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9-08 21:58:36
2018年9月7日至9日,由太和智庫發起主辦、每日經濟新聞戰略合作的第二屆“太和文明論壇”在北京舉行。9月8日,以“可持續發展”為主題的分論壇上,中國-東盟環保合作中心副主任周國梅表示,為推動實現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目標,“一帶一路”可以作出積極的、顯著的貢獻。
每經記者|張鐘尹 每經實習編輯|廖丹
圖片來源:太和文明論壇
2018年9月7日至9日,由太和智庫發起主辦、每日經濟新聞戰略合作的第二屆“太和文明論壇”在北京舉行。
9月8日,以“可持續發展”為主題的分論壇上,中國-東盟環保合作中心副主任周國梅表示,為推動實現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目標,“一帶一路”可以作出積極的、顯著的貢獻。
她進一步表示,“一帶一路”伴隨著大量基礎設施的投資、建設以及國際產能的合作,如何使它變得更加低碳、環保、綠色,能不能夠使它變得更加低碳、環保、綠色,我想經過五年來的實踐,答案是肯定的。
在談到中國的環境保護時,周國梅表示,從2015年到2018年這短短的三年時間,我們的生態環境質量發生了巨大的、顯著的變化。
她援引一組數據介紹,從2013年到2017年,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地區的藍天越來越多了。從數據也可以看出來,僅以北京為例,PM2.5的平均濃度去年一年就下降了20.5%,重污染天數同比減少了41%。我們完成了2017年的大氣行動計劃、藍天行動計劃,目前我們又邁向了第二步,就是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
周國梅認為,短短三年我們發生了這些巨大的變化,也引起人們的思考,這背后的變化實際上折射出來的是制度以及人們的思想、意識、行動等都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