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5-01 18:06:24
在基金行業這些年里吳昊最切身的感受,就是雖然公募基金行業發展歷到現在只20年,但行業經歷的發展非常快,“而且從更長的時間維度來看,公募基金仍然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每經記者 左越 每經編輯 姚祥云
一個行業的發展和興盛,即使只是向前邁進的微小一步,都與從業者的努力和付出息息相關。“基金人”鮮活了整個行業,讓基金行業的20年不僅是簡單的文字總結、生硬的數字增長。一頁歷史翻過去,就是一個個基金人閃動的青春。
基金經理中,“80后”尚算其中的年輕一代。拋開“80后”的標簽不提,僅是作為“基金經理”本身的吳昊,也已漸漸露出鋒芒。自吳昊2015年11月接管信誠盛世藍籌至今,其累計收益率保持在同類基金前10%的位置,特別是在風格轉換、市場行情極端演繹的2017年里,信誠盛世藍籌的凈值增長率最終領先在市場同類基金前7%的位置。
如果用一句話總結吳昊的投資邏輯,那就是“在一個空間廣闊的行業中,尋找企業內生盈利增長的龍頭公司。”聽起來樸實簡單的一句話,但這卻是是吳昊深耕行業10余年來最遵從的投資理念。
在吳昊看來,實現收益的根本驅動因素是企業內生的盈利增長,最終決定資產回報水平的因素也同樣來源于此。因此在挑選標的時,首先考慮企業所處的行業,“更傾向于選擇趨勢向上的行業、選擇那些未來對GDP的貢獻比例會提升的行業和板塊。反之,如果是偏夕陽的行業,而且在GDP當中的比重持續下降,那就很難有把握相信這個行業的增長能超過其他權益資產的增速。”
確定了行業,接下來則要在內選取優質公司,“對標的的最低要求是公司能分享大到行業的增長,而最理想的標的是公司在行業內的話語權能不斷擴大,最終實現超越行業平均水平的增長。一般來說,龍頭公司在長期里取得超越行業的增長,是大概率事件。”他表示。
緊接著就是一個類似“理工男”不斷的對市場詰問和自我拷問,行業和公司所隱含的長期成長性到底有多少、有多大概率實現預期收益、定價是否合理反映出成長性……,不隨波逐流,深植行業、企業和市場,堅守投資的初心,相同成長性肯定配置估值更低的,相同估值肯定配置成長性更強的標的資產。
實現企業和投資人利益的雙贏,是吳昊心中最理想的投資狀態。“通過將企業內生增長作為投資收益率的核心來源,在合理的估值范圍內堅定持有,企業實現自身業績增長的同時,我們也分享到了企業增長帶來的回報。”
“每個行業變化的方向并不是太容易看錯,容易出錯的是企業在某個時點或是比較短的時間窗口內具體能實現多少增長幅度。”實際上,基于對行業和企業基本面偏長期的判斷,也決定了吳昊的持股周期不會太短。“短期在變化的往往不是基本面而是市場風格、股票價格,比如標的資產雖然成長性沒有變化,但是股價在短時間里大幅上漲,那就要判斷他的漲幅已經過于超出了未來3年~5年的預期回報率。”
正如吳昊所說,“希望能做偏長期的判斷,在長期判斷中把握行業和公司的增長。”對行業基本面的挑選和判斷,是吳昊投資世界里既是開始的一步,也是關鍵的一環。
談到未來看好的行業板塊,吳昊坦言首先要從宏觀經濟基本面著眼,“目前看中國經濟發展的整體大方向并沒有發生改變,仍然是追求更高質量的增長,經濟增速小幅放緩,在經濟結構性改革和增長當中正蘊藏著投資機會。”
從長期來看,吳昊最為看好的是消費升級和技術創新、新經濟相關行業。他認為,從長期看消費升級趨勢會一直存在,消費升級的過程不僅是價值做大的過程,也是市場向有競爭力的公司集中的過程。這些行業和公司會持續帶來超越GDP增速和一般權益資產平均增速的增長速度。
除了消費升級之外,技術創新、新經濟相關的產業同樣值得關注,吳昊提到,“這些是真正驅動經濟持續增長的重要方向,也是真正實現經濟做大做強的關鍵。”在更加具體行業分類上,吳昊則比較看好電子、計算機板塊以及醫藥板塊,尤其是創新藥和現代醫藥服務方向。“能否在合理估值水平內買入持有這些行業中的優質公司,對投資人來說是現階段更大的挑戰。”
自1998年首批按照新規范要求設立的基金管理公司和公募基金產品誕生至今,公募基金行業已經走過20個年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回過頭去看,基金行業的20年也見證了一代代基金人的成長。
從嚴格的時間長度來比較,20年或許不算久。不過,在基金行業這些年里吳昊最切身的感受,就是雖然公募基金行業發展歷到現在只20年,但行業經歷的發展非常快,“而且從更長的時間維度來看,公募基金仍然有巨大的發展空間。與以往相比,現在公募基金的產品種類更加豐富,作為金融工具的價值得到更大發揮。而從大資管角度來比較,公募基金在財富管理當中所占的比重仍然較低,體量更大的保險、信托未來對公募基金的配置比例會不斷提高,仍然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選擇一份喜歡的職業并為之奮斗,是種幸運。而如果這份工作不僅能為自己帶來收獲,還能為他人帶去回報,那可能這樣的成就感或許不能只用簡單的“幸運”二字輕松概括了。
吳昊不無感慨地說,“基金從業人員正處在一個非常幸福的時間點,我們要做的就是好好把握行業發展的機會,一方面要樹立好自己的投資理念和投資方法;另一方面,隨著公募基金行業的發展和成熟,基金管理人投資的穩定性會比短期業績的爆發更為重要,這就要求我們不斷提高自身投資管理能力,最大限度地、穩定地為持有人創造投資回報。”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