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4-23 17:53:39
步步高23日發布的2017年度財報顯示,2017年共實現營業收入172.50億元,同比增長11.5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46億元,同比上漲10.36%,實現了4年來凈利潤的首次正增長。
每經記者|張斯 每經編輯|魏文藝
4月23日,步步高發布的2017年度財報顯示,2017年共實現營業收入172.50億元,同比增長11.5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46億元,同比上漲10.36%。2017年步步高實現了4年來凈利潤的正增長。步步高方面表示,經營業績增長主要得益于報告期新開超市門店40家、百貨門店3家以及收購梅西商業等。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今年2月,步步高與騰訊、京東達成戰略合作,這將幫助步步高在2018年借助騰訊與京東的線上數據和流量資源,拓展線上零售渠道并打通線下,從而“擁抱”新零售。不過,隨著阿里巴巴和騰訊在新零售布局的競爭越來越激烈,此前,步步高停用支付寶一事也將其卷入“二選一”站隊的風波。在行業看來,站隊后的傳統商超如何與騰訊系融合落地才是關鍵。
2018年是步步高落實“做實湖南、做強廣西,做好江西和四川,發展重慶市場”未來三年核心戰略的第二年,在2017年新開門店50家的基礎上,2018年仍將保持新開門店100+的勢頭。
因此在門店拓展方面,財報內容顯示,報告期內新開門店超市業態40家、百貨業態3家。同時關閉了10家在2~3年內扭虧無望或物業無法續租的門店。截至2017年末,步步高在湖南、廣西、江西、四川及重慶等地區共開設各業態門店318家,其中超市業態門店267家、百貨業態門店51家。
而值得注意的是,在2014年到2016年中國傳統零售行業整體下滑、關店潮席卷而來、渠道競爭隨之加劇的大環境下,步步高也始終沒有停止對于線下門店的擴張。
步步高董事長王填曾表示,未來,無論是電商巨頭還是傳統零售企業都將繼續加大線下門店資源的配置。在2016年,步步高甚至被稱為中國新增門店最多的商業零售企業之一。
根據公開資料梳理,步步高這些年通過不斷擴張線下門店、并購尋找“同盟”企業等舉動砸下不少成本。本就缺乏盈利增長點的步步高,在2014年還先后大手筆收購廣西南城百貨、心連心超市、中國“山寨版”梅西商業94%的股權。但這些為了鞏固在區域競爭力的做法,并沒有讓步步高獲得利潤的高速增長。
不過,如今借新零售之風,線下實體店的價值再次獲得市場關注。步步高方面表示,2018年要在繼續加快開店步伐的同時,升級原有業態門店,布局新業態,并實現“主營業務收入保持平穩增長態勢,凈利潤變化幅度為0%至30%”的目標。
這兩年,新零售的風潮使得資本界、以及零售企業都將目光集中在線上線下一體化的創新業態之中。
互聯網分析人士王利陽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步步高也曾在2014年先后投入十幾億元布局O2O,但效果甚微,傳統商超數字化改造還是缺少基因,就像當年萬達布局電商一樣。因此,騰訊提供其生態內的流量資源和技術支持恰是步步高所需要的,就看騰訊和京東如何有效接入進行改造升級的落地。
事實上,缺乏電商基因的傳統商業企業,都急需科技巨頭帶領其發展數字化改造。在過去幾個月,大部分具有較大體量的線下商超都紛紛完成了“站隊”,一時間關于阿里系與騰訊系在新零售對決愈發激烈的聲音四起。
在2018年中國“互聯網+”數字經濟峰會上,步步高集團董事長王填曾面對媒體采訪時澄清了“站隊”一說。他表示,最終選擇與騰訊合作是出于多方面考慮,相比帝國生態,盟國生態的舒適度還是更好的。
同時,他還在該論壇上發布了與騰訊合作的智慧零售1.0版本。根據王填介紹的內容分析,騰訊與步步高智慧零售合作的要點,主要是通過技術、算法和流量賦能實體店,從而實現實體店價值的再現。
據他介紹,騰訊與步步高智慧零售技術集成的首個門店已正式上線,聚焦微信支付及刷臉識別、小程序導航找車、精準營銷、O+O三公里內半小時閃電配送等領域服務。
步步高提供的測試數據稱,騰訊智慧零售系統4月3日上線之后,一周內門店移動支付(微信)占比62% ,到店客流日均12%成為新增會員。
基于此,在財報關于2018年的發展戰略中,步步高方面表示,公司與騰訊、京東將展開深度合作,圍繞“存量里做增量”、供應鏈整合、流量變現三方面展開,充分釋放公司發展動能。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