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2017-11-02 11:01:22
在“五限”調控政策的影響下,今年9、10兩月全國主要城市新房成交量下降明顯,一線城市更是創下10年新低,業內人士表示,一旦調控政策效力持續釋放,傳統意義上的“旺市”或將不復存在。
相對往年的樓市旺季“金九銀十”,今年9、10兩月全國主要城市新房成交量下降明顯,一線城市更是創下10年新低。在限購、限貸、限價、限售等組合調控政策的影響下,樓市節奏趨向平穩理性。多位業內人士向人民網房產表示,一旦調控政策效力持續釋放,傳統意義上的“旺市”或將不復存在。
易居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4個一線城市2017年9月與10月新建住宅成交總量為334萬平方米,同比去年的708萬平方米下降52.82%,創2008年以來新低。其中,北京成交75萬平方米,上海成交89萬平方米,廣州成交114萬平方米,深圳成交56萬平方米,分別下滑54.29%、49.14%,61.09%和20%。
一線城市歷年“金九銀十”成交量 數據來源:易居研究院
以北京為例,9月、10月兩個月份新房成交總量為75萬平方米,在可參考的10年之內,相對于2008年同期的117萬平方米低點也是大幅縮水。不只是9月、10兩個月份,據中原地產監測,北京2017年前10月新建住宅簽約20621套,創造了北京新建住宅商品房最近10年有網簽數據的歷史最低值,同比跌幅達到了50%。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分析認為,過去一年間,北京樓市一年內發布了超過30次各種調控措施,政策發布密度創造全國及北京歷史記錄。經過連續的樓市調控,市場對政策逐漸適應,隨著政策進入平穩周期,市場也進入低谷徘徊,預計后續市場將繼續在低位運行。
而據上海中原地產數據,10月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33.5萬平方米,環比減少36.9%,同比下滑61.4%,創2012年以來月度交易新低。入市方面,上海10月僅有1個項目入市,入市面積僅7393平方米,也是歷史新低,甚至不及最為清淡的1月、2月份。
上海中原地產市場分析師盧文曦認為,從上海10月推出的項目報價來看,幾乎和前一批價格相仿,可見房企對后市預期也有所調低。近期不斷釋放調控從緊的信號,對市場交易情緒起到進一步降溫作用。臨近年底,房企回款壓力漸增,而前期供應不暢也積壓多個項目,預計年底或有一輪供應小高峰,在供應的支持下成交會有所起色,但絕對高度有限。
易居監測的全國50個熱點城市成交數據顯示,2017年50城9月和10月總成交面積為4542萬平方米,與去年的6513萬平方米相比,下降30.3%。
具體城市看,張家口、廊坊和蚌埠9月和10月總成交面積跌幅排在前3位,分別為-85%、-69%和-68%。以張家口和廊坊為代表的環京板塊因為受到嚴厲的調控政策,成交量有明顯下降。
易居研究院研究員賴勤表示,自去年“9.30”樓市調控潮以來各地紛紛出臺多樣化調控政策,因城施策有效穩定了樓市,引導此前過熱的樓市回歸理性。
來自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的報告也從宏觀上顯示,2017年以來,一二線城市新房銷量累計同比增速持續為負,三、四線城市新房銷量累計增速增幅自2017年4月以來持續收斂,并于9月首次進入負增長。
盧文曦表示,在全國調控的大潮下,樓市銷售增速從去年9月后一路下降,說明調控政策的效果是廣泛而有效的。他預計,三四線樓市熱點持續性不足,10月后降溫會明顯,短期政策維持高壓,雖然不會出大力度舉動,但是高壓還是延續的,明年樓市會延續降溫。當然,不排除今年“金九銀十”落空加明年預期不好,房企加快兌現,年底出現一波供應小高峰。
“這次調控是認真的、長期的,客戶和我們都有同樣的認知。”一家全國性房企在天津項目的負責人向人民網房產感慨,2017年的“金九銀十”格外平淡,而且預計成交情況有繼續下行的趨勢。
事實上,多位房企內部人士向人民網房產表示,在樓市調控政策的持續釋放下,整體開發節奏已經完全不是市場因素在主導了,所以旺季不復存在實屬正常。
最近加速布局全國的一家房企在北京項目營銷負責人分析道,往年“金九銀十”的存在是受綜合因素影響,從開發商的建設施工角度來說,導致項目基本只能在下半年入市,9月和10月在施工及取證節點上來說也比較合適。另外,往年購房人買房容易受從眾心理影響,開發商怎么造勢,就是在什么時候買。
而今年,受調控影響,市場大環境雖不看跌,但也不看漲,加上政府管控,買房人越來越理性。他進一步詳細闡述了市場動態,目前樓市投資需求被擠壓得很明顯,成交周期拉長,客戶群體更加細分。
據上述營銷負責人透露,面對新的市場環境,房企普遍降低了費效標準,節奏卡得沒那么嚴,“花錢有結果就行,總比錢花了沒結果強。”他表示,這也進一步催促房企從客戶角度出發,專注研究產品,以更好地適應長效調控下的市場。
在“因城施策、因地制宜”的調控原則指導下,限購、限貸、限價、限售、打擊“商改住”、鼓勵租賃市場發展等多種政策被廣泛應用到了各地樓市,有效擠出了投機需求,推動樓市平穩理性發展。
據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不完全統計,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30日,共49個城市出臺限購限貸政策,后續有37條補丁政策;35個城市重申價格申報規定,規定調價周期在60天-180天不等;2017年3月至2017年9月30日,全國共44個城市出臺限售政策,限售年限在2-10年不等。
而鼓勵租賃市場的發展方面,國務院2016年出臺了《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若干意見》,2016年下半年至今共有超過20個省市出臺實施方案,刺激需求,擴大供給。
十九大報告再一次強調了“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售并舉的住房制度,進一步保障了房地產長效機制的加快形成。
來源:人民網 孔海麗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