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4-01 01:02:53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孫宇婷
◎每經記者 孫宇婷
從香港迪士尼樂園計劃正式公布到6年后建成開園,港股市場上,迪士尼相關概念股出現了好幾波炒作,多數股票最大漲幅在200%以上,被稱為香港股市的“迪士尼造富神話”。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商業、珠寶、百貨、旅游、酒店、基建、地產等行業均成為熱點。然而,隨著香港迪士尼開園,大部分迪士尼概念股的股價一落千丈。目前距離上海迪士尼正式開園還剩2個多月時間,正處于開園前的主題投資階段。如何把握這難得的機會,同時規避風險,不妨看看港股市場概念股在最后沖刺階段的表現。
●上海迪士尼樂園開園在即
除美國本土的洛杉磯和奧蘭多迪士尼樂園外,現對外營業的3家海外主題樂園分別坐落于巴黎、東京和香港。今年6月16日即將開園迎客的上海迪士尼主題樂園,會是亞洲第三個、中國第二個迪士尼主題樂園。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華特·迪士尼公司官方公開披露的信息獲悉,在海外市場上,迪士尼公司占巴黎主題樂園51%的股權,占香港樂園股權的47%。而位于東京的迪士尼樂園股權結構則有點不同:迪士尼公司與日本東方土地公司(Oriental Land Co.)簽署了授權協議,后者獲得許可運營東京的主題公園、酒店和度假村,擁有迪士尼樂園100%股權,向迪士尼公司支付轉讓費和管理服務費。
而香港迪士尼樂園則由華特·迪士尼公司和香港特區政府合作興建,2005年9月正式對外營業。香港特區政府預計,首期計劃會在40年內為香港帶來1480億港元(約合190億美元)的經濟收益。
迪士尼的興建與落成,不僅拉動了當地的經濟增長,更帶來了資本市場的投資盛宴。受迪士尼主題樂園的推動,港股市場相關概念股迎來了幾波較大的行情,港股對迪士尼概念股的持續炒作,可在一定程度上為滬深股市提供較好的參考樣本。
縱觀香港迪士尼的10余年——從1999年香港迪士尼興建計劃正式宣布,到2005年9月開園迎客,其先后經歷了五個重要階段:1999年建設協議簽訂、2000年填海動工、2004年提前10個月定開園時間、2005年對外開放和2009年擴建。
對應上海迪士尼,已知的大致有4個階段,分別是2009年11月上海市政府公布建園消息,2011年4月18日正式破土動工,2016年3月28日開始預售門票,以及2016年6月16日正式開園。
從迪士尼主題投資角度劃分,上述時間段可歸結為協議簽訂期、建設期、開園前、開園后及擴建期5個階段。目前上海迪士尼主題投資正處在開園前的階段,以港股的經驗看,這一階段主題投資分化明顯,機會和風險并存。
●香港迪士尼開園前:基建地產股后勁足
2004年,即香港迪士尼開園前一年,港股市場上,商貿零售、紡織服裝、旅游、酒店、地產等板塊誕生了一批牛股,股價翻倍個股比比皆是。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在迪士尼概念股行情中,當時最火爆的個股大多集中在消費環節,在這批牛股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開園前與香港迪士尼形成戰略合作的公司堡獅龍(00529,HK),2004年其股價飆升了10倍。
具體來看,2004年珠寶零售商周生生(00116,HK)和六福集團(00590,HK)分別上漲80%及69%,主營崇光百貨的利福國際(01212,HK)漲39.8%,主營女裝的慕詩國際(00130,HK)漲301.84%,化妝品零售商莎莎國際(00178,HK)漲98.96%,高端酒店運營商香格里拉(亞洲)(00069,HK)漲56.12%,香港中旅(00308,HK)漲79.12%,博彩公司銀河娛樂(00027,HK)大漲841.17%,同期恒生指數漲幅僅為13.15%。
但進入開園前五個月(2005年3月~ 8月),相關板塊區間漲幅收窄為6%,跑輸同期恒指約4個百分點。
