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新文化人物

          每經網首頁 > 新文化人物 > 正文

          馮小剛自曝踩著自己的“尸骨”拍《芳華》:我已經60歲了,要用有限的時間拍我喜歡的電影

          每日經濟新聞 2017-04-22 00:47:51

          “這段記憶對我來說是最繽紛、最絢麗的。芳是氣味、華是錦繡,芳華是芳香的”談到新片《芳華》,馮小剛如是說。今天,在北京電影節,“老炮兒”馮小剛來了。身著黑色圓領毛衣、深色褲子的馮小剛,看起來并沒有那會針對《我不是潘金蓮》排片怒寫“檄文”的憤世嫉俗感,反而像一個溫和的老頑童。

          每經編輯|溫夢華 白蕓    

          每經影視記者 溫夢華 白蕓

          “這段記憶對我來說是最繽紛、最絢麗的。芳是氣味、華是錦繡,芳華是芳香的”談到新片《芳華》,馮小剛如是說。

          今天,在北京電影節,雖然“姍姍來遲”,但“老炮兒”馮小剛還是來了。

          身著黑色圓領毛衣、深色褲子的馮小剛,看起來并沒有那會針對《我不是潘金蓮》排片怒寫“檄文”的憤世嫉俗感,反而像一個溫和的老頑童。

          ▲如今的馮小剛反而更像一個溫和的老頑童(每經影視記者 攝影)

          眾所周知,馮小剛早期以《手機》《大腕》等商業片聞名,近年來卻突然激流勇退,轉投文藝片懷抱。當被問及為何越來越“任性”時,馮小剛笑著說:“因為沒有時間浪費了,我已經60歲了。”

          有人說,馮小剛的商業寫在骨頭里。但因為不刻意標榜,反而給了自己更多立身之地和回旋空間。他守著中國式的世俗與精明,卻也更接地氣。  

          此次再創作文藝題材的《芳華》,有人說太冒險了,馮小剛卻非常硬氣地說:“我說沒關系,因為《芳華》完全是自己投資的,我是踩著自己的‘尸骨’。對于電影,我覺得不要強迫自己做自己不喜歡的事”。

          給明星拍,不可能有三個月時間排練

          除非你把他這三個月收入都算給他

          去年一部《我不是潘金蓮》,讓馮小剛借“潘金蓮”之口向王健林開撕,引得吃瓜群眾們的一眾圍觀;而今年,承載著“老炮兒的青春”的《芳華》,從開機至今同樣也備受關注。

          “《芳華》是拍了我從軍的這段經歷,我當時在軍隊的文工團工作。”談起新片《芳華》,已經到了耳順之年的馮小剛頗有些回憶的味道。

          ▲馮小剛新作《芳華》

          已經定檔國慶的《芳華》,除了是馮導的親身經歷,另一個不同于其他影片的地方在于演員。

          “《芳華》里面的五個重要的角色,我全部用的是新人。雖然大家說太冒險了,但我覺得的沒關系,因為《芳華》完全是自己投資的,我是踩著自己的“尸骨”,不僅要全部用新人,而且我要求全部是自然的沒有整過容的。”在被問及選角時,馮小剛大笑著說道。

          說起這些新演員,馮小剛表示和這些新人拍戲特別愉快。“如果是給一幫明星拍,他們每個后面都要帶八個助理。但是新人就不一樣,他們能夠有三個月的時間排練,但是明星能不能給你三個月的時間?不可能!經紀人早就開始跟你算了,除非你把他這三個月收入都給他,他才會來三個月。”  

          無論是商業片還是藝術片,票房多少是影片的一個衡量標準,“但我覺得用人次表達比票房更好。”

          ▲《芳華》大多演員都為新人演員

          對于《芳華》的票房預期,馮小剛認為應該在2000萬人次以上,“1000萬來自觀眾對我的偏愛,沖著馮小剛的電影他們就會去看;另1000萬,從70年代開始算,大概幾千萬、上億人都當過兵,他們多少都會有所感受,如果十分之一來看就得有一千多萬觀眾”。

          “這些年電影拍了19部了,前面10部可能都是想著怎么把觀眾弄的很熱鬧,票房一部比一部高,最后開始發現你正像一個驢拴在一個磨上,不知不覺綁架在數字上了,身上背的包袱特別重。”

          說到這里,他提起了年輕導演徐崢、寧浩,“他們拍了兩三部電影,但是他們其實背上這個包袱了,如果拍一個電影他的測算不能按10億去算,得要15、20億元,因為要到10億就意味著失敗。”但是馮小剛覺得他自己現在就沒有那么多包袱。

          “對我來說,我很輕松,我覺得我的電影能賣5億我很開心,我現在是這樣的心情,我沒有被票房、數字這些綁架。如果我要被這些綁架,我就會完全拍另外一類題材,那可能就會賣到15億、20億,但是那違背我的意愿,不是我不希望票房高,而是那樣就要做你不喜歡的東西。”

          “我已經60歲了,沒有時間用來浪費”

          馮小剛,似乎總是在走和其他人相反的路。

          上世紀90年代末至2000年初,創作了《甲方乙方》《不見不散》《手機》等作品的馮小剛是當之無愧的商業片之王。而彼時,大部分有抱負的導演都在創作文藝片,并不屑于創作商業片。

          ▲《手機》在豆瓣上評分為7.3分(圖/豆瓣)

          “那個時期電影廠的導演改拍電視劇,電影院都拆了改夜總會洗浴中心了,是從賀歲片開始一點一點把那些洗浴中心給拆了,把夜店開了改回影城了”。

          而今,在文藝片導演紛紛主動或被動地選擇轉戰商業片時,馮小剛又出人意料地一頭扎入了文藝片中,不出來了。

          他用一種很沉又很動人的語氣說道:“我很幸福,我不是在暮年還要每天算計、算計、算計,我覺得現在能夠比較從容地拍自己喜歡的電影,還有很好的資源和條件,還有一兩千萬觀眾還是沖著我來的,作為一個導演還有什么可抱怨和不滿足的呢?我已經非常、非常知足了”。

          在提到轉型文藝片的原因時,馮小剛直言“任性”是因為沒有時間去浪費,去拍“按計算機似的電影”。“我已經60歲了,還能再拍十年嗎?恐怕夠嗆,所以我覺得要把有限的時間拿出來拍我自己覺得很喜歡的電影”。

          “當然還有一個因為前些年拍商業片積累了很多的資源,要感謝這些賀歲片給我帶來的資源,不管是觀眾對我的信任程度,還是這些投資電影的人,獲得了這些資源,怎么用這些資源?”

          “我覺得不能浪費,如果一味地還是去按計算機,在想我怎么把觀眾兜里的錢拿出來,我很喜歡我有激情拍,我的腦子就可以開動起來,然后我就會迸出很多好的想法來”。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馮小剛 北京國際電影節 《芳華》 文藝片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亚洲日韩国产成网在线观看 |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日本免费爽视频 | 亚洲真实迷奷系列在线播放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直播 | 中文字幕在线一级aV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