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凡說 2018-08-23 22:52:14
面試中我曾經被問到,“作為HR,你工作中最沮喪的一件事情是什么?”
我的回答是親身經歷裁員風暴,讓我非常沮喪。
當年我擔任華東區人力資源合作伙伴,由于公司業績下滑,總部要求裁掉子業務部分人員。
我司還是比較人性化,n+3的賠償方案,溝通資料和流程準備充分,專業、周到,我的職責是負責裁員賠償金計算,開展員工談話,傳達公司裁員信息,并拿到被裁員工的簽字確認。其實大部分“和平分手”的談話進行的也很順利。
因為大部分外籍高管都被調回總部了,五名外籍高管專屬老司機都上了裁員名單,都是元老,年紀都在50左右。
談話中,司機高師傅當著我的面哭了,他說,工作盡心盡力,對公司投入很多感情,我沒想到會有這一天......他肩膀不斷顫抖,強烈克制著不甘心和委屈,回首當日,歷歷在目。高師傅在公司已經做了十年了,n+3的賠償方案到手也就幾萬塊。他簽字的時候眼淚落到了紙上,筆也是顫抖的。我順利完成了公司的“裁員”任務,但心情久久不能平復。
從那時起,我就想,無論做什么工作,給誰打工,都隨時準備被裁掉,今天就是最后一個工作日。
41歲的銷售李女士,在公司政治斗爭中被利用,后來她實名舉報領導工作中的灰色地帶,所謂舉報證據還不是實錘,沒把領導錘死——搬了石頭砸自己腳。
領導直接出大招,HR找她談話協商解除勞動關系過程中,突發心絞痛,暈倒。協商談話被迫中斷。
李女士托人找到我來咨詢,公司要她自己離職,給些補償,她如何應對?
我建議她先休息,立即找下家,找好了再談協商,拿錢走人。
李女士電話里,堅定地說,這家公司我是要打算干到退休的!我都41歲了,我不想再找工作,而且我的業績很好,我不甘心!我不服氣!我要搞死他們!
我說,大姐,真沒必要,剛剛發生中興網信歐先生墜樓事件還不夠警醒嗎?你不知道可以匿名舉報嗎?你實名舉報也就罷了,還證據不足,有什么不服的?沒有斗爭能力,偏要斗,有什么意義?
大姐想了想,說,“我就是咽不下這口氣!”
在職場中,行業的興起和衰落,管理層不斷更迭,期間每個領導都會有不同的戰略和戰隊。很多時候,并不是因為你不夠好,不夠忠誠,不夠優秀,被出局,99%是因為你不是領導的戰隊成員。而留在戰隊里面也不代表有多優秀,能力多強。是否是宮斗”犧牲品“,很可能和你的努力毫無關系。
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
當然,在過往的裁員經歷中也有很多人是高高興興拿錢走人的,根本不用我說公司為啥裁員,流程都省了,嘻嘻哈哈就簽字了,分手快樂。
什么人“不怕被裁”?
家底殷實,有幾套房.....
副業賺錢,甚至比主業賺的還多......
能力超強,換工作很容易,根本不在乎......
什么人“害怕被裁”?
沒有家底,來自普通家庭的拼一代......
能力一般,本職工作工資低,而且除了本職工作,沒有其他賺錢途徑......
供房還貸,工資剛夠還貸,也沒有足夠備用金......
收入單一,工資是家里唯一經濟來源......
普通人,千萬不要把所有雞蛋都放到一個籃子里,ALL-IN的人最容易出現人生“黑天鵝”。
現在,每天都有各種普通人如何飛天逆襲的故事......釋放各種焦慮信息。
每個人情況背景都不同,不如先想想什么對你是最重要?
我認為,可控的人生最重要。
那么,如何做到可控?
