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11-29 23:14:50
11月29日中午,陽光城集團(000671.SZ)發布公告表示,公司以13.51億元競得被掛牌出售轉讓的杭州中大圣馬置業及浙江物產良渚花苑等15家公司股權組成的股權資產包。
每經編輯 沈溦
每經記者 沈溦
物產中大(600704.SH)打包出售房地產業務事宜最終塵埃落定。
11月29日中午,陽光城集團(000671.SZ)發布公告表示,公司以13.51億元競得被掛牌出售轉讓的杭州中大圣馬置業及浙江物產良渚花苑等15家公司股權組成的股權資產包。轉讓方包括,物產中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中大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浙江物產實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浙江物產民用爆破器材專營有限公司。
同時,陽光城因競得上述股權同時承接物產中大及其子公司對標的公司合計91.18億元的應收債權,總成交金額(包括股權競得價款及承接轉讓方對標的公司的債權金額)為104.69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物產中大此前拋出退出計劃的同時也引來不少爭議,趁熱拋售資產的傳聞不絕于耳。不過,隨著今年房地產企業并購潮的涌動,不少業內人士也表示,在房地產市場拿地、運營等環境競爭進一步加劇的前提下,中小房地產企業退出可謂是大勢所趨。
對于本次轉讓事宜,11月29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物產中大董秘辦,相關人士表示,此次轉讓情況均已在公告中顯示,出讓資產均為房地產業務。
不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也注意到,近年來,伴隨房地產市場的轉型,盡管公司在房地產板塊收入有所增長,但其收益率情況并不樂觀。
物產中大近年年報顯示,2014年,其房地產板塊收入17.14億元,毛利率為51.55%。2015年,其房地產開發板塊的營收為34.59億元,毛利率為25.38%;2016年上半年,該項業務營收為23.45億元,毛利率提升至27.07%。
相關房地產人士表示,盡管伴隨著這兩年一二線房地產市場的火熱,不少中小開發商在營收方面有所回暖,但在土地出讓金大漲的情況下,缺少土地儲備的中小開發商持續深耕的動力明顯降低,此外,在缺少規模化運營的優勢的前提下,運營成本居高不下也是一大頑疾。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本次物產中大擬轉讓的上述15家公司中,大部分公司的經營范圍為房地產開發。其中不同標的的運營情況也有好有壞。例如中大圣馬置業,2016年1-3月凈利負8788.16萬元,上年同期是負6356.12萬元;成都浙中大地產今年1-3月凈利負716.89萬元,稍好于上年同期的負1041.45萬元。富陽中大房地產今年1-3月凈利負5億元,上年同期為1892.57萬元。中大房地產集團上虞公司今年1-3月凈利負1.7億元,上年同期負1604.79萬元。
業內人士指出,相對于擴張欲望強烈的大型房企來說,并購的目的,主要是為進一步擴張規模,提升自身競爭實力,或者布局多元業務,尋找新的增長點。
易居研究院智庫研究中心總監嚴躍進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對于傾向退出的部分老牌中小房企,逢高拋售資產,回籠資金,是一方面考慮,另一方面,老牌企業在房地產行業細分產業的優勢或將進一步促進企業轉型的加快。
物產中大董事長王挺革今年曾在接受《浙江日報》采訪時表示,每次經濟與市場起伏都有市場和價值鏈機遇所在,房地產行業也不例外。如今房地產行業分化正在加劇,其中住宅地產的高盈利時代已經結束,物產中大及時調整產業結構,主動退出住宅地產,但同時又在新的領域探索市場機會,如養老服務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