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10-16 19:04:22
雖然9月A股小幅反彈,但私募機構調研熱情卻出現下降。據格上理財數據顯示,9月私募機構總共調研950次,全月共有540家私募機構參與調研,共調研上市公司209家,調研次數相比8月減少43.45%。
每經記者 楊建 每經編輯 何劍嶺
圖片來源:攝圖網
據格上研究中心數據顯示,今年以來私募行業平均收益為-6.93%。不過借著9月A股市場小幅上行,9月股票策略私募基金平均收益率0.32%,成為當月收益率第一的策略基金,今年以來的虧損也縮小至10.13%。
火山君(微信公眾號:huoshan5188)注意到,從規模的角度來看,9月只有100億以上規模的私募平均收益為負。雖然9月A股小幅反彈,但私募機構調研熱情卻出現下降。據格上理財數據顯示,9月私募機構總共調研950次,全月共有540家私募機構參與調研,共調研上市公司209家,調研次數相比8月減少43.45%。
A股市場在經歷了8月單邊下行之后,9月小幅上行。在經過一段時期的估值筑底之后,市場緊張的情緒有所緩解,市場長線資金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倉,產業資本增持頻頻等利好都有利于市場企穩反彈。據格上研究中心數據顯示,今年以來私募行業平均收益為-6.93%,而9月份平均收益為0.19%,其中十大策略平均收益逾半為正,分別是股票策略、阿爾法策略、量化復合策略、套利策略、債券策略。
火山君(微信公眾號:huoshan5188)注意到,在9月市場小幅上行的背景下,8月收益率位于墊底位置的股票策略,9月卻以0.32%的平均收益摘得頭牌。9月股票策略私募基金平均收益0.32%,成為收益率第一的策略基金,今年以來的虧損也縮小至10.13%。不過從規模角度來看,只有100億以上規模的私募機構在9月平均收益為負,格上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其中10-20億規模機構平均收益為2.83%,整體上小機構平均表現優于大機構。
值得注意的是,四季度A股以明顯調整的方式開場,指數、個股均不斷創出新低。在這樣的背景下,私募基金將面臨巨大的凈值挑戰,連“一哥”王亞偉也不例外。10月15日,三聚環保跌停,10月16日繼續放量跌停。如果從今年初開始計算,三聚環保的跌幅已高達57.74%,市值蒸發365.66億元。三聚環保10月12日發布2018年前三季度業績預告稱,預計公司2018年1-9月凈利潤為12.20億元~14.00億元,同比下降38.84%~29.82%。
截至2018年6月30日,王亞偉的千合資本旗下“昀灃證券投資集合資金信托計劃”、“昀灃3號證券投資集合資金信托計劃”位列三聚環保的前十大流通股東,持股數量分別為3700萬股和1530萬股,合計持有5230萬股。也就是說,王亞偉的兩只產品如果持有三聚環保倉位不變的話,在10月15日、16日損失合計或超過1.39億元。
雖然A股市場在9月小幅上行,但是誰也沒有料到,私募機構的調研熱情卻在下降。據格上研究中心數據顯示,全月共有540家私募機構參與調研,共調研上市公司209家,9月私募機構總共調研950次,調研次數相比8月減少43.45%。從行業角度來看,被調研最多的前十名個股主要分布在電子和醫藥生物板塊;從板塊來看,9月主板、中小板和創業板的關注度分別是16.96%、39.35%、43.69%,其中主板和創業板的關注度有所上升,中小板的關注度較8月下降。
9月最受私募關注的個股是樂普醫療,有189家私募機構參與調研,其中不乏朱雀投資、源樂晟資產、永安國富、明達資產、茂典資產、景林資產、合晟資產、高毅資產、敦和資產、從容投資、保銀投資等百億級私募機構。樂普醫療是一家專業從事冠脈支架、PTCA球囊導管、中心靜脈導管及壓力傳感器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企業。
此外,9月百億規模私募共參與調研100次,涉及上市公司53家,調研次數約為8月的一半。其中調研個股數量最多的前三名百億私募是重陽投資(12家)、高毅資產(11家)、星石投資(10家)。9月百億私募共同關注的22只個股分布在不同行業,電子、醫藥生物行業依舊是關注熱點。醫藥生物行業的關注焦點樂普醫療受到朱雀投資、源樂晟資產、永安國富等11家百億私募的共同關注。
對此基巖資本投資總監范波告訴火山君(微信公眾號:huoshan5188),當下的股票市場估值肯定是處在一個比較低的位置,但是多數市場底部還要橫盤一段時間,所以跌到底不代表馬上就能起來。他對于2018年下半年大盤的判斷是:目前情緒仍然比較低迷,市場會是一個結構性的行情。目前處于市場底部區域,股市快速調整加速了筑底的進程。
范波進一步指出,總體而言,現在的A股機不可失、失不再來。但并不是說市場到了底部就是適合抄底的時候,這中間可能有非常長一段、痛苦的橫盤期。如果是長線投資者,現在就可以開始入市;如果是右側交易者,建議等有相對明顯的上漲信號了再入市。他目前比較偏好5G及其衍生產業和自動駕駛、工業互聯網,還有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大數據、云計算、芯片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