科學的時間分配
合理的資產配置
時間分配
一個人如果能夠把時間分配好,就能改變人生軌跡。用一句時髦的話說,學會“做時間的朋友”。
讀書學習
查理·芒格說,“我這輩子遇到的聰明人沒有不每天閱讀的——沒有,一個都沒有。沃倫讀書之多,我讀書之多,可能會讓你感到吃驚。我的孩子們都笑話我。他們覺得我是一本長了兩條腿的書。”
如果想得到智慧,我們就要安靜地坐下來讀書,體會智慧的來源,不斷開拓思維,增長見識。
微信閱讀每周發布的讀書榜單中,我的好朋友小亞近一年每周都是第一名。在她的帶動下,朋友們都開始讀書,而她在讀書中,拆解自己喜歡的書,錄制拆書音頻節目,找到了人生B計劃。這個領域門檻比較高,小亞的計劃是自己拆書,自己錄。我可以預見,2018年底,她的B計劃收入可能遠遠超過目前的全職工作。
深度思考
去年我聚焦職業規劃領域,發現大部分人的困惑都是沒方向和迷茫,其實說白了就是沒目標。而且這個情況不是僅僅發生在職場新人身上,很多職場老人一樣長期處在迷茫中。
缺乏深度思考能力的人主要體現在不會去深入探求事物背后的原理和邏輯,停留在表面的努力中,用努力感動自己。
比如老板不給你升職加薪,有些人停留在憤怒,不甘心,跳槽,不受重視,再憤怒,委屈,跳槽....上帝好像總是看不上你?
能夠深度思考的人會想,
為什么自己沒有獲得升職加薪?
為什么給TA升職加薪了?
TA處在什么位置,有什么資源,有什么能力?
自己和TA還有什么差距?
哪些有價值的特質和能力是自己沒有的?
如何去補足差距堅持健身
堅持健身
有些職場人,還沒被裁掉,身體就垮掉了。去年發生的德勤姑娘工作壓力過大致癌被合伙人拒絕延遲醫保引起廣泛關注,我身邊很多同事因長期伏案工作,缺乏鍛煉,腰椎出現問題......
沒有任何一件事情比健康重要。身體夸了,一切都是零。
每個人都可以結合自身情況定期健身,我目前的方式簡單粗暴,易于操作。上班地鐵站里快步走,下班從公司跑到地鐵站,這樣就可以每天堅持運動30分鐘。
我在上海的親戚丹丹,她本職工作是營養師,后來通過健身愛上了瑜伽,在做營養師的期間,成功獲得瑜伽教練認證,找到人生B計劃。目前屬于自由職業,瑜伽已經上位為A計劃,B計劃轉為健康飲品市場營銷。圍繞擅長的健康領域走出了自己的特色。
有效社交
古典老說在《躍遷》書中提出概念“聯機思考”,擁有聯機式的獨立思考能力至關重要,聯機是互聯網時代最佳社交方式。
過去我認識的都是職場中的同事。直到,2016年底,我加入「007行動·不寫就出局」,認識了一群熱愛寫作,希望早日實現人生自由的小伙伴。
在我看來,個人成長最快的是蘇磊,一年之間他在5000+人的社群中成為鏈接牛人最多的網紅。他最擅長和牛人主動鏈接,頭腦風暴,尋找突破口。
當很多人還在由于在一線城市還是二線城市發展的時候,他毅然決然離開待了20年的廈門,2017年8月在上海開始了新的開始。恰逢區塊鏈的風口,鏈接配上社群的力量,搭建了團隊,在這個市場中占據了一席之地。他一年迭代的速度之快,令人咂舌。
蘇磊從小白出身,借助互聯網的力量,讓他善于鏈接和牛人“聯機合作”的能力發揮到極致。
在這個時代,能夠聯機合作的就是最有效的社交。
科學的時間分配,合理的資產配置。把握可控的人生,避免人生“黑天鵝”。
作者:菲凡 來源:菲凡說(ID:cgffwxh)
底部注明作者信息:作者:菲凡,方得咨詢創始人,10年職業規劃,職場技能提升經驗。個人公眾號:菲凡說(ID:cgffwxh)
《每日經濟新聞》獲得授權轉載,本文配圖均來源于攝圖網。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