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11-16 15:41:32
于京東而言,物流至關重要。2018年以來,在一級市場資金短缺成為共識的背景下,物流領域的投資熱度卻一直不減。近年來,京東在完成基礎布局的連接以后,正憑借資本的力量不斷進行橫向和縱向的擴張及跑馬圈地,進一步鞏固城池。
每經記者|張斯 每經編輯|魏官紅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韻 攝
近三年零售變革的興起,“物流和供應鏈”之于電商、零售的重要地位更加凸顯,成為AT巨頭新一輪零售比拼不可或缺的一環。京東、阿里巴巴、騰訊明顯加強了在物流領域的投資布局。
11月16日,在“2018中國未來商業高峰論壇”上,每日經濟新聞聯合以太創服旗下投融資服務平臺——易項共同發布了《新一輪消費大淘金——“未來商業“投資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過去三年,在最關注物流領域的投資機構榜單排名中,京東集團躍居榜單第一位,超過排名第二位的阿里巴巴集團,鐘鼎創投、紅杉資本中國及普洛斯集團緊隨其后,列入前五位。
從行業來看,自營電商的高成本,以及京東創始人劉強東不惜耗費巨資自建倉儲和物流的偏執,曾讓京東長期遭遇資金鏈斷裂的質疑。但品控和物流體驗的提升,最終讓京東迅速成長。
因此,于京東而言,物流至關重要。2018年以來,在一級市場資金短缺成為共識的背景下,物流領域的投資熱度卻一直不減。近年來,京東在完成基礎布局的連接以后,正憑借資本的力量不斷進行橫向和縱向的擴張及跑馬圈地,進一步鞏固城池。
京東是什么時候發生蛻變,變成“誰也不是,我就是我”?這要追溯到2007年,劉強東考慮自建物流、倉配一體開始。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京東被看作是中國的亞馬遜。盡管劉強東在貝佐斯那里得到了啟發,但美國有完善和規范的物流配送體系,亞馬遜的物流建設只重在倉儲。
而促成劉強東決定要自建物流的關鍵,是因為十年前,中國物流環境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都以亂著稱,就像諸侯混戰,割據一方,沒有哪家公司(除了中國郵政)能夠建成覆蓋中國全境的網絡。
據《創京東》書中所述,當年劉強東在董事會上提出自建物流的戰略規劃時,投資人表示,你先做做預算吧,不直接否掉的原因是不好意思。劉強東做出了預算:需要花10億美元。投資人一看這個數字,都要哭了,你連2000萬美元都沒有融到,現在說要花10億美元?
后來的故事大家就都知道了,劉強東堅持要做。投資人雖然沒有徹底想通,但也沒有特別激烈的反對。劉強東的決策到底對不對,在那個階段是沒有答案的。但他們相信,劉強東對商業有著特殊強烈、敏銳的嗅覺。
事實證明,電商20年來,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商業奇跡。從1998年中國互聯網第一筆交易,到2018年上半年全國網上零售額達到4.08萬億元。每增加1塊錢消費支出,45%來自線上,對消費的拉動作用可見一斑。在這個過程中,隨著電商帶來的巨大市場需要使得快遞成為朝陽行業。而讓人吃驚的時效背后,是商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等要素的深度融合,核心歸結于強大的供應鏈管理升級和創新。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一向有野心的劉強東意識到,要發展倉儲、運輸、終端等等,京東要做全能型大鯨魚,但擴張帶來的成本問題橫亙在面前。2013年8月,京東開放外單給POP平臺商家。這成為物流開放的重要節點,此后京東物流高速擴張其邊界。
2017年4月25日,位于北京亦莊的京東集團總部,以24小時亮燈的方式,慶祝京東物流邁出的關鍵一步。這一天,京東宣布組建京東物流子集團,京東物流自此將正式獨立運營。原京東集團高級副總裁、京東商城運營體系負責人王振輝出任物流子集團CEO,并直接向劉強東匯報。
“在傳統物流領域,美國過去20年走過的路就是未來中國物流將走的路,而在‘互聯網+’物流創新領域,中國和美國處于同一起跑線。”鐘鼎創投合伙人尹軍平表示,京東、亞馬遜甚至美團等公司一開始就有互聯網基因,頂層架構設計強,未來十年在物流領域或許有機會超越順豐、通達系等物流公司。
盡管沒有盈利,但不得不承認的是,耗時多年,通過投入大量資金與人力的項目,京東物流已經是京東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形成一道堅實的壁壘。大家已經習以為常,但在當時卻改寫中國快遞物流時效的當日達、次日達,便產生于京東物流倉配一體模式。
2018年2月14日,京東物流完成首輪總額高達25億美元的融資,這也是中國物流行業最大的一次單筆融資。顯然,劉強東和他的京東物流,讓行業看見了機會,而京東要做的無疑是繼續鞏固城池。
十年電商發展,讓物流彎道超車成為中國“新名片”。劉強東曾表示,十年前京東自建物流時就想到了今天,沒有辜負京東十年的艱辛和堅持。
在今年10月18日舉行的全球智能物流峰會上,王振輝提出攜手全球合作伙伴,搭建全球智能供應鏈基礎網絡,也就是GSSC,并一口氣發布了包括京東供應鏈、京東快遞、京東冷鏈、京東快運、京東跨境和京東云倉在內的六個產品。其中,開啟個人快遞業務,使京東未來會與順豐的競爭螺旋交替上升的話題引起行內熱議。
但競爭,卻遠不止于此。有人說,金庸先生《笑傲江湖》中描寫眾鏢局威武氣勢的江湖場面,與如今的物流快遞行業最為接近。或許因為一個“俠”字,馬云也熱衷于打造菜鳥網絡,馬云曾說:“我們在不斷投資物流公司,可能是對中國(物流業)未來最有信心的公司之一,因為只有對未來有信心才敢于投資。”
