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8-17 00:20:46
PPP項目數量到底有多少呢?財政部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國PPP綜合信息平臺項目庫入庫項目達到13554個,累計投資額16.3萬億元。
PP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市場再次迎來政策力挺。
8月16日,國家發改委發布《2017年上半年促投資補短板工作情況及下半年工作重點》(以下簡稱《工作重點》),其中明確指出,推動各地運用多種PPP運作模式,盤活存量資產,形成投資良性循環。多管齊下加大PPP項目推動力度,促進民間資本參與PPP項目。研究出臺進一步激發民間有效投資活力的政策,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加強督查督促力度,推動貫徹落實促進民間投資“26條”等政策措施。
財政部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6月末,495個PPP落地國家示范項目包括283個獨家社會資本項目和212個聯合體項目,簽約社會資本共785家,民營企業占比37.1%,比上月末統計結果高0.9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統計結果高5.1個百分點。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近期,財政部在答復全國人大建議時表示,財政部、發展改革委始終高度重視保障各類市場主體平等參與PPP項目,并積極營造公平、公正、透明的制度和市場環境,吸引更多民營資本進入公共服務領域。
PPP入庫項目超過1.3萬個
自2014年中央大力推廣PPP模式以來,PPP項目數量和投資額呈現爆炸式增長。
財政部PPP中心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國PPP綜合信息平臺項目庫入庫項目達到13554個,累計投資額16.3萬億元。
上述《工作重點》提出,2017年上半年主要工作之一為大力推廣PPP模式,激發社會資本活力。聯合證監會積極推進PPP項目資產證券化工作,提高資產流動性,促進PPP項目規范發展。持續推進中小城市PPP創新工作,確定43個中小城市推動PPP模式創新。與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就“一帶一路”PPP合作簽署了《諒解備忘錄》,推動沿線國家基礎設施項目盡快落地。
PPP市場在迅速擴大的同時,也帶來一些問題,目前正在持續規范之中。上月底,財政部PPP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副部長史耀斌在京主持召開進一步推進PPP規范發展工作座談會時指出,PPP發展不規范,存在支出責任“固化”問題、支出上限“虛化”問題、運營內容“淡化”問題、適用范圍“泛化”問題等。
財政部在近日答復全國人大建議時也指出,我國PPP發展尚處于起步探索階段,有關法律法規、配套措施等仍不健全,需要進一步研究完善。
記者注意到,國務院法制辦近日將《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領域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條例(征求意見稿)》公布于眾,目前仍在征求意見進程中。
而在“PPP立法研究成果發布暨研討會”上,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表示,現實中PPP存在的五花八門的問題,高度歸納就是不確定性的問題,政府和社會資本方都有自己的擔心,因此立法的核心問題是要解決PPP當中的不確定性這一問題。
落地示范項目近半民企參與
財政部在答復全國人大建議時指出,總的來看,民營資本在PPP項目中的參與度穩步增加。
財政部給出的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6月末,全國PPP項目綜合信息平臺495個已錄入簽約社會資本信息的落地示范項目中,共簽約社會資本785家,其中民營獨資和民營控股企業占比37.1%。民企參與的示范項目240個,占比48.5%,覆蓋市政、環保、交通、水利、養老等15個行業領域。
《工作重點》也提到,下半年將多管齊下加大PPP項目推動力度,促進民間資本參與PPP項目。據了解,發改委聯合全國工商聯兩次召開民營企業PPP項目推介會,向民營企業推介近千個PPP項目,總投資超2萬億元。
同時,財政部也推出多項政策措施吸引更多民營資本進入公共服務領域。
譬如,6月份,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監會聯合發布《關于規范開展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資產證券化有關事宜的通知》,鼓勵項目公司開展資產證券化優化融資安排。
財政部在答復中表示,規范推進PPP項目資產證券化,拓寬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提升民營資本融資的便利性和流動性。此外,還在中央財政PPP以獎代補資金分配和中國PPP基金開展投資過程中,均對民營企業參與的項目予以優先支持。
大岳咨詢總監畢志清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民營資本參與率不算太高,但是民營資本對于PPP項目的關注程度、參與信心都在增強。目前多部委鼓勵民營資本參與PPP項目,民營企業需要一定的時間來響應。
他認為,目前PPP市場初步形成了較好的政策導向和氛圍,未來前景值得期待。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