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11-02 18:57:40
近日,高騰國際發布了首只公募產品“高騰微基金——高騰亞洲收益基金”的銷售文件和產品資料概要。騰訊和高瓴聯合投資的這家公司,旗下第一只產品終于揭開神秘面紗。
每經記者 李蕾 袁東 每經編輯 肖芮冬
9月中旬,騰訊和高瓴聯合投資的高騰國際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高騰國際)獲得香港證監會4號及9號牌照(公募)的消息傳出,引發市場高度關注。
拿下這兩張牌照,意味著高騰國際可在中國香港或其他合格境外地區設立投資于境外市場的基金,在香港開展公募、私募基金管理和證券投資咨詢業務。彼時就有消息稱,高騰國際的第一只公募產品將為固定收益類產品。
在將近兩個月之后,這只產品終于揭開了神秘的面紗,也驗證了此前的市場傳聞。《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香港證監會網站上看到,高騰國際已于近日發布了首只公募產品“高騰微基金——高騰亞洲收益基金”的銷售文件和產品資料概要。
銷售文件顯示,該基金是根據工銀亞洲信托有限公司以受托人身份、高騰國際以基金經理身份,于2018年10月3日訂立的信托契據。基金投資目標是“旨在透過主要投資由亞太地區企業及政府實體所發行固定收益證券組成的投資組合,于中長期內提供定期收益及實現資本增值”。
投資策略方面,該基金將資產凈值的至少70%投資于亞太地區政府(包括任何超國家及主權實體以及政府機構)及在亞太地區注冊成立或大部分業務位于亞太地區或大部分收入來自亞太地區的公司,所發行債務證券組成的投資組合。同時,該基金對內地在岸債券的總配置比例最多可為基金資產凈值的30%,對離岸人民幣債券的總配置比例將低于子基金資產凈值的30%,對人民幣資產的總配置比例最多可為基金資產凈值的50%,可將不超過30%的資產凈值投資于城投債。
有公開資料顯示,該基金目前已在中信銀行(國際)有限公司、安信國際證券(香港)有限公司上線銷售,于11月2日結束IOP(首次發售期);此后,將與香港多家銀行、證券公司等代銷渠道商談合作并在多種渠道持續銷售。
據悉,該基金將由高騰國際的固定收益董事總經理朱惠萍擔任基金經理。公開資料顯示,朱惠萍曾任職于嘉實國際,期間獨立管理25億美元資產組合。在此之前,她曾任大都會人壽資產管理香港的信貸研究助理總監、穆迪香港的高回報企業分析師、雷曼兄弟香港股票分析師等。
首只產品就選擇了主要投資美元債的債券型基金,也引起了市場上其他機構的關注。一家大型公募基金的國際投資團隊負責人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高騰國際的選擇“正常,拓展海外是方向,而且這個市場現在機會很好了,今年跌了很多”。
來自騰訊科技的報道稱,朱惠萍認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已經將2018年、2019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從3.9%下調到3.7%,低經濟增長和通脹相對溫和的環境是有利于債券資產配置的。對于基本面較好、現金流穩定的優質公司,仍具有良好的投資價值。
高騰國際CEO畢萬英也表示,對于中國投資者而言,安全穩健是境外投資的首要考慮因素,而固定收益產品能較好地契合這一需求。“同時,由于中國投資者對大中華市場更熟悉,我們將產品設計為聚焦亞洲地區,更符合我們目標客戶的偏好。”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高騰國際的高管名單中并沒有高毅資產相關人士的身影,但該基金的銷售材料顯示,高毅資產董事長邱國鷺正是高騰國際的董事之一,這也與之前的市場消息不謀而合。而該公司未來團隊的架構也很有想象空間。
從2012年5月騰訊財付通獲得第三方基金支付牌照,逐步成為好買財富第一大股東、間接持有基金銷售牌照,到今年1月旗下騰安基金正式拿下基金銷售牌照,再到如今通過高騰國際在香港發售公募基金,騰訊在這一領域的布局可謂步步為營、持續完善。而對于近期新一期基金募集了規模高達106億美元的高瓴資本而言,公募產品的發行或許只是其龐大資產布局中,意義非凡的一小步。
目前,高騰國際官網暫時還無法看到“高騰微基金——高騰亞洲收益基金”的具體情況。而對于這只基金的后續表現,《每日經濟新聞》也將持續關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