再將范圍縮小至開園前兩個月(2005年7月~8月),可以發現,炒作資金全面退潮,前期大熱的紡織服裝和珠寶類個股紛紛“垂頭喪氣”,悉數陷入調整。周生生區間累計跌幅達18.48%,此前暴漲3倍的慕詩國際,從開園前6個月就開啟大跌模式,最后兩個月跌幅達18.35%,同期六福集團跌12.85%、莎莎國際跌2.15%、堡獅龍跌3.23%,利福國際跌0.84%。
那么,在開園前的兩個月,依舊“昂首挺胸”的又是哪些個股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后發現,負責迪士尼樂園建設及開發的地產商嘉里建設(00683,HK)、中國海外發展(00688,HK)及信和置業(00083,HK)漲幅領先,2005年7月~8月累計漲幅分別為21.97%、32.64%及4.21%,其中,漲幅最大的中國海外發展,是香港迪士尼樂園竹蒿灣基建項目、基建二期等重要項目的中標方。
大酒店(00045,HK)及香格里拉(亞洲)也漲得不錯,漲幅分別為11.54%及12.5%,其他上漲的個股還包括銀河娛樂(漲6.2%)、香港中旅(漲2.13%)。
交運類個股的股價則出現分化。開園前兩個月,港鐵公司(00066,HK)累計漲5.91%,冠忠巴士集團(00306,HK)則大跌15.66%。
也就是說,開園前兩個月,港股與迪士尼概念相關的基建地產、酒店、旅游個股還有后勁,但商貿零售、紡織服裝類個股則開始急速走下坡路。
對于迪士尼概念股的炒作風險,借用香港電影《無間道Ⅱ》里的一句經典臺詞:“出來混,遲早要還的。”
●A股對標:溢價較高 整體機會或有限
上海迪士尼樂園由華特·迪士尼公司與上海申迪集團共同投資,作為協議的一部分,成立一家業主公司,其中,上海申迪集團控股57%,迪士尼控股余下的43%。同時,在雙方協議的基礎上成立管理公司,迪士尼擁有70%的股份,申迪擁有30%的股份。
上海申迪集團的四家股東——陸家嘴集團、上海文廣、錦江國際集團、百聯集團旗下的主要上市公司主營業務為地產(陸家嘴)、傳媒(東方明珠)、餐飲酒店(錦江股份)、交運服務(錦江投資)、零售百貨(百聯股份、上海九百、豫園商城)等,與迪士尼相關產業鏈高度契合。
對于這類投資方的股價表現,可適當參考日本股市。
擁有東京迪士尼樂園100%股權的東方土地公司,成立于1960年,大股東是鐵路公司京城電鐵(9009.T)及房地產企業三井不動產(8801.T)。
1983年4月,東京迪士尼開園。開園前8個月(1982年8月~1983年3月),持有東京迪士尼股份的上市公司三井不動產和京成電鐵分別上漲31%和236%,取得了12%和217%的超額收益。不過開園當月,二者的股價均出現下跌,開園后四個月(1983年4月~7月),三井不動產和京成電鐵分別下跌超過9%和28%。
反觀A股迪士尼板塊,據Wind數據顯示,2013年1月4日~2016年3月29日,迪士尼概念指數錄得216%的漲幅,大幅超過滬深300指數24%的同期表現,超額收益率達192%。
由 Wind 編制的迪士尼指數(884032。WI)包含了參與迪士尼建設項目、在迪士尼周邊區域擁有土地儲備及受益于迪士尼運營所帶來的旅游消費提升等相關的28家上市公司。
目前A股迪士尼概念股對標中,基建地產類有上海建工、浦東建設、中路股份、界龍實業等;旅游類有錦江股份等;零售類有豫園商城、老鳳祥、百聯股份、新世界等;交運類有上海機場、大眾交通、交運股份、東方航空等;服裝有龍頭股份、美盛文化等。
當前正值開園前最后兩個月的沖刺期,A股迪士尼主題投資能否延續火爆?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留意到,截至2016年3月29日收盤,迪士尼指數的靜態市盈率為30.6倍,高于滬深300指數(除金融)的22.5倍。迪士尼板塊與滬深300(除金融)市盈率之比約為2013年初的約1.22倍。
瑞銀證券指出,當前迪士尼板塊較高的溢價已經反映了投資者對迪士尼開園較高的預期。就迪士尼板塊整體而言,上行空間或有限。瑞銀證券認為,主題投資在很大程度上受市場風險偏好的影響,如果A股市場在中期表現不佳,風險偏好回落,已大幅上漲的迪士尼板塊或將面臨較大拋壓。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