面對10萬億元的海量市場,巨頭資本的不斷涌入,這個隱秘的江湖也開始躁動。誰能笑傲江湖,誰又將折戟沉沙?京東物流已加速了其布局步伐。
報告詳細梳理了2016年至2018年8月,共32個月的行業整體創投情況。《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最關注物流領域的投資機構榜單排名中,京東躍居榜單第一,正是其2018年接連幾起大手筆投資讓京東集團在物流投資領域后來居上。
報告數據顯示,京東集團除堅持自建物流,近年還連續投資了達達-京東到家、福佑卡車。2018年5月,京東斥資9億港元入股中國物流資產,又向物流地產運營商易商紅木(以下簡稱ESR)投資3.06億美元;8月,京東6億元入股科大智能。此外,京東還投資了智行者、壯龍無人機等。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幾筆投資主要集中在“貨運物流”、“物流信息化”、“同城物流”、“智慧物流及倉儲”等領域。報告顯示,在物流細分賽道里占比最熱的賽道TOP15排名中,“貨運物流”排名賽道第一,“物流信息化”作為傳統物流業轉型升級的必經之路,獲得資本高度關注。“生鮮配送”、“跨境物流”、“同城物流”和“冷鏈物流”等因為是新零售爭奪的主戰場,加上國內消費增長和消費升級的持續帶動,規模及市場潛力巨大,進入最佳投資機遇期。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可以看到,京東在物流方面的投資,除了自身關于無界零售戰略的投入,還集中在多方面,其中車貨匹配平臺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貨運物流效率問題。技術方面,貨運物流也是無人駕駛技術最快落地的應用場景。
1月2日,城際整車運輸互聯網交易平臺福佑卡車宣布于近期完成1.5億元C+輪融資,由京東物流領投,君聯資本、鐘鼎創投、普洛斯跟投。這不僅是2018年物流行業公開的首筆融資,也是京東物流宣布獨立開放以來在物流領域的首筆投資。
京東物流擁有自己的干線運輸平臺,對于投資福佑卡車的緣由,京東物流方面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作為承運型平臺,福佑卡車以服務B端的擔責型承運業務切入,重運營管控,與京東物流此細分業務有較強匹配性。福佑卡車擁有整合的運力池,并且積累了豐富的實際承運服務經驗,有助于京東物流在保持運輸品質的同時提高運輸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9億港元入股中國物流資產是今年比較大手筆的投資。據了解,京東集資近9億港元,占股約10%。其中8億港元將用于發展額外物流園項目、另外9850萬港元用作營運資金及其他一般用途。中國物流資產表示,京東及其聯屬人士目前是集團所經營物流設施的主要租戶之一。顯然,京東的投資會讓公司得以達成以下協同效益,包括方便選址及建立網絡、確保高出租率、改善資產負債比率及流動資金。
而投資科大智能,以及智行者(無人駕駛商業化運營)、壯龍無人機等,是京東在人工智能等科技領域的再一次加碼。智能物流及智能新零售領域的業務合作,符合當前新零售時代下的投資風口。在未來的競爭中,科技將成為各行各業的核心競爭力。
此外,物流地產運營商ERS是亞太地區的物流地產開發商、業主和運營商,業務主要集中在與消費和環球貿易緊密相連的核心城市群。公開資料顯示,雙方或在包括項目開發、基金管理,以及在區域內其他投資等方面進行合作。
在行業人士看來,ESR在中國、日本、新加坡、韓國和印度管理和開發的項目面積逾1000萬平方米,并在香港和新加坡設有資產管理辦公室。這筆投資意在京東物流的國際化。在今年618當日,劉強東在內部信中宣布將以物流打頭陣,實現供應鏈服務全球化,未來十年將是京東物流主攻國際化的十年。
種種跡象可以看出,包括京東物流、菜鳥、中通、圓通在內的中國物流巨頭,在今年上半年動作頻頻,開拓全球航空運輸服務、建造世界級物流樞紐等,加速國際化布局的步伐。這勢必會提升全球零售效率運轉,中國物流巨頭也將在全球化進程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巨頭打響全球化物流競速之戰的背后,實則是一場全球零售效率的革命。
“以物流為載體的供應鏈服務是京東的戰略重點,未來十年希望把這一套創新的供應鏈服務管理體系帶到全世界,服務更多消費者,成為一個全球化的物流和供應鏈企業。”在劉強東未來十年的規劃中,通過京東物流國際化戰略,突破線上線下、國內國外的界限,在任意場景下消費到全球所有的商品。
行業認為,未來,中國零售業企業急需進一步提升效率以滿足快速提升的消費需求,以及應對更加激烈的國際競爭。顯然,隨著我國零售業態的變革,物流業早已踏上加速國際市場布局之路,這也讓國際物流市場的競爭格局更加多樣化。
顯然,物流“解鎖”的更多功能,超出了人們固有的認知,甚至被稱為未來的“超級物種”。整合了商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等的京東物流,在銷售預測的基礎上,幫助商家提供補貨計劃,反向指導上游的生產、原料補給、商品備貨及產品庫存等等,在供應鏈中的價值越發凸顯。
電商成就物流行業的同時,物流也反向推動了消費的升級,以冷鏈供應鏈技術的變革為例,它讓更多人有機會吃到產自水域的大閘蟹,而消費升級產生的更多差異化需求,也將不斷推動物流行業的技術、服務進一步完善,推動電商甚至整個社會消費的升級。
下載報告全文,請掃描下方二維碼: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