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9-12 21:07:52
截至2016年8月底,基金業協會已登記私募基金管理人為17085家,相比7月底的16467家,增加了618家,增幅3.75%。此外,認繳規模也創出了8.03萬億元的新高。
每經編輯 楊建
每經記者 楊建
盡管行業監管不斷升級,但在8月1日后私募管理人的數量又恢復了增長。據基金業協會9月9日公布的最新私募登記備案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8月底,基金業協會已登記私募基金管理人為17085家,相比7月底的16467家,增加了618家,增幅3.75%。此外,認繳規模也創出了8.03萬億元的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私募行業的集中度有所提升,中大型私募迅猛擴張,從2015年1月到2016年8月,50億~100億元管理規模的私募數量從60家增長到160家,增長167%,而100億元以上管理規模的私募數量從43家增長到了140家,增長233%。
8月私募認繳規模暴增
來自于基金業協會的數據顯示,在8月1日大限前,私募管理人家數下降較多,截至2016年7月底,基金業協會已登記私募基金管理人16467家。但在8月1日大限之后,私募管理人的數量在大幅下降之后又恢復了增長。據基金業協會9月9日公布的最新私募登記備案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8月底,基金業協會已登記私募基金管理人為17085家,相比7月底的16467家,又增加了618家,增幅3.75%,為今年以來單月增長數量之最。
此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私募管理產品數量和管理規模在8月也取得可觀的增長,數據顯示,截至8月底已備案私募基金39704只,認繳規模達8.03萬億元,實繳規模6.43萬億元。
同時,大中型私募隊伍持續迅猛擴張,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8月底,管理規模在20億~50億元的私募基金管理人421家,管理規模在50億~100億元的160家,管理規模100億元以上的有140家。對比7月份的數據,100億元以上的私募在8月份增加了9家,50億~100億元規模的私募增加了22家,20~50億元規模的私募增加了21家。
私募業集中度大幅提升
9月10日在寧波召開的中國私募投資基金峰會上,基金業協會秘書長賈洪波認為,目前行業存在許多固定成本,形成了行業的事實成本,其中包括募集成本、運營成本與合規成本。初步估算,一個小型私募證券基金的年度運營成本不少于400萬元,隨著人力、房租等成本提升,這個數字也將不斷增大。
實際上,今年小型私募的日子并不好過,不但成本上漲不說,募集資金也較為困難,此外還得面對客戶贖回。
廣東一家私募公司老總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今年市場不好,小型私募機構募資非常困難,公司客戶流失率很高。而深圳一家私募總經理也告訴記者,他們的產品主要通過券商渠道代銷,今年基本上賣不動,而私募行業整體的募資非常困難,也有很多客戶選擇贖回。
對此,有私募人士認為,當前私募機構的募資難問題,一方面在監管層重拳出擊的政策背景下,相比之前的私募基金投資者,門檻大為提高,投資者必須是具備相應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承擔能力的機構或個人。對機構和個人的凈資產規模、投資于單只私募基金的金額均有明確規定,這對小型私募機構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另一方面也與當前市場行情持續低迷有關,市場賺錢效應不高,私募的業績也提不上來。
值得注意的是,賈紅波在寧波中國私募投資基金峰會上表示,私募基金行業競爭日益激烈,兩極分化將逐步加劇。在當前宏觀經濟低迷的大背景下,資產收益率下滑,私募基金行業的競爭將逐步進入拼業績、比實力、做品牌的良性競爭階段。強者恒強的局面可能會進一步強化,行業巨頭將會逐步顯露。而銀行、信托、保險等機構資金越來越青睞私募機構,能夠進入合作機構“白名單”的私募機構將在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
據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私募基金行業的集中度也有所提升,從2015年1月到2016年8月,50億~100億元管理規模的私募數量從60家增長到160家,增長達167%;而100億元以上管理規模的私募數量從43家增長到了140家,增長233%。但與此同時,相當數量的私募基金管理規模很小,截至8月底,管理規模50億元以上的有300家,占比僅1.76%;1億元以下的有11618家,占比68%。
欲閱讀更多股市資訊,請關注每經投資寶微信公眾號(微信號:mjtzb2),或用微信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即可。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