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7-21 18:31:59
每經編輯 賈麗娟
每經記者 賈麗娟 每經編輯 陳俊杰
上市公司的董監高都知道一個道理:“在任職期間,每年轉讓的股份一般不要超過本人所持股份總數的25%。”這一條,在企業上市之初是個普遍的承諾。但是,好利來(002729)的4位高管卻將之拋到了腦后,在今年5月22日一股腦兒減持了各自持股的60%。此舉引來了廈門證監局的注意,并對這四位高管出具了警示函。
有意思的是,在減持后短短2日,公司就因籌劃重大資產重組停牌,至今未復牌。作為高管,是否對公司即將做出的動作有所了解?如果是,那么在停牌之前匆匆賣掉公司股份,究竟是什么道理?
四位高管均賣出六成持股
7月21日盤后,好利來發布了一則公告,稱公司高管蘇朝暉、全明哲、賴文輝和監事蘇毅鎮,于近日收到了廈門證監局出具的警示函。警示函稱,在2017年5月22日,好利來的董監高持股平臺衡明投資減持了公司股票27.31萬股,而根據持有衡明投資的股權比例計算,好利來的副總經理蘇朝暉減持61252.26股,生產總監全明哲減持47643.66股,副總經理賴文輝減持22461.42股,監事蘇毅鎮減持22461.42股。上述減持股份均占各自所持公司股份的60.16%。
這樣的減持比例,已經與其在公司IPO時作出的,“本人在好利來科技任職期間每年轉讓的股份不超過本人直接或間接持有的好利來科技股份總數的25%”承諾相違背。
廈門證監局表示,上述行為違反了《上市公司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第三條“上
市公司股東、董監高曾就限制股份轉讓作出承諾的,應當嚴格遵守”的規定,因此決定對其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并要求杜絕此類事件再次發生。
四位高管的減持行為頗為隱蔽,由于是通過平臺公司減持,記者翻閱深交所的董監高股份變動一欄,未能查到四位高管的減持信息。
停牌前精準退出?公司:高管不知情
頗值得玩味的是,四位高管選擇的減持時點有些微妙。在5月22日減持后2日,5月25日,好利來股票開始因“籌劃對外投資事項”而停牌,其后宣布該事項構成重大資產重組,標的資產所屬行業為電子計算機、新材料等行業。截至7月15日,公司公告仍表示,該重大資產重組的各項工作仍在進行中,尚存在不確定性,公司股票將繼續停牌。
一般而言,重大資產重組往往能夠提振股價,對于股民而言,能夠在停牌前買入即將重組公司(重組最后成功)的股票,是件值得高興的事。那么,好利來的四位高管為何要反其道而行之?
對此,記者致電好利來證券部詢問詳情,對方稱,重組是由董事長及董秘等人在籌劃,“幾位高管在減持之時并不知道公司重組一事,在公告日期他們才知道。”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