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 2017-10-07 17:56:15
“影游聯動”近年來逐漸成為移動游戲產業的一大商業模式。今年上半年,我國移動游戲市場規模突破750億元,同名影視劇改編的游戲作品占據其中近一半的市場收益。今年下半年,多家企業在影游聯動領域持續投入,《捉妖記》手游上線、《尋秦記》手游即將推出……不過,業內人士認為,想完成高品質的“影游聯動”,不僅要做到營銷最大化,讓游戲上線時間、游戲內容和影視作品高度貼合,還要注意作品質量,不能只做一錘子買賣,將IP當做一次性商品,而要充分考慮產品的后續性,爭取通過影視、游戲的二次創作讓IP升值。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熱播影視劇落幕,但觀眾們追劇的心情意猶未盡,很想能有機會在虛擬世界中體驗一把劇中主人公的感受,這大概是很多影視劇迷們共同的心愿。瞅準這個商機,越來越多的影視劇開發者開始圍繞同一版權內容,開發影視劇的相關游戲產品,讓影視劇受眾、明星粉絲等不同群體,都能在游戲內找到屬于他們的情感歸屬。
今年上半年,我國移動游戲市場規模突破750億元,值得注意的是優質同名影視劇改編的游戲作品占據其中近一半的市場收益。“影游聯動”近年來逐漸成為移動游戲產業的一大商業模式,“影游聯動”帶來了哪些商機?
一邊看著影視劇,一邊能身臨其境過一把扮演劇中主人公的癮,同名游戲滿足了很多粉絲的心愿。張先生今年夏天迷上了電視劇《醉玲瓏》,隨后他就下載了同名手游。“我認為電視劇里的‘九轉玲瓏陣’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設計,在手游里可以和朋友組隊前往‘九轉玲瓏陣’,系統會根據不同的個人經歷,開啟不同的玲瓏陣幻境。另外游戲里還有很多打斗的環節,相當于過了一把扮演主人公的癮,挺好玩的。”
日前發布的《中國游戲產業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移動游戲市場規模突破750億元,同比增長超過五成。從內容上看,國內移動游戲的題材仍然比較單一,少數優質同名影視劇改編的游戲作品占據了近一半的市場收益。行業分析師秦澤西表示,“有IP的這些游戲占比16%,但這16%游戲的營收占比達到了48%,由此可以看出,IP對于企業的收入方面有比較大的放大效應。”
雖然游戲收入在不斷增加,但用戶增速卻在下滑。報告顯示,上半年我國游戲用戶規模5.07億人,同比增長僅3.6%。游戲市場人口紅利逐漸消失,用戶趨于穩定。如何解決這一產業痛點?業內人士認為,同名影視劇和游戲之間的改編整合即常說的“影游互動”將成為發展游戲產業的全新突破口。通過已有粉絲基礎的影視IP,可以幫助游戲低成本導入用戶,增加用戶粘性。以《鬼吹燈之黃皮子墳》的聯動游戲《軒轅傳奇》為例,玩家可以與劇中主人公共同完成探險任務、進入劇中場景黃皮子墳,情感互動和代入感交織,完成游戲和影視劇內容的雙向聯動。
手游制作人任志國介紹,《軒轅傳奇》手游和《鬼吹燈之黃皮子墳》有很多共同點,里面出現了很多中國傳統神話故事的妖獸。這也是泛娛樂的聯手合作,可以和胡八一在游戲里探秘。
在此之前,歐美國家早已不乏影游聯動成功的案例。比如《魔獸世界》《星際爭霸》《古墓麗影》以及漫威系列IP作品。而國產系列IP影游聯動早期是以網頁游戲為主,近年來隨著手機端發展逐漸向手游靠攏。
對于國內影視劇開發者來說,將產業下游延伸到游戲,本質還是出于對盈利壓力的考慮。幾年間,視頻網站自制劇從“省錢”變“燒錢”,除了應付高額的明星片酬之外,對優質IP資源的爭搶讓一個IP售價2000萬也是尋常事。但盈利模式依然不過“貼片廣告”、“付費會員”等有限模式。想扭虧轉盈,唯有拓展盈利渠道。企鵝影視副總裁韓志杰曾表示,眼下不少視頻網站把自制劇盈利寄托在“協同”上,圍繞同一版權內容,在動畫、游戲等衍生品市場形成全產業鏈的“乘法效應”。“我們有很多網臺聯動,各種播出模式,先網后臺,付費、會員等。未來還是會有很多可能性,還有全產業鏈開發,游戲、電影、小說、電商等都要嘗試。”
今年下半年,多家企業在影游聯動領域持續投入,《捉妖記》手游上線、《尋秦記》手游即將推出……不過,業內人士認為,想完成高品質的“影游聯動”,不僅要做到營銷最大化,讓游戲上線時間、游戲內容和影視作品高度貼合,還要注意作品質量,不能只做一錘子買賣,將IP當做一次性商品,而要充分考慮產品的后續性,爭取通過影視、游戲的二次創作讓IP升值。資深影視制片人陳英杰表示,“不能說一部成功的影視作品一定能誕生一款成功的游戲,只能說因為有了影視,這款游戲就能讓更多的用戶所了解,但最終能夠帶來多少的ip收益還是取決于產品本身。”
來源:央廣網 記者:何源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