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6-09 12:31:27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袁園
每經記者袁園 每經編輯李晃
一直受業內關注的二次商車費改方案終于出爐了。
6月9號,保監會正式對外宣布二次商車費改方案,進一步擴大保險公司自主權,下調商業車險費率浮動系數下限,通過市場化手段進一步降低商業車險費率水平,減輕消費者保費負擔。
保監會財產保險監管部主任劉峰表示,為更好保護車險消費者權益,從短期看,將擴大保險公司定價自主權,擴大費率調整系數的下浮空間,不同地域也將使用不同浮動系數,以此來推動產品創新、維護市場秩序。
據了解,本次下調商業車險費率系數下限后,根據前期行業測算,最低折扣率將進一步下調至0.3825,部分地區低至0.3375。經過本輪改革,保險行業商業車險賠付率可能提高3.6個百分點。
具體來看,保監會將調整車險浮動下限,堅持費率差異化的特征。一是在北京、山西、內蒙古等26個地區實施單75方案,即自主核保系數浮動范圍不變,而自主渠道則由0.85調整到0.75,調整后浮動是0.75~1.15;二是在天津、河北、福建等8個地區實施雙75方案,即自主核保、自主渠道都調整到0.75~1.15;三是河南則采取75、80方案,即自主核保將自主渠道系數浮動下限從0.85下調到0.75,自主核保系數浮動下限從0.85下調到0.80;四是在深圳保監局轄區,將自主渠道系數和自主核保系數浮動下限均從0.75下調到0.70。
“商車費改的最主要目的就是推動車站險的自主定價,讓消費者拿到更多的實惠。”此前某險企內部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從2015年6月開始試點新一輪商車費改開始到去年6月底在全國鋪開,商車費改在國內推行已有一年多的時間。所謂費改,毫無疑問就是費用改革。所以商車費改后,最為明顯的變化首先就體現在價格上——保費下降。
下一步,保監會將加強保險公司車險綜合成本率、綜合費用率、未決賠款準備金提轉差率等指標的回溯分析,打擊市場違規套費等各種違法違規問題,積極推進治理車險“理賠難”。按照標本兼治、疏堵結合、多管齊下、綜合施策的原則,積極穩妥深化改革,切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促進車險市場持續穩定發展。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