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機構

          每經網首頁 > 機構 > 正文

          央行下發(fā)備付金集中存管指引 明確支付機構適用類別

          每日經濟新聞 2017-03-22 22:50:54

          針對備付金集中存管,日前,央行又下發(fā)了《支付機構將部分客戶備付金交存人民銀行操作指引》(以下簡稱《指引》),提出“自2017年4月17日起,支付機構暫通過商業(yè)銀行將部分客戶備付金交存至人民銀行”。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朱丹丹    

          每經記者 朱丹丹

          每經編輯 姚茂敦 

          支付機構的客戶備付金集中存管進入了倒計時。

          3月22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多家支付機構人士處獲悉,針對備付金集中存管,日前,央行又下發(fā)了《支付機構將部分客戶備付金交存人民銀行操作指引》(以下簡稱《指引》),提出“自2017年4月17日起,支付機構暫通過商業(yè)銀行將部分客戶備付金交存至人民銀行”。

          “這個《指引》就是具體指導支付機構如何進行備付金管理。”一位支付機構人士坦言。

          與此同時,《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上述《指引》還進一步明確了支付機構備付金交存的細節(jié),包括交存專戶的開立、交存金額、備付金的使用/補齊,以及跟之前存管辦法的對接等。比如,首次應交存客戶備付金金額的計算公式為“首次應交存?zhèn)涓督鸾痤~=上季度客戶備付金日均余額×適用的交存比例”。

          一家規(guī)模較大的支付機構人士更向記者表示,其實核心是交費比例,每個支付機構都是單獨的,也不會知道其他家機構具體交多少。

          備付金交存細節(jié)進一步明確

          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存管的規(guī)定正在進一步細化。

          今年1月13日,央行發(fā)布《關于實施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存管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稱,自4月17日起,支付機構應將客戶備付金按照一定比例交存至指定機構專用存款賬戶,首次交存的平均比例為20%左右,最終將實現(xiàn)全部客戶備付金集中存管。

          3月22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多位支付機構人士處獲悉,日前,央行又下發(fā)了上述《指引》,進一步明確了支付機構備付金交存的細節(jié),包括交存比例、備付金交存銀行、開立客戶備付金交存專戶、客戶備付金的使用等。

          上述較大的支付機構人士坦言,主要是具體指導支付機構如何進行備付金管理;而大家關注的核心就是交費比例。

          《通知》顯示,支付機構交存客戶備付金執(zhí)行以下比例,獲得多項支付業(yè)務許可的支付機構,從高適用交存比例。其中網絡支付業(yè)務:12%(A類)、14%(B類)、16%(C類)、18%(D類)、20%(E類);銀行卡收單業(yè)務:10%(A類)、12%(B類)、14%(C類)、16%(D類)、18%(E類);預付卡發(fā)行與受理:16%(A類)、18%(B類)、20%(C類)、22%(D類)、24%(E類)。

          不過,《通知》對網絡支付業(yè)務、銀行卡收單業(yè)務、預付卡發(fā)行與受理等業(yè)務具體包括哪些內容并沒有明確。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這次《指引》則明確了支付機構適用的交存比例,根據其《支付業(yè)務許可證》上載明的業(yè)務類型按如下標準確定:(一)、互聯(lián)網支付、移動電話支付、固定電話支付、數字電視支付、預付卡發(fā)行與受理(僅限于為本機構開立的個人網上實名支付賬戶充值使用)、預付卡發(fā)行與受理(僅限于線上實名支付賬戶充值)適用“網絡支付業(yè)務”;(二)、銀行卡收單、預付卡受理適用“銀行卡收單業(yè)務”;(三)、預付卡發(fā)行與受理適用“預付卡發(fā)行與受理業(yè)務”。

          對此,有相關人士坦言,這就進一步厘清了預付卡,收單和網絡支付三大支付業(yè)務類型的邊界。

          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下發(fā)的《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存管辦法》中指出,“支付機構每月在備付金存管銀行存放的客戶備付金日終余額合計數,不得低于上月所有備付金銀行賬戶終余額合計數的50%”。

          上述《指引》進一步明確指出,“在備付金存管銀行存放的客戶備付金日終余額合計數”包含交存人民銀行的客戶備付金。

          已有多家機構被注銷許可證

          一直以來,支付機構備付金問題備受業(yè)內關注。

          數據顯示,支付機構將客戶備付金以自身名義在多家銀行開立賬戶分散存放,平均每家支付機構開立客戶備付金賬戶13個,最多的開立客戶備付金賬戶達70個。截至2016年第三季度,267家支付機構吸收客戶備付金合計超過4600億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這兩年來,多家支付機構因備付金問題而被取消《支付業(yè)務許可證》,比如廣東益民、上海暢購等。

          “客戶備付金的規(guī)模巨大、存放分散,存在一系列風險隱患。“央行有關負責人此前表示,比如客戶備付金存在被支付機構挪用的風險;一些支付機構違規(guī)占用客戶備付金用于購買理財產品或其他高風險投資等。此外,許多支付機構通過擴大客戶備付金規(guī)模賺取利息收入,偏離了提供支付服務的主業(yè),一定程度上造成支付服務市場的無序和混亂等。

          談及客戶備付金集中監(jiān)管,前述央行有關負責人進一步坦言,這將進一步強化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管理,降低備付金風險,糾正和防止支付機構挪用、占用客戶備付金,還原支付機構的業(yè)務本源。而且目前實施的交存比例對支付機構的日常經營影響不大,也不會影響支付市場平穩(wěn)發(fā)展。

          民生證券早前的報告亦曾分析指出,規(guī)定將客戶備付金集中監(jiān)管,主要為解決目前面臨的問題:挪用占用客戶備付金;超范圍經營即跨行清算;分散存放客戶備付金,存在流動性風險;通過客戶備付金賺取利息收入,偏離主業(yè)。預計未來支付機構的競爭將趨向于回歸支付業(yè)務本質。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央行 集中存管指引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日本中文字幕aⅴ精品看片 亚洲国产精品不卡Av在线 | 日韩欧美另类亚洲中文字幕 | 久久国产伦三级理电影 | 在线日韩中文自拍 | 性高湖久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专区首页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