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8-11 14:08:39
在如此緊張的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ST康達能否如期完成年報審計披露?
每經記者 董青枝 每經編輯 林菁晶
8月10日晚間,*ST康達(000048,sz)發布公告稱,公司2018年第六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了《關于聘請會計師事務所的議案》。
這意味著*ST康達將聘用信永中和會計事務所為公司提供2017年年報審計服務,其2017年年報終于有望披露,退市風險得到緩解。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此前,因未在規定時間內披露2017年年報,*ST康達已在今年7月2日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根據規定,若*ST康達不能在今年9月2日前披露年報,則公司股票將被暫停上市交易;若公司股票被暫停上市后,在兩個月內披露了定期報告但未能在其后的五個交易日內提出恢復上市申請,深交所將可能決定終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
如今備受中小投資者關注的就是,*ST康達能否在9月2日前完成年報的審計披露工作。
一名上市公司的證券事務代表告訴記者,一般會計師事務所審計上市公司財務報告,時間有2~3個月是充裕的,1個月的時間就比較緊張,具體也得看公司情況。
關于此事,記者發送采訪函至*ST康達,目前仍未收到回復。
而作為*ST康達第二大股東的京基集團又持何種態度呢,一名接近京基集團的人士告訴記者,此次審計機構通過是康達爾全體股東意志的體現,后續京基集團也將持續關注并督促康達爾年報披露工作。
今年2月以來,*ST康達和京基集團曾多次提交聘請會計事務所的提案或議案,雙方進行了長達半年的拉鋸戰,如今終于落定。但距離9月2日股票暫停上市交易已不足一個月,*ST康達能否在在規定內披露年報還需等待。
實際上*ST康達和京基集團關于審計機構博弈的背后是雙方對公司控制權的爭奪。雙方的博弈已長達5年之久,至今尚未結束。
在*ST康達面臨退市風險情形下,京基集團近日提出要約收購,雙方斗爭再起波瀾。
*ST康達公告稱,公司于8月1日收到股東京基集團送達的《要約收購報告書摘要》,京基集團擬以部分要約方式收購其他股東所持有的3908萬股流通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0%,要約收購的價格為24元/股。
這意味著,本次要約收購完成后,京基集團將直接持有*ST康達股份最多達1.63億股,占總股本的41.65%,從而超越華超投資目前持有的31.66%股份,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
上述接近京基的人士透露,2018年7月31日,京基集團召開董事會和股東會會議審議通過本次要約收購方案及相關事宜。本次要約收購的目的,旨在取得上市公司控制權,理順并加強公司治理,幫助上市公司提升管理效率,提升上市公司價值及對社會公眾股東的投資回報。
*ST康達在公告中回應稱,京基集團及林志等13名自然人存在一系列涉嫌重大違法事項,尚在法院訴訟和監管部門的調查之中,京基集團暫不具備收購上市公司的主體資格,不得收購上市公司,故不同意公告《要約收購報告書摘要》。
就此,上述接近京基集團的人士直言,*ST康達該說法不屬實。首先,京基集團在增持*ST康達股份過程中,已嚴格按照法律法規的要求履行了信息披露義務,不存在任何形式的違法違規行為。其次,京基集團不存在法律法規規定的不得收購上市公司的情形,不存在不具備主體資格、要約收購無效的情況。
此外,本次要約收購文件尚需取得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的反壟斷批復,京基集團和*ST康達實控方關于公司控制權的博弈也仍在繼續。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