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 2018-05-21 09:39:36
近期,在南京、成都、西安、海南等多地都掀起“搶人大戰”。與之相伴隨的,是當地房地產的又一輪火爆。“海河英才”計劃一發布,天津多個售樓處都擠滿了購房者,場面火爆。目前許多地方房地產潛在邏輯便是:得“人才”者得天下,引進人才卻變相推升了地產泡沫。
最近天津有點“火”。
上周,第二屆世界智能大會在天津召開。開幕式上,天津發布了醞釀已有時日的新人才引進政策——“海河英才”行動計劃。新政策大幅放寬人才落戶條件,且可自主選擇落戶地點,并簡化了落戶辦理程序。落戶幾近“零門檻”。
經濟壓力過大,加上京津冀發展的需要,天津也加入了“搶人大戰”。
2017年,天津經濟增速僅為3.6%,全國排名靠后;今年一季度的經濟增速為1.9%,全國排名墊底。這對于歷史上輝煌一時的“天津衛”、立志打造“北方經濟中心及航運中心”的直轄市天津來說,確實有點尷尬。經濟長期過于依賴重工業及固定資產投資,而隨著全國產業升級、新舊動能轉換力度的不斷加大,天津這個曾經的工業領跑者逐漸掉隊了。
在經濟放緩的同時,債務問題也困擾著天津。近期,天津地方債務問題頻頻浮出水面:先是4月底天津市政開發公司出現違約,而后天津最大的國有房企天房集團又被揭還款困難,天津地方國企債務問題可見一斑。而早在2016年,穆迪就曾發報告稱,天津市地方國企總負債和當地財政收入之比已經超過600%,居全國之首。此外,數據還顯示,天津市政府債務規模也位居全國前列。
舉債發展,是過去幾年天津經濟繁榮發展的主要動力。而在現階段,我國經濟進入結構變革和動能轉換的特殊時期,那種依靠資源、犧牲環境,粗放式擴張型增長的方式已經不能適應未來經濟發展的主流方向,取而代之的是科技創新、人才投入的新技術、新生態、新經濟模式打造的高質量集約型增長。而這一切,都離不開人才。
為何要引進人才?是為了淘汰舊產能,為發展新興產業注入新活力;而不是繼續刺激房產市場,消化過剩的地產樓盤。當前,天津經濟轉型迫在眉睫,要想不掉隊,甚至恢復往日的輝煌,天津必須依靠引進人才,推動產業快速轉型。
靠什么吸引人才?要想真正吸引人才,發揮人才的力量建設天津,就必須出臺相應的產業政策,給吸引來的人才發揮才能的機會,進而形成正向循環,打造經濟新動能。否則,吸引來的只能是購房客和高考移民。
人才乃國之重器。只是,單純的人才引進政策并不能為經濟發展增添新動能。“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給人才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才能從人才身上獲得新活力。
近期,在南京、成都、西安、海南等多地都掀起“搶人大戰”。與之相伴隨的,是當地房地產的又一輪火爆。“海河英才”計劃一發布,天津多個售樓處都擠滿了購房者,場面火爆。目前許多地方房地產潛在邏輯便是:得“人才”者得天下,引進人才卻變相推升了地產泡沫。
真心希望天津在引進人才的同時,也能夠在“房住不炒”的大背景下做好控制房地產泡沫這篇大文章,真正下好人才這盤棋,重現往日的輝煌。
(來源:證券時報 記者:張楊)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