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10-27 11:22:02
10月27日,杭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杭州銀行)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交易,股票簡稱為"杭州銀行",股票代碼"600926"。杭州銀行本次發行A股定價為每股14.39元,公開發行26,175萬股,發行后總股本261,744.92萬股,預計募集資金376,658.25萬元,在扣除相關發行費用后,將全部用于補充資本金。
當日,杭州銀行開盤價17.27元,開盤后10秒內就一字向上封在漲停板上,沖到最高價20.72元。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施娜
每經記者 施娜
10月27日,杭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杭州銀行)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交易,股票簡稱為"杭州銀行",股票代碼"600926"。
杭州銀行本次發行A股定價為每股14.39元,公開發行26,175萬股,發行后總股本261,744.92萬股,預計募集資金376,658.25萬元,在扣除相關發行費用后,將全部用于補充資本金。
當日,杭州銀行表現搶眼,開盤價17.27元,開盤后10秒內就一字向上封在漲停板上,沖到最高價20.72元。
杭州銀行董事長陳震山表示,作為浙江省首家在上海證交所主板上市的法人金融機構,成功上市是杭州銀行繼往開來、實現轉型升級的重要一步。站在新的起點上,公司期望通過融入資本市場,持續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和綜合競爭實力,開啟轉型發展的新篇章。
浙江首家在上交所主板上市的法人金融機構
目前,浙江已經上市的商業銀行有寧波銀行(002142.SZ),以及今年3月份剛在港交所掛牌上市的浙商銀行(02016.HK),此次杭州銀行的順利上市,將成為浙江省首家在上交所主板掛牌上市的法人金融機構。
作為中國經濟增長最具有活力的省份之一,資本市場不僅為浙江上市企業自身增強了造血功能,也拉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剛剛結束的G20杭州峰會向世界展示了浙江的風采和魅力,也為杭州帶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會。數據顯示,杭州市今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長10.8%,增速居副省級以上城市前列。2015年,民營經濟和信息經濟分別為杭州市貢獻了59.2%和23%的 GDP,展現了強大的經濟活力。
杭州銀行總部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其成長和發展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回溯杭州銀行的發展歷程,"三步走"戰略的實施,使杭州銀行駛入了"快車道"。2003年,吸收民營資本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逐步完善公司治理;2005年,引進境外戰略投資者澳洲聯邦銀行,全方位學習借鑒戰略投資者的先進經驗與技能;2007年啟動跨區域經營,初步形成"立足杭州,輻射長三角,面向全國"的戰略布局;2016年10月27日,成功登陸A股市場。
持續打造經營特色 差異化競爭優勢凸顯
杭州銀行行長宋劍斌表示,成立之初,杭州銀行就確定了堅持服務區域經濟、中小企業和城鄉居民的市場定位,致力于為城鄉中小企業與居民家庭提供專業、便捷、親和及全面的金融服務。二十年砥礪前行,逐漸走出了一條適合地方商業銀行發展的戰略轉型之路,實現了歷史性轉變,成長為一家根植長三角、輻射全國的區域性商業銀行。
目前,杭州銀行下轄5家省外分行和8家省內分行,在全國共擁有189家分支機構,覆蓋長三角、珠三角和環渤海等發達經濟圈。
近幾年,杭州銀行積極推進戰略轉型,大力發展特色業務,形成差異化的競爭優勢。抓住杭州作為科技文創中心城市的機遇,積極順應區域經濟產業升級需求,于2009年設立了專門服務于科技型企業的專營機構-杭州銀行科技支行,2013年設立了全國首家文創金融專營機構-杭州銀行文創支行,2015年成立了科技文創金融事業部,通過設立專營機構、內部資源配置與傾斜、實行專業化流程管理等方式,專注科技文創金融服務,為科技文創類企業提供 "投融一站通"綜合金融服務,開發了"選擇權貸款"、"銀投聯貸"、"風險池基金"等創新產品,在該領域內形成了較好的核心競爭力和市場影響力。
截至2016年6月30日,杭州銀行科技文創金融授信客戶數4237戶,使用授信額度237.85億元,有效支持了"雙創"經濟發展。不斷提升資產管理能力,持續打造財富管理領域競爭優勢,形成了較為齊全的產品體系,滿足各類型、多層次客戶投資需求,截止2016年9月末,全行理財產品存續規模2032.42億元。
杭州銀行的持續發展獲得了業內廣泛的認可,公司連續多年獲得"年度最佳科技金融服務城市商業銀行"、"銀行業最佳服務科技企業獎"、"最佳金融服務創新獎"、"十佳金融產品創新獎"等獎項,在2016年英國《銀行家》雜志公布的世界1000強銀行中位列第219位,在去年排名上升37個位次的基礎上,今年排名再次提升16個位次。在新浪財經 "第四屆銀行綜合評選"中被授予"最佳城市商業銀行"獎項。
杭州銀行董事長陳震山表示,杭州銀行上市后將一如既往地堅守戰略定位,順應區域經濟產業升級需求,爭取更大的作為,擁抱新經濟,開啟新金融。同時,以上市為契機,聚焦六大業務發展戰略,推進六大能力提升戰略,努力打造"輕、新、精、合"的品質銀行。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