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2-23 09:02:56
近一段時間,大家有必要對大股東減持的情況加以留意,手中持有的股票,要去看看是否有大股東減持計劃,是否有限售股即將到期解禁的情況。還有,就是對于上市公司突然提出的高送轉預案,也要多留一個心眼,說不定推出的是“高送轉+大股東減持”的套餐。
每經編輯|杜宇
春節之后,隨著指數逐漸走高,上市公司大股東的減持欲望也越來越強。有統計顯示,節后至今已經有至少17家上市公司重要股東發布減持計劃,計劃減持規模超過8億股。其中,原始股東退出、參與定增機構退出和控股股東減持成為主要原因。比較明顯的感覺是,近期大股東減持的情況,比大股東增持的要多得多。這樣的情況,確實值得我們提高警惕。
在達哥看來,大股東減持,只要符合規則,本身沒有什么好質疑的。不過,對于中小投資者而言,大股東的動作,值得大家好好研究。畢竟,大股東對上市公司經營狀況、發展前景的了解,比我們更加了解,他們是減持還是增持,直接反應了他們的態度。所以,如果上市公司遭到大股東規模比較大的減持情況出現,那就一定要重點關注了。
有幾種情況,需要提高警惕:
首先,如果被大股東清倉式減持,一定要小心。比如,鷺燕醫藥大股東通過大宗交易,減持了所持全部股份,占總股本比例高達19.78%。該股股價從去年高點到現在,已經被腰斬。
另外,現在是年報披露期,還有一些公司,借著推出高送轉預案的利好,大股東減持套現,這已經成為今年的典型套路了。已有多家公司這樣操作,先推高送轉預案,吸引散戶跟風,然后大股東逢高減持。前幾天,連續跌停的佳訊飛鴻,就是玩的這個把戲。
還有一些,就是因首發原始股東和定增參與配售機構解禁期密集到期。現在本來市場人氣相對較高,不少個股股價也處于相對高位,所以大股東如果所持限售股解禁了,要想套現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總體來說,近一段時間,大家有必要對大股東減持的情況加以留意,手中持有的股票,要去看看是否有大股東減持計劃,是否有限售股即將到期解禁的情況。還有,就是對于上市公司突然提出的高送轉預案,也要多留一個心眼,說不定推出的是“高送轉+大股東減持”的套餐。
以上內容為道達獨家原創投資心得,僅供參考,不作為買賣依據,歡迎大家轉發至朋友圈,并點大拇指為達哥點贊,更歡迎給達哥留言發表你的看法。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