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校園貸“正門”打開 兩大國有大行率先殺入

          每日經濟新聞 2017-05-21 23:16:48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肖 樂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經記者 肖 樂

          每經編輯 姚茂敦  

           

          在銀監(jiān)會4月21日召開的一季度經濟金融形勢分析會上,銀監(jiān)會主席郭樹清對校園貸引發(fā)的惡性事件進行了反思,并且強調,商業(yè)銀行應研究如何“把正門打開”,把對大學和大學生的金融服務做到位。

          眼下,“正門”已開,兩家國有大行分別推出了校園貸產品。

          日前,建行和中行向市場推出其校園貸產品。其中,建行的“金蜜蜂校園快貸”,年利率5.6%,授信額度在1000元到5萬元;中行的“中銀E貸·校園貸”最高貸款金額8000元,不含任何手續(xù)費。

          廣州互聯(lián)網金融協(xié)會會長方頌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校園貸問題不斷,說明學生始終有這個需求,如今銀行入場,希望良幣驅逐劣幣。因為,如無正當產品去滿足需求,就會有不正當?shù)漠a品乘虛而入并引發(fā)問題。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此前的校園貸整頓中,已有不少平臺退出這一領域,如今商業(yè)銀行正式入場,現(xiàn)存的校園貸平臺會出局嗎?

           

          建行、中行率先入局

          日前,建行廣東省分行宣布推出有特色的校園金融貸款——金蜜蜂校園快貸。據(jù)了解,校園快貸日息僅萬分之一點五、年利率5.6%,授信額度在1000元到5萬元,初期將控制在5000元以內,之后額度隨著學生客戶本人的良好信貸記錄逐步提高。

          據(jù)《南方都市報》報道,廣東建行個金部副總經理王磊表示,校園快貸是建行校園金融服務全套體系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并不是僅出于賺取利息收入的目的,意在培養(yǎng)學生對信貸產品的認知和使用,并培養(yǎng)潛在客戶。在風控方面,校園快貸將通過數(shù)據(jù)分析并結合學生使用行為,建立信用額度成長模型、風險預警啟動模型、客戶價值評估模型進行綜合跟蹤及評估。

          幾乎同時,中行也推出了校園貸產品。據(jù)《證券時報》報道,中行校園貸產品業(yè)務初期最長可達12個月,未來延長至3~6年,覆蓋畢業(yè)后入職階段。同時,還將提供寬限期服務,寬限期內只還息不還本。貸款金額最高可達8000元,不含任何手續(xù)費。同時,中行將采用高校深度合作模式,由高校和銀行共同審核學生借貸需求。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銀行的校園貸產品利率要遠低于目前的校園貸平臺。以面向18~35歲年輕人信用消費的任我花為例,任我花APP顯示,借款10000元,借12個月,每個月需還953.33元,其中包含40元利息和80元服務費,總計需還11439.96元,計算得出綜合年化成本約為14.4%。遠高于建行校園快貸5.6%的年利率。

           

          業(yè)內:銀行進入影響現(xiàn)有平臺

          2015年以前的校園貸市場呈現(xiàn)爆發(fā)式增長的態(tài)勢,據(jù)網貸之家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校園貸平臺從2013年的8家增加到了2015年的108家。

          野蠻生長的校園貸存在著門檻過低、審批過于寬松、費用過高、誘導大學生過度消費以及暴力威脅催收等問題,不時曝出的惡性事件更是讓校園貸背上了“罵名”。

          2016年的校園貸市場經歷了一系列整頓。2016年4月,銀監(jiān)會和教育部出臺《關于加強校園不良網絡借貸風險防范和教育引導工作的通知》,出手整頓校園貸市場。2016年8月24日,銀監(jiān)會明確提出“停、移、整、教、引”五字方針,以規(guī)范校園貸。

          監(jiān)管重壓之下,不少校園貸平臺退出市場。據(jù)網貸之家數(shù)據(jù)統(tǒng)計,截至2017年2月底,全國共有47家校園貸平臺選擇退出校園貸市場,其中有28家平臺選擇停業(yè)關閉網站;有19家平臺選擇放棄校園貸業(yè)務轉戰(zhàn)白領、藍領等工薪階層的貸款業(yè)務。仍有21家平臺專注于做校園貸業(yè)務。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向學生濫發(fā)信用卡導致不良率激增,引發(fā)學生家長不滿,銀監(jiān)會曾于2009年7月下發(fā)通知,銀行業(yè)金融機構應遵循審慎原則向學生發(fā)放信用卡。不得向未滿18周歲的學生發(fā)放信用卡(附屬卡除外)。向經查已滿18周歲無固定工作、無穩(wěn)定收入來源的學生發(fā)放信用卡時,須落實第二還款來源,第二還款來源方應具備相應的償還能力。銀行業(yè)金融機構發(fā)放信用卡前必須確認第二還款來源方已書面同意承擔相應還款責任,否則不得發(fā)卡。此后,校園信用卡業(yè)務大幅減少。

          但校園信貸需求仍在。廣州互聯(lián)網金融協(xié)會會長方頌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現(xiàn)在與當年校園信用卡處于不同的發(fā)展階段,“現(xiàn)在的環(huán)境是校園貸問題不斷,既然學生始終有這個需求,銀行入場,希望良幣驅逐劣幣。如果沒有正當產品去滿足需求,就會有不正當?shù)漠a品乘虛而入,會引發(fā)一系列的問題。”

          方頌表示,銀行校園貸產品的推出肯定會對現(xiàn)有平臺產生負面影響,“有更便宜、更好的產品,大家肯定都會用,銀行的額度應該能滿足大部分學生的需求。”

          對于中行和建行的最新舉動,蘇寧金融研究院互聯(lián)網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近日在一篇文章中指出,和網貸平臺和分期平臺的校園貸產品相比,銀行校園貸產品在利率、費率上會有很大的下調空間,不過,也必定會將風控放在首位,所以在準入門檻、申請流程、授信額度等方面,都會謹慎很多。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校園貸“正門”打開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免费 | 在线人成亚洲视频免费观看 | 中文字幕乱码2国语自产 | 色综合AV激情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字幕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 午夜免费啪视频日本美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