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3-01 23:08:21
馬駿認為,對于各類項目來說,綠色金融是一個必要條件,很多項目如果沒有金融參與,最終就難以落地。在污染頻發背后,往往體現著投資結構出了問題,投資大量進入到污染性強的重工業、能源行業和產生高排放的交通運輸等領域。而綠色金融的介入,有助于改善投資結構失衡的情況。
每經編輯 張壽林
每經記者 張壽林 每經編輯 陳旭
一到夏收、秋收之后,許多城市都會籠罩在周邊農村焚燒秸稈所產生的“愁云慘霧”之中。這樣的難題雖經各級地方政府多年努力,但仍有相當多的地區解決得并不理想。
而在一些試點地區,在政府補貼+綠色金融+環保產業多措并舉之下,卻成功地化解了這一老大難問題。在這其中不能不提及近年來以燎原之勢取得快速發展的綠色金融。
綠色金融在環境改善中到底能發揮怎樣的作用?如何讓綠色金融對減少污染作出更大的貢獻?針對上述話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近日專訪了清華大學金融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前首席經濟學家馬駿博士。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馬駿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綠色金融是一個比較專業的話題,普通老百姓可能比較陌生。簡單來說,各類項目如果沒有金融參與就無法落地。金融是必要條件,綠色金融的獨特作用也就體現于此。
馬駿舉例說,如果讓鄉村每家每戶的傳統能源比如燒煤或燒秸稈等改為清潔能源,各家單獨安裝光伏,成本會很高,農戶也會吃不消。
為了解決這樣的難題,浙江湖州一個村莊成立了光伏公司,一部分資本金來自政府補貼,有了這部分資本金,公司便可以申請銀行綠色貸款,在每家屋頂安裝光伏設備,將村里的屋頂變成分布式發電站,能源變得清潔,發電收入可用于還貸款,各戶發電除了自用外,余電并網還可賺錢。此舉表明,綠色金融能帶來多重好處。
馬駿表示,污染背后往往體現了投資結構出了問題,投資大量進入到污染性強的重工業、能源行業和產生高排放的交通運輸等領域。
在《PM2.5的經濟學思考》報告中,馬駿曾對高污染經濟結構的深層原因做了剖析,比如市場機制失靈就是很重要的一個因素。由于污染的外部特性,僅僅靠市場機制無法將這些外部因素內生化,導致污染性的投資、生產和消費過度。
再比如企業或消費者缺乏社會責任感。如果企業和消費者在其目標函數中除了利潤和消費享受最大化之外,還包括了對污染(綠色)產品的厭惡(偏好),那么在同樣的市場價格之下,污染產品的產量和消費量就會降低,綠色產品的產量和消費量就會提高。
馬駿認為,應該用更加通俗易懂的方式來向社會宣傳綠色金融。他以“赤道原則”為例,指出官方對赤道原則定義很長,而且太專業不容易理解,但有機構以漫畫形式來講解說,赤道原則就是讓銀行不賠錢,為什么不賠錢,其實就是幫銀行規避了環境風險。而對于綠色金融來說,如果銀行向大量污染性的項目放貸,將來某一天項目發生事故,銀行會吃不了兜著走,可能就會虧錢。
從環境效應層面來看,綠色金融對環境改善到底貢獻了多大力量?
馬駿介紹,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曾委托企業研發了一套免費公開的軟件。一個綠色項目減少了多少碳排放、減少了多少二氧化硫、節省多少水、節省多少能源,通過這個軟件便可以計算。此外,銀監會整合了各機構綠色信貸每年帶來的環境效益。
根據2018年2月銀監會披露的國內21家主要銀行綠色信貸數據,自2013年末至2017年6月末,國內21家主要銀行綠色信貸余額從5.20萬億元增至8.22萬億元。
以節能環保項目和服務貸款為例,按照貸款資金占項目總投資的比例,2017年6月末上述21家機構中,節能環保項目和服務貸款預計每年可節約標準煤2.15億噸,減排二氧化碳當量4.91億噸(相當于北京7萬輛出租車停駛336年,或相當于三峽水電站發電8.4年形成的二氧化碳減排當量),減排化學需氧量283.45萬噸、氨氮26.76萬噸、二氧化硫464.53萬噸、氮氧化物313.11萬噸,節水7.15億噸。
馬駿指出,由于綠色金融對項目實施是一個必要條件,所以我們要減少對必要條件進行限制,而是要讓它充分發揮支持綠色項目發展的作用。
他舉例說,浙江湖州有不少紡織企業,這些企業生產過程中需要排污。如果讓每一個企業自身安裝一套污水處理設施,成本很高。服裝紡織行業屬于傳統行業,整體盈利水平相對不高。如果按照傳統的方法去管,他們承受不了高成本,就只能關掉;如果不管,又會繼續污染。
如何既能夠改善環境,又能夠讓這些企業可持續增長?當地把這些紡織類企業聚在一個區域,整體廠房由政府主導來建,通過綠色貸款來支持這個項目,一套污水處理設施上線后,對所有入駐的企業共同提供污水處理服務,成本大大下降。“最后,這些企業全部繼續運營,同時環境污染問題也得到集中解決。你說綠色金融在其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它幫助減排了,同時保持了就業,保持了經濟增長。”
對于深化綠色金融,企業需要做哪些?馬駿指出,企業需要做的很多,主要還是把七部委《關于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中很多需要繼續落地的方面做好。
馬駿強調,環保項目需要整個系統中各個環節互相配合,任何一個環節如果不工作,就使整個體系喪失功效。“因此,某個環節說,我的貢獻是百分之多少,但萬一另外一個環節不工作了,你的貢獻也會變成零。”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