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 2016-03-23 20:37:28
韓國“A頻道”電視臺近日在《飲食X檔案》節目中曝光,在首爾市區等地,一些韓餐店只接待中國團體游客,卻不準韓國人進入。節目組在其中一家店暗訪發現,豬肉、蘑菇等食材顏色異常,店家聲稱使用韓國白菜制作的泡菜實際上是中國白菜。
原標題:團游黑幕:餐館只接待中國人
新華社客戶端
接待中國游客的韓國餐廳卻禁止韓國人入內,聲明不含購物點的行程卻遭地陪強制消費,心驚膽戰地結束旅行卻被領隊盯著填好“滿意意見書”……這樣的韓國行,著實令不少中國游客措手不及。這樣的韓國印象,同樣令“太陽的后裔”們汗顏。
韓餐店:不準韓國人入內
韓國“A頻道”電視臺近日在《飲食X檔案》節目中曝光,在首爾市區等地,一些韓餐店只接待中國團體游客,卻不準韓國人進入。節目組在其中一家店暗訪發現,豬肉、蘑菇等食材顏色異常,店家聲稱使用韓國白菜制作的泡菜實際上是中國白菜。
視頻截圖:暗訪記者挑出不新鮮的螃蟹
在另一家店,節目組發現海鮮火鍋中的螃蟹不新鮮并向服務員提出質疑,卻發現店家拿出的海鮮包裝上寫著“生產日期2013年”。一些就餐的中國游客說,他們之前也沒吃過韓餐,以為這就是正宗的當地飲食。
視頻截圖顯示:生產日期 2013年8月15日
廣州游客劉小姐今年3月初帶父母跟團去韓國旅游,就被安排到此類餐廳。“除了在濟州島酒店用的早餐以外,其余的店都是只有中國旅行團用餐的店,我們吃的韓餐很糟糕,食材很差。”
微博認證為“美食名家”的劉小姐告訴新華社記者:“打個比方說,我們第四天晚上在濟州島吃的海鮮鍋,里面的魷魚不管剛煮熟就撈起來還是放在鍋里一直煮,都是咬不爛的。”
新華社首爾分社前任記者張青同樣證實,電視節目中提到的專門接待中國游客的餐廳在韓國確實存在,她還曾親自探訪過一家。
“該餐廳位于地下一層,相對隱蔽,要不是每次導游帶著成群結隊的中國游客下去用餐,都很難知道那里居然有個餐廳,”張青說,“去年韓國爆發MERS(中東呼吸綜合征)疫情,赴韓中國游客驟減,導致該餐廳一度關門歇業,直至疫情得到控制后才又恢復營業。”
而據一名在濟州島從事旅游行業的內部人士透露,當地旅行社把中國游客帶到這種餐廳幾乎是百分之百。
人參店:不買不讓走
如果說“韓國人不準入內的韓餐店”還是在糊弄一些不太了解韓國的游客,那么一些導游強制購物的行為已是毫無遮掩。
游客劉小姐回憶說,她和團友在首爾人參公賣局、護肝寶專賣店等地“被關在房間里進行洗腦銷售”,但店內商品全部沒有標價,而是由銷售人員口述或在計算器上按出價格。其間,游客們被禁止使用手機、相機,并被警告店內有諸多攝像頭監視,“連上洗手間都被人在門口看著”。
按照劉小姐的說法,由于團友們的購物金額最終沒有達到地陪的期待,因而遭到不禮貌對待。離開護肝寶專賣店后,韓國新盛世界旅行社的地陪對著全車游客說:“你們給自己老公喝一頓酒就不止這個價,你們居然嫌貴!”
圖為游客劉小姐拍攝的旅行團大巴車風擋玻璃
劉小姐的經歷并非個案。她在網上披露自己的遭遇后,引起眾多網友共鳴。微博ID為“姜子牙疼啊”的網友說,他今年1月跟團去韓國旅游,特意在途牛旅游網上選擇了一個標注“不含人參店、護肝寶等購物行程”的團,卻依然躲不過強制購物的坑。
這名網友告訴新華社記者,他報名前特意詢問客服,行程是否包含購物點,得到否定答復。“可是到機場出發前,導游讓我們填同意書,上面包括上述購物點,我們不同意,他說那就走不了。”
這名網友說,到韓國后,地陪依然帶他們去買人參和護肝寶。在人參店,由于買的不夠多,地陪把游客關在房間里不讓走,發話“這樣,我們一個家庭拿一盒,我們就走下個行程”,甚至用韓語跟銷售人員說,今天不買不讓走。其間,中方領隊也幫腔地陪,勸游客們“早買早出去”。
據這名網友回憶,在團友們的堅持下,店方最終開門讓游客離去。但一回到大巴車上,地陪就開始“大罵”游客。
“說我們讓他丟人……以怨報德,白眼狼!說為了彌補損失,要帶我們去三八線,一個人幾百塊的自費項目!我們不同意!這個根本不在我們的行程之內!他直接讓司機開車!我們不同意,說再這樣就要報警了!”
最終,“三八線”沒有去,但購物還在繼續。這名網友說,在返回中國的飛機上,中方領隊還讓游客們簽了一份旅行滿意意見書,“全程盯著我們,讓我們‘好好填’”。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