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8-28 22:54:42
在營業成本中,資產減值損失大幅增加,從上年同期的1489.12萬元增加到了2584.29萬元,同比增加了73.55%。資產減值損失的大幅增加導致了凈利潤的大幅降低。
每經記者 肖樂 每經編輯 姚祥云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在已披露半年報的新三板掛牌銀行中,象山國民村鎮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民銀行)是唯一一家營收和凈利潤均出現同比下滑的銀行,且凈利潤下滑幅度達到了79.66%。分析利潤表可以發現,資產減值損失的大幅增加導致了凈利潤的大幅降低。
實際上,國民銀行2017年的凈利潤就出現了大幅下滑,年報顯示,其2017年的營收和凈利潤分別為1.16億元和212.93萬元,營收同比增長2.08%,凈利潤同比減少94.28%。同時,國民銀行的資產減值損失同比大幅增加363.62%,不良率從2016年末的1.28%攀升到了2.01%。
國民銀行在2017年年報中表示,不良貸款已嚴重困擾該行正常經營發展,越來越成為經營工作的難題。記者致電國民銀行希望了解不良攀升的原因以及處置情況,其辦公室工作人員以不方便為由拒絕了記者的采訪。
國民銀行在新三板掛牌銀行中是體量最小的一家,截至今年6月末的資產總額為23億元,較上年末下降了10.11%。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資產規模的減少和壓降大額貸款有關。國民銀行在半年報中表示,2018年上半年優化信貸結構,壓降貸款額度,對500萬元大額貸款進行信貸權限設定,進一步壓降了現有的大額貸款,并逐步退出500萬元及以上貸款。
由于村鎮銀行的經營范圍限制,國民銀行僅在象山縣域范圍內展業,也導致了信貸規模受限。
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國民銀行貸款和墊款總額18.52億元,其中,全行個人貸款余額14.7億元,比年初減少5320.58萬元,對公司貸款余額3.82億元,比年初減少7480.38萬元。在全行貸款中,涉農貸款余額17.4億元,占比93.95%,全行貸款戶數為8732戶,戶均為21.21萬元。
今年上半年,國民銀行的營收和凈利潤分別為5197.34萬元和348.52萬元,同比分別減少10.34%和79.66%。分析利潤表可以發現,國民銀行的收入絕大部分來自于利息凈收入。上半年,國民銀行的利息凈收入為5118.77萬元,同比減少10.51%,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78.57萬元,同比增加1.9%。在營業成本中,資產減值損失大幅增加,從上年同期的1489.12萬元增加到了2584.29萬元,同比增加了73.55%。資產減值損失的大幅增加導致了凈利潤的大幅降低。
實際上,國民銀行2017年的凈利潤就出現了大幅下滑,年報顯示,其2017年的營收和凈利潤分別為1.16億元和212.93萬元,營收同比增長2.08%,凈利潤同比減少94.28%。從利潤構成來看,2017年國民銀行利息凈收入同比增加1.42%,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同比增159.47%,資產減值損失大幅增加363.62%。
此外,今年上半年,國民銀行的凈息差出現了較大幅度下滑,從2017年末的4.63%下滑到了2.23%,2016年末的凈息差為4.69%。
根據半年報,國民銀行資產減值損失的增加主要是由于不良貸款余額和核銷貸款金額比同比增加,今年上半年國民銀行共核銷貸款3773.26萬元,核銷后的不良貸款為3468.54萬元。2017年全年貸款核銷則達到5447.21萬元,2017年不良貸款比2016年增加1543萬元。
截至6月末,國民銀行的不良貸款率為1.87%,較2017年末降低了0.14個百分點。而2017年的不良率從2016年末的1.28%攀升到了2.01%。
國民銀行在2017年年報中表示,隨著區域整體信用的下滑,中小微業的經營狀況也影響較大,部分客戶出現了貸款逾期現象,甚至很多貸款客戶直接“跑路”,象山主要幾家擔保公司也無力直接承擔擔保責任,部分本金有些還有利息不能及時賠付到位。
“不良貸款已嚴重困擾我行正常經營發展,越來越成為經營工作的難題,也成為全行上下日益關注的最大問題。為此,今后重點工作就是要以清收不良為主線,舉全行之力,花大力氣清收。要加強內控建設,制定清收方案,明確清收目標與對象,簽訂清收責任狀;多措并舉,加大清收力度,實施領導包干,時間劃段,限期收回,加大清收獎勵力度,保持清收高壓狀態。”國民銀行在2017年年報中表示。
記者注意到,8月24日,國民銀行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披露了多份涉訴公告,其中,《關于涉及訴訟情況的說明公告》顯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國民銀行未結案的借款糾紛共涉及金額1.04億元,占到期末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凈資產的45.5%,已經結案的借款糾紛涉及金額2833.4萬元。
國民銀行表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上述不良案件均未超過公司凈資產的10%。針對公司經營現狀,為保障公司合法權益,已對上述不良案件提起訴訟,目前大多數案件處于執行過程中,如收回債權所得將償付不良貸款。若有所得資金可有效沖銷不良資產,償還銀行貸款,更有利于改善公司經營環境,增強處置不良資產的能力。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