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A股動態

          每經網首頁 > A股動態 > 正文

          保險資金參與滬港通開閘 不會對A股產生“失血”效應

          上海證券報 2016-09-09 09:08:57

          有市場人士擔心“參與滬港通試點開閘,是否會造成保險資金抽離A股”,在保險業人士看來,無需過度擔憂,不會對A股市場產生“失血”效應。不過,需要指出的是,由于香港市場接軌海外市場,又存在形形色色的衍生品,波動性也比較大,所以對于保險機構的投研水平提出了較大挑戰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保監會昨日發布《關于保險資金參與滬港通試點的監管口徑》(簡稱《監管口徑》),標志著保險資金參與滬港通正式開閘。

          目前,保險資金只能通過QDII等方式投資港股,而QDII額度相對緊張。參與滬港通試點將顯著擴大保險資金投資港股的規模,有利于緩解保險資金目前面臨的資產配置壓力。

          多家大型保險機構人士對記者表示,目前,有四類港股對追求穩定絕對收益的保險資金有明顯吸引力,分別是:A+H股中有折溢價優勢、稀缺優勢、低估值及高股息率、類債券型個股。截至2015年末,保險資金境外投資余額約360億美元(約合2000億元人民幣),占保險業總資產比例不足2%,遠低于15%的監管上限,未來提升空間較大。

          緩解資產配置壓力

          之前屢有香港投資界人士提及“保險資金參與滬港通踴躍”,其實這一表述并不準確。國內保險資管業人士向記者解釋,此前保險資金一直不能參與滬港通,所謂“保險資金”只是有若干保險資產管理公司通過發行資管產品的方式參與滬港通,且認購的機構也來自非保險業的委外客戶,因此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保險資金。

          而《監管口徑》的出臺,才是保險資金參與滬港通開閘的標志。根據《監管口徑》要求,保險機構投資港股通股票應當遵循審慎和安全原則,加強內控管理,建立健全相關制度,配備專業人員,有效防范市場風險和投資風險。

          《監管口徑》主要內容包括:一是明確保險機構直接開展滬港通股票投資應當具備股票投資能力,不具備股票投資能力的保險機構應委托符合條件的投資管理人開展運作;二是明確保險資產管理機構發起設立的組合類保險資產管理產品,可以投資港股通試點股票;三是明確保險機構應當將投資港股通股票的賬面余額納入權益類資產計算,并明確了保險資產管理機構發起組合類保險資產管理產品投資滬港通股票時,在賬戶開立、投資交易、清算核算等環節的要求。

          站在整個行業的角度來看,此番開閘意味著保險資金境外投資方式間接拓寬,有利于緩解保險資金當下的“資產荒”壓力。

          2007年和2014年,保監會先后發布《保險資金境外投資管理暫行辦法》及《保險資金境外投資管理暫行辦法實施細則》,允許保險機構投資香港股票及其他發達市場權益類資產。據記者了解,在“出海”方式上,保險資金主要通過QDII、內保外貸等方式投資港股及其他發達地區資本市場。

          有保險資管人士向記者直言:“目前QDII額度相對緊張,保險資金海外投資換匯出資受到一定影響,而參與滬港通試點開閘,無疑進一步增加了保險資金參與香港股市的投資方式,有利于保險機構更為靈活地選擇投資標的,緩解資產配置壓力,提升保險資金投資收益水平的同時,也有利于分散投資風險。”

          或對四類港股有興趣

          由于手握充足的資金“彈藥”,市場對保險資金參與滬港通寄予厚望。結合保險機構正在進行的相關調研來看,有四類港股對追求穩定收益的保險資金有較強吸引力,分別是:A+H股中有折溢價優勢、稀缺優勢、低估值及高股息率、類債券型個股。

          “港股市場擁有一批估值便宜又優質的龍頭企業,尤其是大中型標的,較受保險資金青睞。此外,我們對港股盈利增速較快的成長股也感興趣,尤其是A股沒有的稀缺性品種。我們認為,未來兩三年都是介入的好時機。”一家保險機構負責人舉例說,他們的選股標準主要有以下幾個:屬于新興產業,未來市場規模空間大;細分行業龍頭,但并未形成壟斷地位,具備市場空間和市場份額的雙重擴展空間;高毛利,具備一定的進入壁壘,競爭壓力小;業績基本面好,具備連續3年平均30%以上高增長的可能。

          在保險業人士看來,無論是從國際環境還是國內環境來看,滬港通對于保險行業內的不同機構均意味著難得的機遇。首先,對于過去受限于QDII額度的中小保險公司而言,實現了直投港股的愿望,節省了時間、提升了效率;其次,參與滬港通將為保險資產管理公司提供新的利潤來源,他們一方面可以接受境內機構(包括但不限于保險機構)的委托代投港股,另一方面可接受境外機構的委托,通過專戶的形式,代投A股。

          有保險機構相關負責人坦言,目前他們已經在做一些基礎性準備工作,比如研究港股投資機會等。其實,相較于其他境外資本市場,保險機構在港股上的投資經驗相對更足一些。據了解,不少保險機構現已展開的境外投資,主要以香港資本市場為主。今年上半年,平安人壽在海外投資配置比例較去年末有所提升,這主要就體現為在港股的投資。

          不會對A股產生“失血”效應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A股港股板塊聯動將更加明顯。手握巨額資金的保險機構,在A股和港股估值差異挖掘等領域,存在較大的市場空間。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末,保險資金境外投資余額約360億美元,占保險業總資產比例不足2%,遠低于15%的監管上限。長期來看,保險資金投資港股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由于香港市場接軌海外市場,又存在形形色色的衍生品,波動性也比較大,所以對于保險機構的投研水平提出了較大挑戰。有投行人士預計,由于經驗、人才等缺乏的原因,此次開閘短期內可能不會對港股資金量有很大的提升作用。

          至于有市場人士擔心“參與滬港通試點開閘,是否會造成保險資金抽離A股”,在保險業人士看來,無需過度擔憂,不會對A股市場產生“失血”效應。

          一家大型保險資管機構相關人士對此解釋道:“保險資金在境內、境外各大類資產上的配置都有不同的監管上限要求。首先,目前境外投資比例上限遠未用足;其次,境內權益投資比例目前也只用了上限的1/3;兩者不存在此消彼長的問題。”

          責編 杜宇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保險資金參與滬港通開閘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亚洲免费人成视频观看 | 在线观看国产欧美另类激情 | 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 | 日本久久免费高清国产 | 人摸人摸在线视频 | 亚洲视频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