒好轉之后,估值也會提升。“行業格局向好并且還有良好成長性的公司,估值不可能跟白馬股一樣。”該私募經理分析道。
有人看到了機會,也有人看到了風險。在某公募基金經理看來,當前炒作垃圾股完全是火中取栗,不少受追捧的ST股很可能已被游資控盤。他說:“如今大數據這么發達,如果被認定是操縱市場,肯定會被處理的,擊鼓傳花的游戲還是不要參與。”
從機構布局思路看,耐心持有優質股成為主流操作策略。滬上某公募基金投資總監表示,當前處于相對確定的底部,關鍵是要慢慢熬,只有耐得住當前的煎熬,才能守得云開見月明。
在上述基金經理看來,很多白馬股已經非常便宜,仿佛回到了2014年。他們認為,如果因為外部因素導致估值再度下行,那么持有其他品種的資產同樣也會縮水,而且沒有二級市場流動性好。
從基金近期的倉位情況看,同三季度末相比,不少公募基金的倉位已經快速提升。其中,前海開源基金旗下的20多只基金加倉幅度超過30%,開始全面看多市場。
滬上某公募基金經理表示,站在當前時點,市場進一步下跌的空間已非常有限,尤其是低估值的消費醫藥板塊,如果持有兩三年,獲得豐厚收益是大概率事件。他說:“即使是保守投資者,也應該開始定投指數基金了。”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上海證券報)
每經聲明:每經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