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工信部發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今年再壓減鋼鐵產能3000萬噸左右

          每日經濟新聞 2018-07-25 23:13:45

          7月25日,工信部印發《堅決打好工業和通信業污染防治攻堅戰三年行動計劃》,旨在促進工業和通信業高質量發展。值得注意的是,《計劃》特別提出2018年將再壓減鋼鐵產能3000萬噸左右。

          每經記者 胡健    每經實習記者 張蕊    每經編輯 畢陸名    

          Upload_1532531673667.thumb_head

          圖片來源:新華社

          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對外正式發布。7月25日,工信部印發《堅決打好工業和通信業污染防治攻堅戰三年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計劃》),旨在促進工業和通信業高質量發展。

          《計劃》提出,到2020年,規模以上企業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比2015年下降18%,綠色制造和高技術產業占比大幅提高,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地區、汾渭平原、長江經濟帶沿線11省市等重點區域、流域重化工業比重明顯下降,產業布局更加優化,結構更加合理?!队媱潯诽貏e提出,2018年將再壓減鋼鐵產能3000萬噸左右。

          嚴防“地條鋼”死灰復燃

          近年來,一些行業發展一直受困于產能嚴重過剩的頑疾。

          《計劃》明確提出,加大過剩產能壓減力度,重點區域嚴禁新增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焦化、電解鋁、鑄造等產能;嚴格執行鋼鐵、電解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指導和督促地方政府積極推動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等行業過剩產能有序退出。

          日前,工信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黃利斌在國新辦發布會上也對工業通信業“去產能”采取的措施進行了通報。今年上半年原材料工業增加值增速同比加快1.2個百分點,前5月實現利潤增長43.8%。

          他提到,在淘汰水泥、平板玻璃等落后產能的基礎上,加大了鋼鐵等行業去產能力度,去年開展了鋼鐵、電解鋁等行業產能置換以抑制產能盲目擴張,依法依規取締了1.4億噸“地條鋼”產能等。

          以鋼鐵行業為例,黃利斌提到,鋼鐵行業2015年盈虧相抵實現利潤僅為526億元,而虧損企業虧損額就高達1398億元,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僅為0.81%;而對比今年的情況,前5個月鋼鐵行業利潤達到了1526億元,同比增長1.15倍;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上升到6.09%,同比提高2.83個百分點。

          對于鋼鐵產業去產能的目標,《計劃》明確提出,2018年再壓減鋼鐵產能3000萬噸左右,力爭提前完成“十三五”期間鋼鐵去產能1.5億噸的目標。2020年底前,河北鋼鐵產能控制在2億噸以內。嚴防“地條鋼”死灰復燃。加大鋼鐵等重點行業落后產能淘汰力度,綜合運用質量、環保、能耗、安全等標準依法依規淘汰落后產能。

          加大智能制造推廣力度

          一方面要“去產能”,另一方面也要提質量。在加快推進綠色智能改造提升方面,《計劃》提出,要利用綠色信貸和綠色制造專項建成一批重大項目。建設百家綠色園區、千家綠色工廠,推廣萬種綠色產品,打造一批綠色供應鏈企業,推動能源資源利用效率明顯提升。加快節能與綠色制造相關標準的制修訂工作,2020年前完成百項綠色標準。同時,要開展智能制造基礎共性和行業應用標準試驗驗證,培育一批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

          事實上,以BAT為代表的互聯網巨頭早就在發力智能制造,整個智能制造領域看似發展得如火如荼,但實際上,“面向技術研發測試、標準實驗驗證和創新應用驗證的公共測試床,供應鏈協同的專業化服務平臺等智能制造支撐平臺建設還比較滯后,智能制造支撐能力比較弱”。中國工程院戰略咨詢中心高級工程師楊曉迎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說,由于缺少支撐企業創新的孵化器、實驗室等公共服務平臺,智能制造支撐平臺較為薄弱,智能裝備、智能制造關鍵核心技術創新能力不強。

          他還提到,目前我國多數地區的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給能力不足,尚處于培育初期。這方面能夠在行業內可推廣可復制的成熟案例不多,業務規模有限。除石化、冶金等少數行業外,多數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還只處于智能制造裝備、軟件服務的局部應用階段,缺乏硬件和軟件體系完整、行業積累深厚、能提供整體智能制造解決方案的供應商。

          記者注意到,《計劃》還提到,要加大原材料、裝備、消費品、電子、民爆等重點行業智能制造的推廣力度。

          楊曉迎認為,裝備行業一直是智能制造的重點領域,裝備是提高供給能力的關鍵。電子行業自動化程度高,智能化改造有基礎。原材料量大面廣,智能化改造后,經濟效益好。民爆行業通過智能化改造能夠有效減少人為操作的失誤,避免發生爆炸等惡性事故。消費品則關系民生,通過智能制造更能夠保證質量的穩定性,并可在較大范圍內實現可追溯。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工信部 綠色制造 地條鋼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日韩1区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AV伊人久久青青一区 | 先锋资源在线视频 | 真实国产乱子伦在线 | 在线看免费网站黄 | 亚洲国产精品高清一线久久 | 亚洲天堂网5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