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5-11-29 20:44:25
短期來看,市場對過快擴容的擔憂可能會造成市場的一些波動。但長期看,發審效率提高也能及時為市場提供更多優質企業,讓市場始終有新鮮血液。
每經記者 楊建
證監會出臺九條“鐵律”規范發行審核權力,從源頭上減少尋租空間。為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了西藏銀帆李志新、前海旗隆基金代雪峰、倚天投資葉飛等知名私募,解讀IPO新政對市場的影響。
鋪路注冊制
NBD:IPO新政新在哪里?影響有多大?
李志新:新在“規范透明,減少審核權力”幾個字,為將要到來的注冊制改革鋪路。新政的主要看點在于從源頭上減少審核權力;其次是公開裁量判斷標準,嚴格執行審核標準,防止出現“同事不同辦”問題;再次,嚴禁審核人員與發行人及相關利害關系人進行任何正常工作溝通之外的私下接觸,也是防范貪腐的手段;最后,規范審核全程留痕,強化審核過程約束,便于事后追責。這些措施都是從制度上進行規范,但是最終還是要看執行力。
代雪峰:此次IPO新政從發行條件、審核標準、辦理時限、全程留痕和違紀問責等九個方面提出了新措施。總體來看,本次改革堅持了市場化、法治化取向,力圖建立健全市場主體各負其責的體系,有助于保護投資者的利益。新政可以看做是我國IPO制度由核準制向注冊制轉變的一個重要過渡。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11月27日指出,目前推進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的各項準備工作有序開展。證監會和證券交易所正在組織研究與注冊制相關的配套規章和規則。無論傳聞是否屬實,注冊制改革的大方向顯然是無可動搖的,推進的速度也很快。因此,我們不應獨立地看待新政,而是應該從整個注冊制改革的角度進行系統分析。
葉飛:我認為九大措施的核心是提速發新股,為什么提速?因為經濟形勢比較弱,需要發揮股市的融資功能。審核把關是為了上市公司的質量,而不是大批量生產先天不足的早產兒。不管“審核制”還是“注冊制”,保證上市公司質量,證監會才能真正起到監管作用,才能兌現對投資者負責和保護。
不管怎樣,新股提速,市場大擴容,那么有沒有資金大擴容?養老金入市有沒有提速?銀行合規資金,儲蓄大搬家有沒有?一個市場要進出有序,比例對稱,才能發展。如果只有上述政策的推出,沒有一些細則的配套政策來支持,這個IPO新政對市場來說,影響就是偏負面利空。
擴容過快會沖擊市場
NBD:發行審核時間大大縮短、效率提高,這對市場影響如何?
李志新:發行審核時間大大縮短、效率提高,這意味著IPO的審核周期已經趨同于新三板的審核周期,而新三板是公認的注冊制試點,換句話說,經過這次改革,IPO發行已經無限接近于注冊制!
代雪峰:事實上,發行審核的操作環節比文件上提出的要多一些,而且彈性很大,因此實際花費的時間會超過理論預計。所以,IPO審核的速度較之以往確實會縮短,但遠比市場上流傳的“從IPO申報到上市最快75天”的說法要長得多。
在退市機制尚需進一步完善的背景下,發行審核提速會使A股擴容。考慮到市場承受能力,A股擴容速度若過快,將對市場形成一定的沖擊。不久前證監會提出將取消現行的新股申購預先繳款制度,改為確定配售數量后再繳款,現在可以看做是為緩解擴容壓力的一大舉措。短期來看,市場對過快擴容的擔憂可能會造成市場的一些波動。但長期看,發審效率提高也能及時為市場提供更多優質企業,讓市場始終有新鮮血液。
葉飛:市場需要休養生息,讓投資者恢復信心,而不是所謂的效率提高,加快新股發行。發行新股的目的是為了優化資源配置,為了讓市場健康發展。如果能夠加快*ST公司退市,實現優勝劣汰,那么市場的新陳代謝功能無疑會加強。新股發行的意義不是效率高低,而是應該和股指、資源配置、資金凈流入有恰當的比例。
優質企業或脫穎而出
NBD:如何看待強化企業自身合規性要求,注重信息披露準確及時對市場的影響?
李志新:這是在凈化市場競爭環境,有助于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對股價的影響權重,弱化行政權力對市場和個股的影響。讓企業將精力放到規范經營的正路上。讓市場將來的慢牛有堅實的基礎。
代雪峰:當前不少企業在信息披露中不規范,更有個別上市公司刻意對信息進行選擇性披露、誘導性披露,甚至違法披露以操縱股價。這些行為對投資者傷害很深。本次將加強企業自身合規性,注重披露的及時性與準確性,這將促使優質企業脫穎而出,讓投資者更容易分辨優劣,在一定程度上規避風險。
NBD:強調集體審核會扭轉市場預期嗎?
李志新:防范未來碰到新問題時的腐敗可能,在制度安排上既能從源頭上提高上市公司質量,防范欺詐上市風險,規范擬上市公司行為,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又能有效防范可能產生的尋租空間,切斷利益輸送的鏈條,遏制腐敗行為的發生。
代雪峰:有利于強化權力的自我約束,健全政策制度,保障市場的健康穩定運行,盡可能維護市場三公原則。集體審核有利于優質企業上市,減少審核腐敗,市場反應積極。
價值投資將成主流
NBD:未來實行注冊制后,A股將會怎樣?
李志新:短期市場預期股票供給增大,屬于利空。但從長期看,優化了市場的競爭法制環境,讓企業在同樣的平臺上充分競爭,不用再額外付出大量的公關成本來獲取特權,進而獲得市場的較不公平地位。對整體市場長期慢牛向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這次監管層公布的措施也是在周小川行長提示市場風險后證監會的配合,主動戳破市場的泡沫,有利于以后更好發展。
代雪峰:最重要的變化將是價值投資會成為市場主流。現行的核準制導致A股市場上存在著諸多亂象。例如,在IPO過程中存在著“三高”現象,即發行價高、發行市盈率高和超募資金總額高。新股發行的高溢價刺激了市場的投機心理,導致凡是新股都會遭到瘋搶和惡炒的情況;現在不少垃圾股的股價也很高,就是因為存在被借殼的可能;重融資、輕回報一直是市場的頑疾。注冊制有望促使這些亂象大幅減少,讓A股重新回歸到價值投資的本質上來。
實行注冊制后,上市公司的數量將會大量增加,金融產品會更為多樣化,這對投資者的專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機構投資者極為有利。A股市場的主體仍然是個人投資者,而且中小投資者所占的比重很大,他們交易頻繁、決策也缺乏理性,這些都容易導致市場大幅波動。實行注冊制后,機構投資者的占比將會顯著提高,機構投資者對企業的價值挖掘也會更加深入,介入企業和項目的時間點也會前移,有利于推動企業創新,扶持中小創新型企業的發展。
單就市場而言,實行注冊制后的短期內,上市公司數量激增會使市場受到沖擊,挑戰市場的承受能力;一些垃圾股可能會被迅速拋棄;市場化的系統配套可能無法及時跟上,退市等機制尚未完善……這些都將給A股帶來大幅波動。但長期看,注冊制會帶來一個更為健康成熟的市場環境,為一個穩定的牛市奠定基礎。總體來說,A股會呈現“慢牛短熊”的新態勢。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